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文章來源於TOP創新區研究院 ,作者蘭院長,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處於一個沉浸式醜陋的時代:

泰國曼谷的這個高層建築希望自己看起來像一頭大象,但也因此幾乎晉級了所有醜陋建築的排名榜。↓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英國伯明翰的這個購物中心,像是外星人放置於此的龐然大物,當地民眾說看到它就頭暈。↓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新西蘭惠靈頓國際機場醜出了新意,褶皺的表皮與不協調的顏色,讓觀者頭皮發麻↓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波士頓市政廳雖說是出自名家手筆,但不少人卻認為它是“美國最嚴重的公共場所事故”。↓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別笑,我們自己也是這方面的“大師”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反觀那些讓我們感受到美的建築,以前有如雍容華貴的故宮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有日本京都的清水寺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現代建築如西班牙的瓦倫西亞的藝術科技城,建造結合了高技術的工程學,是地中海西部的一顆明珠,使人們情不自禁的想要再次看到它。↓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挪威奧斯陸歌劇院於2008年投入使用,它傾斜的大理石天台對市民開放,彷彿挪威冬天白雪皚皚的山脈。↓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

為什麼建築會醜陋?

這些醜陋的建築又對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哪些危害?


首先,為什麼建築會醜陋?我們總結了四大原因:

01 ,拙劣的模仿

隨便到某個城市走走看看,就會看到不少“美國白宮、法國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等山寨建築。在這些山寨地標的旁邊,有可能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小區公寓。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這不僅僅讓人感覺到視覺上的荒誕,也讓城市居民對“我們到底是誰”產生了疑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建築形式?或許是對於建築背後所代表的西方式的“財富、精緻、古典”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嚮往。

但“我們”究竟是誰?每一個城市受氣候、歷史、社會傳統的影響,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優勢和劣勢,進而會形成許多不同風格、文化、幸福模式。

匆忙焦慮的“拿來主義”,只會越來越讓自己對本文化產生自卑。

而模仿的另一大幫兇是千篇一律的設計。現在,每座城市看起來都差不多,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個“巴黎水岸、維也納花園”,而穿著玻璃幕牆的辦公樓也都大同小異。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造成這樣的結果,建築師人少活重是一個原因,當然也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短期”心態有關。

現代化的建造方式與建築材料讓我們可以快速地建好房子,快速變化的時代讓房子也成為了一種“投機品”,開發商及購房者真正關心的,不是建築的耐用持久,不是空間的居住品質,而是“我們怎麼以最低的價格擁有最大的空間”

現在,很多人認為房子只是一種固定資產,它甚至跟我們的關係變成了一種“相互交易,彼此利用”的關係,於是我們不對空間傾注感情,它好不好看,就不再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了。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02 ,與環境格格不入

即使你不懂五線譜,但你還是能輕易地聽出孩子提琴演奏中不和諧的聲音;同理,即使你不是設計師,你仍能感覺有些色彩搭配並不順眼,城市裡的建築也是如此。

現代建築強調“雕塑感”,但越來越多的建築變成了一個“傲慢的雕塑”。

一方面,在我們的汽車城市中,建築不是為人而建的,而是為恐龍而建的,建築在整個空間體系中成了一個一個的孤島,通過巨大的車行交通才得以連接。在這種地方,缺失了人的溫度,連大媽跳廣場舞都不會選擇去那裡↓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尊重,在沒有理解當地文化元素的情況下,就用自己的一套審美標準強加在當地。與迪拜一樣,中國成了(國際)建築師的試驗場,而這樣的後果就是“齙牙”似的城市風景線。↓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而反觀一些最漂亮的街區。比如阿姆斯特丹,當地的規定比較嚴格,對房子進行了限高與限寬,甚至對房子的色彩也做了要求,但在嚴格的規定下,每一座房子的屋頂、形狀、顏色都有自己的特點,總體看上去給人以非常愉悅的感受。↓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03 ,建築傳遞的價值觀

任何視覺都在有意無意地傳遞著一種價值觀,一種思想。

即使小到字體,也在傳遞價值觀:納粹德國掌權時,宣傳哥特體是德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把哥特體定為官方字型,這種字體被視為德國民族主義的象徵。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建築更是如此。

前幾個月,特朗普和他的政府擬定了一項奇葩行政令:要求未來的聯邦政府建築只能採用新古典建築風格。理由是:這些(現代)建築無法反映美國的“國家價值”,並稱讚美國的開國元勳們當時採用的“民主雅典式”和“共和羅馬式”的建築風格最能夠代表國家的“自治理想”。↓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不少人面對這項“反應單一價值觀”的行政令,不由得要苦笑一番了。美國總務管理局首席建築師兼“卓越設計部門”的部長David Insinga憤然辭職;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遺憾地表示:“我覺得他的眼光有點兒廉價,我感覺。”

在某些人看來,建築是權力的“圖騰” — 更快,更大,更高,更貴

— 才能展示出城市的實力,所以在不少城市建設中,不免都向“大”規模去發展。

最大的最顯眼的建築反映了這個社會中真實的優先價值。有些城市最高的建築是大教堂、博物館,彰顯著“愛”與“美”;而有些城市最大的建築是遊戲公司、銀行,這讓人們感覺渺小地像只螞蟻。


建築物的風格又真正在傳達給我們什麼?

這是一座專制的建築,一個嚴肅的建築,是一個冷冰冰的建築,還是一個溫暖的讓你動容的建築?

我們不希望所有建築只發出“一種聲音”,也不喜歡那些只迎合一小部分人(即使是上層階級)價值觀的建築。我們希望城市裡出現更多的能反映當下價值觀的建築,這個價值觀能讓大多數人成為更好的人的建築。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04 ,過於具象

最後,還有一類建築過份追求外形的“具象”、“逼真”,把自己做成了小孩子的玩具,雖對大眾來說是喜聞樂見,但作為每一個公眾建築,請將審美保持在線。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醜的建築是一種視覺公害。

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更糟糕的是,它會讓我們對一個地方“漠不關心”,所以,沒有美麗的公園也無所謂,有人高空拋物也無所謂,寵物隨地小便也無所謂,地方的發展跟我也沒有太多的關係,逐漸地,這個地方將慢慢衰落。就如破窗效應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相反,美是一種資產。

MIT與費城聯邦儲備銀行主導的一個研究,調查了美國城市的“顏值”與其城市經濟增長的關鍵指標之間的關係。

他們發現:顏值越高的城市,也不成比例地吸引了更多的大學畢業生;

顏值越高的城市,房價上漲和房屋升值的速度與比例也越高,最高顏值的四分之一的城市,其房屋價值比底部城市高出16%。

如果一個地方有“顏值”(如紐約的高線公園),儘管他們一開始顯得很”寒磣“,但成長速度比其他同類社區更快:租金,收入和教育的增長速度相對普通的社區更快。↓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同時,蓋洛普(Gallup)做的一項大規模調查也發現,城市裡的市民如果“愛”這個地方,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是:城市之“美”,社區開放度、社區服務。

而當人們對一個地方越是依戀,越是“愛”,那麼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就會越強勁,從危機中復興的力量也就會越強。

所以,我們希望城市是

一個充滿個性和品質的地方,是一個值得大家一起關心的地方,是值得每一個人驕傲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用生命去守衛的地方。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那我們應該怎麼對抗醜陋?

01 ,提高公眾的審美與文化修養

去年去德國,同行的夥伴提醒我關注一個小細節 — 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窗臺上擺上一盆花,當夜晚窗簾放下來後,其實屋內的主人是看不到的,這盆花的春色是留給路人欣賞的。我被觸動了,他們的生活是有品質的,他們對美是有追求的。

畫家吳冠中先生說,“今天中國的文盲已經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其實審美這東西非常主觀,它跟一個社會的價值偏好,跟這個人受過的教育,生活體驗,對生命的感悟等都有關係。

但審美又很客觀,就像我們從小就喜歡美女,旅行總是去那些美的地方。

阿姆斯特丹人有個喝咖啡的時間,就會去逛一下美術館;早在19世紀下半葉,英國人莫里斯就發起了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使國民普遍擁有審美能力,成為了一種國策。

一座城市,或許可以增加更多的文化設施 - 博物館、藝術館等等;同時增加更多的文化項目,教育討論,也許通過這種教育和設計,讓那些普通人談論設計,談論美,這便是向更美城市的又一大步。

醜陋的建築是如何毀掉城市的?


02 ,在城市設計過程中的互動參與

很多建築大多在設計建造階段是“私密”的,很少有公眾能參與其中,即使公眾知情並反對,也難以阻擋其“醜陋”進程。

我們需要在過程中有更多的不同的聲音的參與,每個人都代表著城市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當我們理解自己的發展演變,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就能很好地發展出優秀的建築。


03 ,政策與規則

在政策與規則方面,公共部門應該鼓勵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短期的投機行為。這個領域是一個更大的話題,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說。

一個城市為什麼美麗,我們可能需要費勁說辭,但是一個城市為什麼醜陋,我們只需要用眼睛看,然後用腳決定就可以了。

丘吉爾曾經說過:“人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人。”

我們塑造城市的過程,實際也是在塑造我們自己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