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美"

文|檸檬茶的王堡


引言:

醜與不完美就像麵包上的裂痕,對整條麵包的賞心悅目也有貢獻。——馬克·奧勒留


可惜的是,大眾對於"醜",仍然處於拒絕的階段,輕易就把"醜"與"罪惡"聯繫在了一起。


《審醜》的作者史蒂芬·貝利(Stephen Bayley),是英國著名的文化評論家、暢銷書作者、藝術策展人與節目主持人。他意見鮮明的評論,犀利的批判吸引了大量觀眾與讀者。於是,他成為了電視臺與眾多報刊的寵兒,經常出演電視節目併為報刊撰稿。他的殊榮眾多,曾獲得"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本書序言中,他提出觀點:"醜"並非美的對立面,而是美的一個方面。他帶領著我們仔細觀察各種事物,去思索和探討其中所包含"醜"的意義。


我是一個不符合大眾審美的人,皮膚黑,眼睛小,長得矮,卻在這本書中找到了"醜"的出路。普魯斯特認為,醜表露出的是一種貴族的傲慢氣質,因為醜暗示了一種不必取悅於任何人的自信自負。


一、"醜"的特徵


一樣事物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醜"的。譬如0.45英寸口徑的柯爾特手槍在設計史上被稱讚為"美"的,但是它的用途卻是醜惡殘忍的。


一個人可以是"醜"的,也可以是"美"。醜陋的外表,善良的內在,或是美麗的外表,醜陋的內在。《巴黎聖母院》的卡西莫多就是一個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不過根據"美貌溢價",即與那些得到自然先天優待的人相比,長的醜的僱員在同工種上的收入要少10%,或心理學的"暈輪效應",即人們傾向於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優秀品質,人們追求外貌上的"美"也無可厚非。


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判斷自己是否符合"醜"的特徵。


1. 毛髮


在加利福尼亞州佩塔盧馬的"世界上最醜犬隻大賽"中,中國冠毛犬這一品種表現穩定,取得優異的成績。原因就是,它們的毛髮稀少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毛髮稀少成了"醜"的一大特徵。怪不得,禿頭的人要去植髮,無眉星人要去紋眉。


可毛髮越多就是越好了嗎?


不是的。多毛症指毛髮過度生長的異常現象。這種先天性病症令人厭惡,同時也讓人迷惑。人們對多毛是有種恐懼心態的。所以,人發明了各種除毛的手段,刮、拔、脫毛蠟、激光等。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毛髮要不多不少,長在恰當的位置,真難。


2. 身高


蘭迪·紐曼的歌中曾有一句歌詞:"矮子沒理由活著。"按照那個美貌盡佔優勢的職場理論,矮子找到好工作的概率當然就很低。


難道矮子就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嗎?


蔡依林156cm,張韶涵158cm,還有不明確身高但大家都知道他不高的郭敬明,他們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


矮個子也可以有所成就。只不過淘寶上的長高藥銷量提醒著我們,大家對於"高",有著瘋狂的追求。


3. 身材


現在各種廣告上都是身材姣好的模特或明星。


作為明星,你不能胖,否則等待的就是網友的抨擊。


淘寶上除了長高藥,減肥藥賣的最好。


"胖"跟"醜"、"懶惰"、"好逸惡勞"等不好的形容詞綁定在了一起。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可憐的是,除了人,動物也受到這種困擾。


摩根J·特林布的一篇論文分析,指出海牛是"大型哺乳動物中,研究資料最少、最不受待見的",就因為它相貌不雅,身體肥大臃腫


我看著顯示"39.95kg"的體重秤,想:"是不是應該去減肥了?"


二、"醜"與"醜化"的區別


有一些女生會喪失信心,認為自己是"醜"的,沒辦法見人。


但是,我懇請你們,先判定自己是生理殘疾,還是被某些人或事"醜化"了。


醜幾乎不是偶然的意外現象。說某物醜,這就意味或暗示著你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參照系,有多個偏好參數。比如,生理殘障可能是令人不悅的,甚至是讓目擊者痛苦糾結的,但是生理殘疾卻沒有醜那種故意而為之的表現意圖。


因為生理問題造成的殘疾,不叫"醜",那叫生理殘障。


而他人口中的"醜"可能只是為了"醜化"你的形象。


曾幾何時,許多人說,為了美所以要化妝,把"素顏"打上了"醜"的標籤。


但是"素顏"等同於"醜"嗎?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每次洗完澡後,看著鏡子前的自己,你們覺得醜嗎?


每次看著不抹粉膏的媽媽,注意到她們眼角的皺紋,你們覺得醜嗎?


"素顏"只是一種狀態。可是各種廣告商,為了讓你們買他們的產品,不停地醜化素顏。


其實,心理上對"胖""不夠白""醜"感到厭惡,都根源於對"美"的追求。而對"美"的追求商業化了,導致了我們各種心理上的不健康。


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他們的廣告,強調"瘦"、"白"、"年輕"等等美的標準。但你的"美"一定就要符合商業化的"美"嗎?


體象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der,BDD),又稱為軀體變形障礙、身體臆形症、醜形恐怖,指患者過度關注自己的體象並對自身很小或根本不存在的體貌缺陷進行誇張或臆想。


一部分人會因為體象障礙,認為自己太胖,而患上厭食症。也有人因為體象障礙,認為自己太醜,而患上抑鬱症。


請你們不要再"醜化"自己了。你們根本不"醜"。不要再被商業化的"美"束縛了。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三、傳統思想對內在美的追求


《孟子》的《離婁章句下》寫道:"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即,像西施那麼美麗的女子,如果她沾染上汙穢惡臭的東西,別人也會捂著鼻子走過去;雖然是一個面貌奇醜的人,如果他齋戒沐浴,也同樣可以祭祖上帝。


孟子在這裡指出了美醜是天生的,但是乾淨與汙穢會影響人們的好惡。如果內心純淨(比如經過齋戒和沐浴),連祭祀"上帝"這種聖潔的儀式都可以進行。


相比於外表,我們的傳統觀念更看重內在的美醜


一些人可能會受一些毒雞湯的侵害。譬如"如果沒有美好的外表,別人怎麼會注意你美好的內在呢?"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且看董明珠被21歲網紅諷刺"又老又醜"。還有20歲的大學生與她對話,強調"年輕是我最大的資本,如果有機會跟我互換身份,您會換嗎?"


20歲的女大學生滿大街都是,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董明珠。


內心美麗且強大的人,才能成為"董明珠"。


內在比外表更重要。對美的追求,不應該只侷限於外在。你可以否定我醜陋的外表,可你攻擊不了我強大的內心。


《審醜》:論外貌之醜陋,如何追尋內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