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宫女政变?

鼎玉轩辕


听说过大臣政变,太后政变,武将作乱,还真少听到宫女也能发动政变,这个事情确实比较少见,中国历史上就这么一起宫女发动政变的事件。

这件事情发生在明朝嘉靖皇帝身上,嘉靖皇帝是明朝第11个皇帝,就是万历帝的爷爷,这个嘉靖15岁时候进宫被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谁让老皇帝没有儿子呢,所以这个嘉靖就进宫做了皇帝,当时皇帝近支就是这个嘉靖适合做皇位,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嘉靖,明朝历史上嘉靖做了45年的皇帝,时间上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

后世对嘉靖皇帝的评价是痴迷于丹药,炼制长生不老的药物,不理朝政,这他孙子当然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了,不过这两位帝王虽然少理朝政可是并不算昏庸,大权不旁落,而且通过各种手段掌控着朝廷。那么为什么嘉靖皇帝会被宫女刺杀?而且是十几个宫女一起呢?

这就要从嘉靖痴迷炼丹说起。嘉靖痴迷炼丹一方面让宫女凌晨起来去采摘露水,另一方面要用到处女的经血炼丹,而且取经血期间为了丹药纯净,不得吃东西,只能喝些采摘的露水,因为这种原因,宫女苦不堪言,据有关记载政变发生前已经有200多宫女死于嘉靖炼丹,宫女为了求得生存,不做下一个死去的人就联合起来10几个人一起打算勒死皇上,手忙脚乱的宫女系了个死结,没有完成就被皇后制止了这次刺杀,皇后赶到时,皇上已经被簪子刺了好多次。


历史趣谈之少年


嘉靖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宫女政变?


01

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

皇帝为防人行刺,日日夜夜命人巡逻守卫。明朝也不例外。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

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

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这种设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强了。

02

然而,谁又能防备那些守在他身边的宫女呢?

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壬寅年(1542年),当时史料曾有如下记载: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十几个宫女决定趁嘉靖帝熟睡时把他勒死。

先是杨玉香把一条粗绳递给苏川药,这条粗绳是用从仪仗上取下来的丝花绳搓成的,川药又将拴绳套递给杨金英。邢翠莲把黄绫抹布递给姚淑皋,姚淑皋蒙住嘉靖帝的脸,紧紧地掐住他的脖子。邢翠莲按住他的前胸,王槐香按住他的上身,苏川药和关梅秀分把左右手,刘妙莲、陈菊花分别按着两腿。待杨金英拴上绳套,姚淑皋和关梅秀两人便用力去拉绳套。眼看她们就要得手,绳套却被杨金英拴成了死结,最终才没有将这位万岁爷送上绝路。宫女张金莲见势不好,连忙跑出去报告方皇后。前来解救的方皇后也被姚淑皋打了一拳。王秀兰叫陈菊花吹灭灯,后来又被总牌陈芙蓉点上了,徐秋花、郑金香又把灯扑灭。这时管事的被陈芙蓉叫来了,这些宫女才被捉住。

嘉靖帝虽没有被勒断气,但由于惊吓过度,一直昏迷着,好久才醒来。

03

事后,司礼监对她们进行了多次的严刑拷打,对她们逼供,但供招均与杨金英相同。

最终司礼监得出:“杨金英等同谋弑逆。张金莲、徐秋花等将灯扑灭,都参与其中,一并处罚。”

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嘉靖帝后来下了道圣旨:“这群逆婢,并曹氏、王氏合谋弑于卧所,凶恶悖乱,罪及当死,你们既已打问明白,不分首从,都依律凌迟处死。其族属,如参与其中,逐一查出,着锦衣卫拿送法司,依律处决,没收其财产,收入国库。陈芙蓉虽系逆婢,阻拦免究。钦此钦遵。”刑部等衙门领了皇命,就赶紧去执行了。

有个回奏记录了后来的回执情况:“臣等奉了圣旨,随即会同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陈寅等,捆绑案犯赴市曹,依律将其一一凌迟处死,剉尸枭首示众,并将黄花绳黄绫抹布封收官库。然后继续捉拿各犯亲属,到时均依法处决。”

04

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

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司礼监题本中记录了杨金英的口供:“本月十九日的东梢间里有王、曹侍长(可能指宁嫔王氏、端妃曹氏),在点灯时分商说:‘咱们快下手吧,否则就死在手里了(手字前可能漏一个“他”字,指嘉靖帝,或有意避讳)。’”有些人便以这一记载作为主谋是曹氏、王氏的证据。然而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如果主谋是曹氏和王氏,那么史料上应该记载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的情况,而在以上所述的行刑过程当中,却从未见到过对曹氏和王氏的处置的描述,因此主谋是谁尚不能断定。


【总结】

“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学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

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心心的刚哥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壬寅宫变的前因后果:

这件事发生在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多个宫女趁着嘉靖皇帝熟睡时用黄绫布套着嘉靖皇帝脖子,试图将其勒死,结果失败了。最终这些宫女全部被凌迟,可谓下场凄惨。

这些宫女为什么要冒着被凌迟的风险去谋杀皇帝呢?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宫女地位虽然地下,但如果被逼的走投无路,也会铤而走险拼死一搏,壬寅宫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们杀皇帝全是因为被逼的没有活路了。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出生于公元1507年,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前期还算兢兢业业,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在明朝皇帝中算是不错的,但是到了晚期开始痴迷道术,追求长生,不理朝政,宠幸小人,弄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追求长生本是人之常情,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千古明君晚年都追求长生,寻求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不过这些皇帝追求长生是折腾自己,而嘉靖皇帝是折腾被人,尤其是宫女。

史书记载,嘉靖皇帝为炼制所谓的“不老神丹”,大量征召13、14岁宫女,采集她们的处女经血炼制丹药。为了保持经血的纯净,这些宫女在经期不准进食,饿了就吃桑叶,渴了就喝露水,让这些宫女们苦不堪言,不少人被活活饿死。

另外,据《大明词》记载,嘉靖皇帝性格容易暴躁,喜怒无常,稍有不满就鞭笞毒打太监宫女,被他打死的宫女有200多人,占当时宫内总宫女数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因此宫里的人都非常怕他。

而导致壬寅宫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宫女相当一部分是从民间强抢入宫的,并不是她们自愿的,所以心里对嘉靖皇帝都有恨意。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些宫女不是被嘉靖皇帝折磨死,就是被活活打死,在一位名叫杨金英宫女的号召下,十多位苦不堪言的宫女们决定拼死一搏,杀死嘉靖皇帝。

1542年11月21日晚上,杨金英等十多名宫女在嘉靖皇帝睡着后,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一拥而上,按手的按手,按腿的按腿,制服嘉靖皇帝,然后打算用绳子勒死嘉靖皇帝,结果在慌乱中不小心把绳子打成了死结,怎么勒都勒不死。

见皇帝杀不死,有个宫女怕了,然后逃跑禀告了皇后,大吃一惊的皇后立即带人赶了过来,杨金英等人只能四散而逃,没多久就全部被抓了起来。

嘉靖皇帝虽然没被勒死,但也被吓晕了过去。醒来后,将16名参与壬寅宫变的宫女全部凌迟处死,为首者更是被诛九族,壬寅宫变这场闹剧才结束,这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宫女主导的政变。

壬寅宫变可以说完全是被嘉靖皇帝一步步逼出来的政变,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这些宫女们怎么会冒着被诛九族的风险刺杀皇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