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Shoebill

物種概述Summary

中文名:鯨頭鸛(拼音:jīng tóu guàn);
英文名:Shoebill;
學名:Balaeniceps rex。
鯨頭鸛,是一種與鸛科相親的非常大的鳥,它是鯨頭鸛科和鯨頭鸛屬唯一的一個種。它的名稱來自於它強大的喙。生活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從蘇丹共和國到贊比亞的巨大沼澤地區。數量估計在5000至8000只之間,大多數生活在蘇丹。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

體長:

身高:1.2米

體重:4000-7000克

生命:

食性:主食魚類

繁殖:

習性:夜行性

分佈:非洲東部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Shoebill

外形特徵Description

鯨頭鸛是一種像鸛的鳥類,體型高大,平均有1.2米高,體重4000-7000克,翼展達到2.6米。 全體羽毛為石板灰色,背部有綠色光澤,尾較短,頭後有短羽冠。外形最突出的特徵,是具有很大的頭和木靴子樣特別厚而大的嘴。不過它的嘴看著很重,其實很輕。雌雄羽毛同色,僅在形體大小上有差別,雌鳥略小。幼鳥多褐色,背部無綠色光澤。鳥喙顏色為黃綠色,虹膜白色至淡黃色,腳黑色。 喙寬大而粗壯,是世界上最寬鳥喙,寬12釐米,嘴端下彎成勾狀,鳥喙的作用非同小可,不僅尖端尖銳異常,而且周邊也像快刀般的鋒利,能夠穿透鱷魚厚厚的皮膚,並且上下兩片如此夾緊獵物,就像一個工件被夾在鉗工的老虎鉗上。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Shoebill

生態習性Ecological Habit

鯨頭鸛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全夜行性。白天隱藏在草叢或葦叢中,黃昏出來覓食,很少有人發現它們。然而人在浮島附近休息時卻可能看到它在溼地上空翱翔,飛翔時姿態像鷺或鵜鶘那樣頭頸彎曲成“Z”形。不鳴叫(鳴管肌退化),卻能發出像白鸛似的“嗒、嗒”聲。另外,滑翔中也能發出大的響聲。
主要以肺魚、六鬚鯰魚等魚類為食,也捕捉小鱷魚、甲魚、水蛇、蝸牛、青蛙等動物作為食物,偶爾捕食蜥蜴、烏龜、老鼠、小雞或幼年鱷魚。它們將身體隱藏在水邊高度適當的茂密的水草叢中,等待捕捉獵物。到了旱季,沼澤乾涸,就掘食潛入泥土中的肺魚,這種鳥笨拙的嘴很適合捕捉魚和青蛙,特別是肺魚和鯰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Shoebill

地理分佈Distribution

鯨頭鸛生活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從蘇丹共和國到贊比亞的巨大沼澤地區。國際鳥盟將其保護現狀定為易危。危害的主要來源是棲息地遭破壞、干擾和捕獵。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Shoebill

生存狀況Living Condition

鯨頭鸛的數量: 南蘇丹佔總量的50%到80%,總數超過5000只; 剛果民主共和國:少於1000只; 贊比亞:少於500只; 坦桑尼亞200-500只; 烏干達100-150只; 盧旺達超過50只; 埃塞俄比亞50只; 中非共和國偶爾存在; 布隆迪和馬拉維數量未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Shoebill

鯨頭鸛的英文介紹 Introduction

The shoebill (Balaeniceps rex) also known as whalehead or shoe-billed stork, is a very large stork-like bird. It derives its name from its massive shoe-shaped bill. Although it has a somewhat stork-like overall form and has previously been classified in the order Ciconiiformes, its true affiliations with other living birds is ambiguous. Some authorities now reclassify it with the Pelecaniformes. The adult is mainly grey while the juveniles are browner. It lives in tropical east Africa in large swamps from Sudan to Zamb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