電力小職員眼中的正式工不幹活和活都臨時工幹

因為在一篇《國網一季度虧損》的文章裡發表了一下評論,發現很多人對國網的職工和情況存在很多不一樣的看法,覺得特別冤枉,所以想寫一下我這個普通職員所看到的,經歷的,切身感受到的東西。文筆不好,畢竟不是政工和辦公室秘書出身,基層工人一名,文筆不好,大家理解。

今天就說一說大家經常爭論的國網的活都是臨時工幹,正式工喝茶看報紙的問題。

首先聲明,我所講的只是我身邊的事,代表不了國網各省各市所有地區的情況,所以請不要抬槓。


電力小職員眼中的正式工不幹活和活都臨時工幹

這是上一篇文章某位兄弟的評論,下面已經有同行在澄清了,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主頁的上一篇文章。

除了正式員工以外,勞務派遣、農電工、大集體等暫時都叫做臨時工。

先說一說一線正式工是否幹活:

一線班組基本都在運維檢修部(有的叫運維檢修工區,分的細緻點的還有輸電工區,變電工區,或者叫輸變電綜合室等等),但活都差不多,無非也就是輸、變、配三個專業。

輸電和配電有相似的地方,有時候會互相幫忙。

輸電:拿我們公司為例,負責一個28萬人口(算上鄉鎮)的縣級市的供電,本公司的輸電班只負責轄區內35kV和110kV的輸電線路,220kV及以上線路歸省檢修公司負責。110kV線路有12條,35kV線路有50多條,公里數不記得了,但是到最遠的35kV變電站有70多公里。輸電班總人數:8人!這還是輸電班原有人員年紀太大抽過來兩個人以後才8個人。這八個人負責全部巡線任務,絕對沒有各位口中的臨時工、派遣工、農民工參與尋線!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線路的好處就是可靠性比10kV配電線路高很多,故障率要低很多,所以這哥幾個平時還是夠用的,望遠鏡一背,黃皮卡油加滿,冬天穿的厚厚的,帶點乾糧和水,一走一天是常事。但是遇到惡劣天氣,多條35kV線路或者110kV線路無論是小電流接地故障也好,還是過流速斷保護動作也罷,這幾個人肯定是不夠用的,我記得上班以來最慘一次多條線路同時故障,分管領導和主任都親自翻山越嶺巡線去了,不分工種,部門,年輕的都跟著去,兩個人一組,平時都是三四個人一組。所以平時輸電班是沒有臨時工,但是工作呢?除了巡線每週還要開展安全活動,Pms系統得維護,上級單位抽考安規前還要抓緊背題,圖形系統也得維護,經常得配合財務資產清查,瑣碎的事很多,如果有工作任務還得開班前會,辦工作票,整個工作任務線上走流程。還喝茶水看報紙呢,天氣好,巡線任務提前完成,又沒有其它安排能喝幾口水吧。但是八個人裡面確實有五十多歲的不巡線的時候比較清閒,年輕人就別想了,反正每天喝茶水看報紙的情況我是從來沒見到。如果有大活,確實是要把臨時工叫來了。但是站在企業角度來講也無可厚非,難道讓這八個人去建鐵塔?讓這八個人學怎麼開弔車立杆?可以算一筆賬,大活畢竟是少數,假設這個大活需要二十個人幹,作業車輛需要四臺。第一種方案,公司多招聘二十個正式員工,多買四臺車輛,這樣的話就無論大活小活正式員工無論人力物力都夠了,可以自己幹,但是要常年負擔這二十個人的工資,各種保險,還要車輛保養,年檢等;第二種方案,就是現在這種,小活自己幹,畢竟大活很少,真有大活時候僱臨時工幹。平時只需要負擔八個人的薪資和各種保險,哪個方案更好一目瞭然吧。這種活確實都是臨時工幹,但是難道企業會僱臨時工看著正式員工幹活?好比我粉刷牆壁僱幾個人員,難道我僱他們是為了讓他們看著我刷牆?

大家可能會問,1、其它部門有閒人,喝茶看報紙的充實到基層 2、為什麼不能同工同酬,憑什麼既然臨時工乾的多,收入卻比正式員工少 3、你們正式員工收入那麼高,企業不盈利都是你們福利搞虧損的4、你們招聘成為正式員工一點不透明,等等問題,五一還得加班,碼字時間有限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