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商超雲上破局

在疫情衝擊之下,一季度武漢商超受損嚴重。

據中百集團(000759.SZ)於4月29日發佈的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9.5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0億元,去年同期盈利2662.56 萬元,淨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739.94%。

在早前發佈的一季度業績預告中,中百集團便曾表示,就商超業態而言,保持營業狀態的近1000個門店大部分時間開展社區團購,銷售結構單一,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此外,出於保供應、穩物價、惠民生等考量,武漢超市在疫情期間平價銷售居民生活必需品,導致商品銷售毛利減少。

“疫情期間我們主要進行了愛心菜的配送,但這塊毛利率很低,對整個經營起不了特別大的作用。”4月26日,同為武漢商超企業的鄂武商A(000501.SZ)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本次疫情期間居民足不出戶,只能線上購買商品,對全國,尤其是武漢的商超線上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疫情加速了商超社區店、到家業務等新零售模式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型商超與客戶之間缺乏連接性的問題,並讓商超意識到線上運營的重要性,加速商超線上佈局。”4月27日,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趙曉馬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道。

生鮮銷量救不了業績

4月26日,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商超在疫情期間虧損並不是普遍現象,武漢當地商超的普遍虧損與武漢屬於疫情中心的防疫情況息息相關。

如紮根四川的紅旗連鎖(002697.SZ)便在一季度業績表現良好。據其4月8日發佈的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盈利1.27億‒1.5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0%‒90%。

紅旗連鎖表示,疫情期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公司所有門店不關門、不斷貨、不漲價,做好保供企業的職責,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武漢當地商超的處境與之形成了鮮明對比。

除了中百集團之外,據鄂武商A 4月30日發佈的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營收12.91億元,同比下降72.8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5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鄂武商A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公司旗下商超在疫情期間無法進行正常營業,復工後的人流亦受到了很大影響。

中百集團亦在其一季度業績報告中提到,疫情期間,中百倉儲、中百超市、中百羅森等業態 300 多個門店也受疫情影響陸續閉店停業。

即便是沒有閉店停業的商超門店,也無法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

據媒體報道,自2月18日起,武漢武昌區和青山區相繼宣佈轄區內所有大中超市和商業門店只接受團購客戶,不再對個人銷售生活物資。

在武漢市內,主要承擔保供應任務即是中百集團。據媒體3月3日報道,中百集團3000多名員工一直奮戰在居民生活保障一線,承擔起武漢市一半以上的民生需求,僅蔬菜高峰時段日銷售達600噸,佔全市商超日蔬菜銷售700噸的85%以上。

此外,據鄂武商A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疫情期間,武漢當地商超響應了政府的惠民政策,努力平抑物價,實行集中、統一的售價管控,如提供白蘿蔔、大白菜等“1元蔬菜”和10元愛心蔬菜包。

生活物資的大量平價銷售帶來生鮮類商品銷量大漲,卻並沒有對武漢當地商超的業績起到提振作用。

早在2月20日,中百集團總經理楊曉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表示,最近生鮮銷量是平時四五倍,但這部分商品賺的是“吆喝”,“事實上,近期公司高毛利產品買的人少了”。

“愛心菜進貨的成本涉及政府的管控,售價有限制,毛利率非常低。”鄂武商A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說道。

對此,趙曉馬錶示,通常來說商超的百貨毛利最高,食品毛利較低,而對於生鮮來說幾乎是不賺錢的。“生鮮對於商超來說是一個流量入口,通過負毛利吸引客戶,但疫情期間毛利高的百貨商品銷量卻有所下降,從而導致業績下滑。”

與此同時,武漢當地商超承擔著比其他地區商超更大的消殺成本和人工成本。

“消毒殺菌花了很多錢,人工成本在疫情期間也是比較大的支出。”鄂武商A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目前,武漢當地商超還在恢復中。

鄂武商A證券事務部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旗下門店的營業時間尚沒有恢復,二季度業績能否得到緩和還是不定數。

線上業務崛起

疫情期間,商超提供的社區團購業務承擔了部分居民民生用品的保供職責,武漢各商超與社區的距離得以走得更近。

4月28日,武漢市民楊增(化名)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除了電商提供的社區團購業務外,各大商超提供的團購蔬菜也解了家中部分燃眉之急。

“疫情期間社區團購的訂單自然是大範圍增長,雖然主要供應愛心菜,但也算開了我們商超與社區居民之間連接的勢頭。我們之前團購對接的都是以企事業單位為主,社區的不是很多。”4月24日,武商超市某分店社區團購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商超線上線下業務發生了進一步的融合。

中百倉儲超市在其官方微信號3月19日發佈的文中透露,疫情期間,為保障居民個性化需求,中百倉儲推廣“無接觸購物模式”,線上平臺創新“線上下單+線下自提”“對接社區、集中配送”的服務方式,實現顧客在線自由選購、自主結算。

截至3月19日,中百倉儲全省119家門店開通線上業務,累計訂單44.45萬單,累計服務20萬用戶。其中,武漢市55家門店開通線上業務,服務約134個社區,累計訂單21.24萬單。

4月24日,沃爾瑪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2月下旬,“沃爾瑪到家”服務升級迭代,在武漢率先推行“社區到家”。 其中沃爾瑪武漢和平大道店一天便發送社區訂單300餘單,大大提高了“到家”業務的效能。

據其表示,疫情期間,線上平臺不再受限於門店周邊3公里範圍,居民只要位於平臺覆蓋的社區均可在線下單,顧客訂單以社區為單位集中;在線下,揀貨後批量派單,以社區為單位安排貨車集中送貨,一日兩送直達社區,再由物管人員分發到戶。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武漢商超也開始了線上直播服務。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中百倉儲自4月6日起開始了直播服務,並於當日與寶潔聯合展開了直播首秀,線上開賣日用品。

賴陽認為,線上線下融合會成為商超的大趨勢,武漢商超的進程可能會更快。

華興資本在其消費者調查報告中提及,其調查的1000個樣本中,有732個在疫情期間從線上渠道採購過生鮮,而在疫情期間增加採購(或至少持平)的人群中,89%的人在疫情後的採購會多於疫情之前,疫情期間消費者被迫進行的線上採購或多或少形成了習慣。

4月24日,中百倉儲旗下門店一位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目前雖然10元愛心菜已經沒有了,但是社區團購依然可以進行訂購,“如果是個人線上採購,可以直接在多點APP上進行下單”。

對此,賴陽表示,在疫情倒逼之下,即便是小型的門店也會試圖開拓線上服務,“不過由於他們確實線上的能力比較弱,就會選擇入駐各類買菜到家的平臺,比如說京東到家、多點APP等,在疫情前這類平臺入駐的店鋪不多,消費者的關注也不夠,而在此後,這類平臺模式會成為一個大趨勢,線下商超也會因此受益”。

2月20日,中百集團董秘汪梅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表示,中百集團一直在探索O2O到家業務,2019年到家業務同比增長75%。

“這次疫情,公司更加認識到線上業務的不足,後期會繼續加大與相關線上平臺的合作,迎合居民消費習慣,發展線上社區團購,擴大線上和到家業務的規模。” 汪梅方表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