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富人富裕的岂止是钱,钱只是一个结果,他们富裕的是赚钱的整个过程;穷人穷的又岂止是钱,穷人穷的是思维,是赚钱的意识,是将自身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意识。——马云

演员黄金期读研、沉淀8年,靠致青春爆火的江疏影

年初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江疏影作为灵动青春形象大使向来宾介绍了该活动的成果。

江疏影全程用英文直接沟通交流,完全没有语言障碍,同时在这样的政治场合都能做到落落大方,优雅得体,真的私底下花了功夫的。

而江疏影其实曾经一直被大众贴的都是胡歌前女友的标签。

但是殊不知她自己也是同样优秀的,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并取得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传媒经济学硕士学位。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江疏影

在2005年的时候,出演情感剧《飞花如碟》,并由此进入演艺圈。

另她真正大火的是2013年,参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饰演校花阮莞。

凭借该片获得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奖、第5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等多个奖项。

而她最终也是经过自身打磨,最终贴上自己标签。

想想在演员最宝贵的时间选择去国外留学沉淀需要多大的魄力,而回国后演绎事业也是经过了8年的潜伏,才最终厚积薄发,而这也是要强大的心性在黎明前的黑暗黎明熬,有多少人,就是放弃在黎明前的黑暗?

而这份坚持和努力,最终让她不用贴上任何人的标签,不用依附于任何人的光环。

就是努力为自己投资的富人思维,她就是她自己——江疏影。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而有的人则是相反,赚钱是真的想赚的,但就是没行动力,日常主要的生活方式就是节流,开源是不可能开源的,没那个毅力。

前几天大学同学小聚了一下,席间大家都聊了下各自的工作和收入近况,有一个大学玩得比较好的同学,说自己现在还是在小县城做人事,一个4000块,扣完社保等,到手3300左右。

还有日常家里开支,在加上一些个人零花,一个月下来,存不了什么钱。

平常就是买菜都是在两家超市对比过性价比,更别说日常护肤品,那都是要等到打折在抢购的,不打折的时候,重来不敢买。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听她说得我也动了恻隐之心,提了几个建议:要不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平常去周末去培训班兼职也不错,或者转行吧,做新媒体有没有兴趣?我公司这边招人,你前期先去学一下,然后,推荐你来面试。

她听完后说自己脾气不好,当老师不行,可以考虑转行做新媒体,我说好啊,然后就把我当初自学的资料和整理的要点发给她了,还找关系,让她免费进了一个培训班。

我以为已经送佛送到西了,路都指好了,门也找好了,就靠自己走过去了。

4天后发微信给我,“老铁,最近领导让我加班,事情有点多,我就先不学了哈,谢谢你的帮忙”。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不是大部分人的现状吗?想赚钱,就是不想改变。

这不就是赤裸裸地说:虽然我穷,但我想得美啊,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而事实上越是贫穷的人越是安于现状,害怕改变,越是富有的人越乐于学习,勇于突破。

你知道吗?大部分富人不是因为本身有钱才成为富人的,而是因为他们都有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的。

而事实上,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距。

穷人心理有哪些主要特性

为什么有的人想赚钱,却不能改变?原因无非以下两点:

1:自己定位不清,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就像前文中的同学一样,他是啥都想做,啥都不能做。就像他们认为文案不过是码码字一样,随便做电脑旁边就打打字就能做赚钱一样。等到了真正的岗位上,他们就会发现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最后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

就像藏族的谚语说的: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根据自己的擅长的特点,然后去规划职业生涯,然后去行动,比贸贸然去行动,然后发现自己不行,来得要好一些。

就像忒壬斯说的: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预见未来。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2:习得性无助,习惯轻易放弃

这部分人就是典型的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名义上是不适合,其实是逃避问题。

例如我妹妹在上学的时候,遇到难一点的作业,想一会做不出来,就放在那里,空白着。

久了久之,就不断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我脑子笨,不会做那个难的题,学习是要天赋的,我没那个天赋。

就这样,从中学到大学,甚至是工作,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她都习惯性的逃避。每次她都受不了的时候就会跳槽,可是到了下一份工作,还是会遇到难题。

她缺少解决的勇气和能力,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用跳槽来逃避,可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上瘾。

你有时候是不是也觉得遇到难题,解决不了,想离职?可是,你怎么能保证下一份工作没有挑战呢?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难题

换思维就是换人生,这两个方法帮你从穷人思维转变富人思维

1:摆脱受害者模式,找到自己的擅长的点去撬动杠杆

受害者模式就是当你遇到让你痛苦,或者难以释怀的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责任,全部都是外界(社会、家人、同事)的意愿,除了抱怨,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就是一个受害者。

我们来看一下受害者模式是如何工作的:受害者模式的人,经常把问题抱怨,把问题甩锅给外界,永远是别人的问题,自己是受害者,自己是没问题的。

比如:之前坐我前面的同事就经常说,“好倒霉,每次快下班的时候,老板就要改方案,老板是不是故意针对我?就是不想让我准时下班?”

这时就把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有的人把委屈埋在心底,还有的人到处找人诉说。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都是别人的错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附和你的观点,很少有人告诉你下次提前2个小时把方案提交上去,时间到了就赶紧催老板去审核方案,尽量给自己多留时间和空间。

遇到问题,觉得不合理,就去和老板沟通,觉得受委屈了那就反抗,把自己从受害者模式转变出来,主动改变自己,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就像《孟子》说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意思是:任何行为没有达到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好好检查自己,反问自己是不是哪里需要改进

而受害者思维转变为掌控者的富人思维,只需要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我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我愿意,我会有更好的选择。

当你思维转变完成后,你会获得:找到新的可能性,自省,觉得自己应付一切,有动力在去尝试。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2:增大自己的劳动价值,不断积累的知识、能力、资产的红利

《圣经》里有一则寓言,有句经典的话一直被人们引用至今:“凡是少的,就连他所以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后来人们称它为马太效应,这种现象在现在也经常见到,这也是拉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想快速的提高收入,就得保证在劳动性收入不缩水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资产收入在我们的总收入的占比。

我们将不断积累的知识、能力、资产的红利利用起来,就能使自己赚钱的速度快过大多数人,这样就从下层通道慢慢的往上挪动。

增大自己的劳动价值,劳动价值不仅仅是在于工作,还在于市场的需求。根据边际效应来说,假设一个工作是2个人是平衡的,但是现在3个人做,这个工作的产出并不会增加,甚至4—5个人做的时候,每个人的效用就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减,这就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打扫卫生

因此,打扫卫生的阿姨的工作为什么这么低?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上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的人供过于求了,也就是说部分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去做环卫工过渡下。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变化决定了劳动价值,就算市场上确实有这个需求,但是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太强,市场供给超需求,这也意味着你不干,还是有别人会干,那么劳动价值也依然低。

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寻找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而同时技能的替代性又没那么强的技能和工作。利用多重知识组合,去增加自己技能的稀缺性,从而去减少自己被可替代性的可能。

虽然我真的不想穷,但没办法啊: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向富人思维

之前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事实上能真正解你忧愁的,是理性自我提升,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资产的红利利用起来,不断积累原始财富,从而从下层通道慢慢往上挪动。

正确的财富思维观念,才是助你走上富人道路的助推器。

我是@多多职场说,4年企业管理经验,曾任上市公司经理,关注我,和你聊点升职加薪,和钱近点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