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启示录: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废王立武”,究竟有何动因?

名人启示录: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废王立武”,究竟有何动因?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既是唐太宗的武才人,又是唐高宗的武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和皇帝。唐高宗一生册立了两位皇后:一是王皇后,二是武皇后,并且武皇后是王皇后亲自从感业寺迎接回宫的,王皇后把她当作与萧淑妃争宠的一枚棋子,此举当时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一帮老臣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王皇后是“前门拒狼,后门迎虎”。王皇后无宠无子,她为了保住后位,以迎接武则天回宫与萧淑妃争宠为代价,换来了唐高宗册立王皇后养子李忠为太子的诏书。后来,由于王皇后与武则天在后宫的一系列举动,导致唐高宗李治滋生了“废王立武”的心思,并且付诸行动。可以说,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是她一生中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她能当上女皇帝的铺路石。那么,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废王立武”,究竟有何动因?

名人启示录: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废王立武”,究竟有何动因?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一、唐高宗为何废黜王皇后

(一)家世显赫,挑战皇权

王皇后是唐太宗亲自册封的晋王正妃,也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王皇后为西魏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是司空魏国公王仁祐的女儿,她的父母两族都是唐朝皇室的姻亲,其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孙女,她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王皇后自恃为李唐姻亲,是唐太宗亲自册封的皇后,性情耿直,不能委曲己意而奉承唐高宗,她的母亲柳氏与舅舅柳奭进宫从不行礼,令唐高宗心生不悦。王皇后倚仗自己背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朝廷元老撑腰,不论大事小情,只要与唐高宗意见不合,她就向长辈们告状哭诉,搬救兵向唐高宗施压,完全不顾唐高宗的颜面。在长孙无忌等老臣心里,唐高宗是稚嫩的儿皇帝,需要加以调教;在唐高宗心里,自己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皇权不可挑战。因此,王皇后经常搬救兵施压限制皇权,触犯了唐高宗李治的逆鳞,对她心生不满与怨言。

(二)刻薄下人,母仪失范

王皇后容貌漂亮,性格温顺,原本内心善良,由于她不受唐高宗李治待见,彼此话不投机,经常争吵,内心抑郁苦闷,不知怎样改善夫妻关系,缓和彼此的矛盾,又不知如何宣泄排解内心的压力,就经常对身旁伺候的宫女和太监发火,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并时常做出刻薄下人之举,完全不顾自己皇后的身份地位,言行举止不符合礼仪,完全丧失了母仪天下的基准。

(三)无宠无子,后宫不宁

由于王皇后不得宠,入宫多年一直未有子嗣,她担心自己的后位不稳,内心愁苦,心生焦虑,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先萧淑妃得宠,生育有两女一子,王皇后为了争宠,将武则天迎接回宫,让她得宠击败了萧淑妃,没想到武则天比萧淑妃恩宠更盛,接连生子,让王皇后颇受打击。于是,王皇后转而与萧淑妃联手,一起在唐高宗面前污蔑陷害武则天,企图斗垮武则天,无奈唐高宗不相信她俩。王皇后身为六宫之主,理应团结妃嫔,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与恩怨,维护后宫祥和的局面,为唐高宗分忧解难,但她却自己疑神疑鬼,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让后宫愁云惨淡,弥漫血雨腥风,闹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让唐高宗头疼不已。

(四)公主早夭,难辩清白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长女安定思公主刚出生不久,王皇后前去探望她,独自逗弄她玩耍,还哄她睡觉休息,没想到王皇后前脚刚走,唐高宗后脚就赶到了,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公主在王皇后探望之后就命丧黄泉、一命呜呼了,内心十分震怒,他向王皇后讨要说法,王皇后也自辩不清,于是,他认定是王皇后杀害了安定思公主,想要“废王立武”一箭三雕,既能以此惩罚王皇后为安定思公主报仇,又能安慰承受丧女之痛的武则天,更重要的是借机摆脱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们的掌控,增长自己的皇权。安定思公主的意外死亡是唐高宗李治“废王立武”的导火索,虽然他“废王立武”的举措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人的强力阻拦,但他心意已决,只不过还需等待更有利的时机下手而已。毕竟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老臣护得了王皇后一时,护不了她一世,唐高宗年轻,他等得起,王皇后被废是迟早的事。

(五)后宫争宠,施行巫术

武则天恩宠日盛,接连生子,唐高宗又有“废王立武”的心思,王皇后惶恐不安,她与母亲柳氏密谋,求得巫祝想以“厌胜之术”诅咒武则天死亡,事发后唐高宗大怒,武则天趁机诬陷王皇后与母亲柳氏挟媚道蛊惑唐高宗,唐高宗不许柳氏进宫,罢黜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并准备废掉王皇后,再次遭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劝谏阻拦。后来,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暗助武则天,以偏邪之言刺激唐高宗发怒,废黜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

名人启示录: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废王立武”,究竟有何动因?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二、唐高宗为何册立武皇后

(一)两情相悦,心意相通

武则天才貌双全,秀外慧中,她才智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精通书法,她十四岁时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为唐太宗铺案磨墨,陪他批阅奏章。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在四十岁时病逝,晋王李治尚小,由唐太宗留在身边亲自抚育。武则天与李治年岁相仿,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他们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心意相通,相互扶持,感情深厚。原本李治年幼贪玩,心无城府,毫无争储之心,是武则天暗中点拨并施压,让李治开始对皇位感兴趣,并成功册立为太子。可见,武则天认识李治在先,并且她对李治争夺储君之位、册立太子、登基称帝有功,唐高宗自然会感念她的恩德,对她另眼相待。

(二)善待下人,言行合仪

武则天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她母亲杨氏为隋朝宗室女,武士彟早年从事木柴生意,家境殷实,唐高祖李渊起兵时曾获得过他的钱财资助,由于当时商人身份地位卑贱,武则天在后宫遭到出身门阀士族的后妃们嫌弃,她不仅在后期重用寒门子弟,而且早期在后宫善待自己身边服侍的宫女和太监,还结交被王皇后刻薄虐待的下人,将唐高宗赏赐的金银珠宝都分发给他们,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赖,使他们成为自己在后宫中的强力后援团,不仅保证了自己与孩子们的安全,而且能及时获得王皇后的举动与重要信息情报,使自己抢占了先机,遇事能积极应对,不至于被动挨打。

(三)子贵母荣,后宫安宁

王皇后无宠无子,过继了养子李忠,而萧淑妃生有两女和一个儿子李素节,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是独子,都要担心独子病逝夭折或被害。在唐高宗李治看来,如果独子登基称帝,要么被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杀害,要么会杀害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都会导致江山社稷不稳,后代子孙不旺。武则天生有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子与安定思公主、太平公主两女,子嗣众多,在血雨腥风的宫斗中占有优势,毕竟同父同母,血浓于水,感情深厚,不可能都被杀害,也不可能杀尽一母同胞,因此,立武则天为后,既有利于朝廷稳定,又能保全子嗣。

(四)辅佐朝政,如虎添翼

武则天喜爱读书,兼涉文史,她才智谋略过人,精通书法,曾经陪伴唐太宗批阅奏章,处理政事经验丰富,能够出谋划策,是不可多得的理政帮手。唐高宗李治患有头眩症,思虑过多就会犯病,头晕目眩,他身体健康欠佳,不能过多操劳,急需一个治国理政的帮手,能够帮他出谋划策,批阅百官上报的奏章,毕竟将治国大权交给别人不放心,“夫妻本是同命鸟”,夫妇一体,武则天无疑是辅佐唐高宗治国理政的最佳人选。

(五)目标一致,携手共赢

王皇后无论大事小情都要向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告状搬救兵,让他们向唐高宗施压,限制他的皇权,唐高宗堂堂一国之君竟然遇事不能自己当家作主,他迫切想要摆脱这些老臣们的监控,将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真正地实现君临天下,享有九五至尊的威严。由于国师李淳风预言“唐三代以后,有女主武氏为王”,唐太宗对武则天不再宠幸,并对她动了杀机,但袁天罡讲述了武则天不可杀的理由,并且最终她会将江山社稷归还给李唐子孙,天意不可违,武则天方才得以保命。但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老臣牢记唐太宗的遗言,必须让武则天出家为尼,一心认定她是妖女,会祸乱朝纲,不仅阻拦武则天回宫,而且处处维护王皇后,阻拦武则天封后,他们都是武则天前途的绊脚石。显然,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可以联手共同抗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废王立武”事件的启示

(一)核心价值,鹤立鸡群

王皇后与萧淑妃都是容颜漂亮,空有皮囊,以色侍人,不能长久,毕竟“花无百日红”,年老色衰就会遭嫌弃。武则天龙睛凤颈,容颜举止美丽,才貌双全,秀外慧中,才智过人,兼涉文史,精通诗歌和书法,能出谋划策,协助唐高宗李治治国理政,批阅奏章,令王皇后和萧淑妃望尘莫及,这是武则天独特的价值所在,也是她恩宠日盛的根本原因。这说明在一个团队或集体中,我们必须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独特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核心价值,使自己不可替代,才能鹤立鸡群,傲视群雄,并岿然不动,屹立不倒。

(二)团结队友,壮大力量

王皇后刻薄虐待下人,武则天既善待服侍自己的宫女和太监,又真心结交被王皇后刻薄的下人,将唐高宗的赏赐与他们分享,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不仅保护了自己与孩子们的安全,而且团结了队友,壮大了力量,能及时获取王皇后的一切信息,知根知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抢占了先机,避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这说明我们平时不要与人为敌,更不能四处树敌,而要心地善良,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壮大队伍和力量,在遇到危难时才能够获得必要的援助,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三)安分守己,后发制人

王皇后出身显赫,又有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撑腰,习惯于仗势欺人,总是先发制人,冲动鲁莽,身在明处出招快,只想一步棋,应变能力差,难以接招,最终以失败收场。武则天的父母晚婚,年迈已逝,在朝廷没有后台,还有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拆台,步步紧逼,她一直安分守己,隐忍不发,她利用眼线收集情报,将王皇后的信息尽早掌握在手中,看一步想三步,思虑周详,积极应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她个措手不及,最后反败为胜。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无事找事,惹是生非,面对坏人的挑衅不害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收集全面的信息,谋划多种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灵活应变,各个击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四)离心离德,同心同德

王皇后与唐高宗虽是结发夫妻,却彼此离心离德,最终以废黜王皇后收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虽是半路夫妻,却同心同德,不仅被册立为第二任皇后,而且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的女皇帝。这说明两个人如果价值观不同,目标不一致,两颗心会分开远离,行动不协调,两个人就会分道扬镳,各走各路。如果两个人理想信念相同,价值观一致,树立相同的奋斗目标,两颗心会靠近聚合,步调一致,两个人就会志同道合,携手同行。

(五)目标一致,合作共赢

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作为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的托孤大臣,百般维护唐太宗册立的王皇后,不论是处理朝政大事,还是处理后宫琐事,都要向唐高宗施压,经常插手唐高宗的国事和家事,他作为一国之君、一家之主,权力受到了限制,迫切想要摆脱他们。同样,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为了维护王皇后,处处为难武则天,成为她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唐高宗和武则天目标一致,他们联手合作,废王立武,最终实现了共赢。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存小异求大同,寻求到彼此的共同目标,追求合力,齐心协力,携手前行,共同奋斗,实现双赢。

尊敬的看官们,不知您意下如何呢?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载哦,转载时请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原创写稿不易,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禁止抄袭用于商业用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