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宋朝是從五代亂世走過來的,他們比誰都知道那個亂世動盪的可怕之處。趙匡胤年輕的時候就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不得不從事武業而四海為家,就是這樣一條好漢,還到處不受人待見,理由是他置辦不齊一套屬於自己的戰鬥裝備,也是那個時候的趙匡胤太過貧窮,任誰業沒有想到他後面會成為繼唐朝以後再次統一中國的英雄人物。北宋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策略。盤踞南方的割據政權成為趙匡胤的首選目標,南唐後主必然難逃一劫。

南唐作為南方十國中較為強盛的一支,宋太祖趙匡胤滅掉南唐殺李煜立威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人心所向,對於“大一統”的迫切需求

唐朝從安史之亂以後就逐漸的衰落下去了。後面雖然有過幾次中興的機會,但無一例外的都被打斷了。直到黃巢之亂的時候,才把唐朝所有的弊端都給揭露出來了,整個朝廷昏庸無能,老百姓尋求一個新的聖明天子來治理天下,這種需求從唐朝滅亡一直到五代亂世都廣泛的存在下層民眾心中。

但是五代又偏偏是當年唐朝冊封的一群節度使建立的大小國家,他們和唐末皇帝相比也是半斤八兩。靠著武力軍事起家的他們並不知道百姓的重要性,對於老百姓從來都是需要的時候需要,不需要的時候就趕盡殺絕或者壓榨剝削,這使得百姓特別期待一個仁義之主的出現,或者說國家再次統一,這樣就不會在一個地區遭受多個節度使的虐待和搜刮了。在五代亂世國家還沒有統一的時候,許多節度使都會從路過的地方搶奪百姓的錢糧,這使得百姓苦不堪言。這還不是一次二次,是一個節度使過路就會這麼來一次。

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到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為採取的政策寬鬆,重視文化教育,而不是像那些割據政權一樣苛政待民,因為這種正確做法,使得其他國家很多老百姓不遠千里跑到宋朝做被統治者。這就是戰國時期孟子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雖然說這種方法可以使得部分百姓來歸,但終究無法消滅所有的割據政權實現真正的統一,要實現真正的統一還是得靠戰爭,所以宋朝初年多次對外發動戰爭包括消滅南唐在內都是為了促進國家更好的統一。

李煜的無能和南唐的覆滅

明人筆記《良齋雜說》原文記載道"李後主亡國,最為可憐,宋徽宗其後身也"。說明李煜的亡國十分悲慘。李煜亡國的悲催更多是咎由自取,南唐到李煜手裡早已經摺騰的面目全非,朝政腐敗到沒有絲毫戰鬥力。

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南唐李煜荒誕的生活

李煜著名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想必世人都很熟悉,詞中寫道: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最後一句"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單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確實寫的精妙絕倫。可是李煜是一國之主,面對敵人來犯境,只有倉惶地辭別祖宗的靈位準備逃跑,然後讓藝伎伴奏離歌,跟宮女嬪妃垂淚道別。

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李煜畫像

瞅你那點出息,身為南唐國君尚有近20萬兵馬可以為之一戰,李煜卻表現的像個夫人哭哭啼啼,豈不是令人啼笑皆非。

當年趙匡胤準備攻打南唐的時候,南唐的皇室表示可以放棄皇帝稱號,只以國主的身份來統治江南。可是宋軍退去以後,李煜立刻就忘記此前與趙匡胤的約定,撕毀協議繼續作威作福。後來,趙匡胤實在難以接受南唐君臣的出爾反爾,再想到統一天下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便發兵再徵南唐,這次北宋拒絕了南唐的請求,將南唐君臣一鍋燴。

才子反被才華誤

宋太祖趙匡胤算得上是千古第一仁君,對於李煜這樣的亡國之君一向採取厚養善待的策略。所以,李煜在宋太祖前期還是生活的比較好。

當時的趙匡胤一心想著先消滅南方的各個弱小國家,再通過十年的整合北上伐遼 一舉恢復漢唐時代的領土,但是這個夢想最後卻落了一個空,他著急著統一南北,卻把自己的身體累垮了。最後讓自己的弟弟做了太宗皇帝。

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宋太宗趙光義畫像

宋太宗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充滿著陰險感覺的人。他的即位顛覆了父死子繼的真理,他讓天下人對他刮目相看,讓整個中原的人明白只要權術玩的好,照樣可以做皇帝,這也是後面宋朝大臣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重要原因。

李煜當時被宋朝皇帝遷徙到李開封居住,一方面說是要賞賜給他榮華富貴,讓他安心的做自己的富貴侯爺,好讓天下百姓覺得宋朝的仁義之風,一方面是為了監視李煜的一舉一動,防止他聯絡舊黨復辟南唐,畢竟大家都是五代亂世走過來的人,什麼事情都做過,什麼事情也見過。

在宋朝的繁華盛世之中,李煜越來越思念他夢中的江南,為此憂思成疾。在宋太宗皇帝太平興三年的時候,那是一個七夕佳節。街頭上面的男男女女都說著屬於自己二個人之間的小秘密,各種節目的盛典接連不斷的舉行。讓李煜想起來他的國家,那個時候的他是整個江南的主人,大家都是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可是到了開封之後的他越來越難了,天天過著階下囚的生活,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當時的李煜寫下了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讓趙光義知道了,他覺得李煜有光復南唐的心思,便下令給了他一杯毒酒賜死了。

北宋“滅南唐,殺李煜”的必然性

虞美人李煜

李後主的傳奇到現在都還有人傳頌,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出生錯誤的人,他這一輩子就是一個詩詞家,而不是帝王之家,他對於權利政治完全不感興趣,但是幾個親戚兄長的爭位而大肆殘殺,最後二個都死了,只剩下李煜一個繼承皇位,原本江山就岌岌可危,更別說這個才子治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