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電動化戰略——堅定轉身“變道”,“三步曲”敲響電動化戰鼓

消費端的萎縮現象,佔據百年汽車業上游的生產端早已開始反思,電動化和出行服務的轉型改革之路已然確立。作為一家德國血統規模龐大的汽車製造企業,大眾集團從2016年的“2025戰略”到2017年的“Roadmap E”,制定了清晰的電動化戰略。根據戰略規劃,大眾正在一步步向稱霸全球電動車市場進軍。

隨著各國政府陸續提高汽車排放要求,且釋放出禁售燃油車的信號,目前全球汽車市場都在逐漸向新能源汽車過渡。在大勢所趨下,傳統車企已經開始或主動或被動地踏上電動車征程,並陸續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計劃。而在一眾傳統車企中,大眾汽車電動車轉型目標最為明確和果決。繼奔馳之後,大眾汽車也宣佈,旗下最後一代燃油車型將於2026年誕生,此後大眾品牌將轉入電氣化時代。另外,大眾汽車已開始推出首批電動車,包括明年的保時捷Taycan。該公司還預計未來五年內將500億美元用於轉向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屆時其12個汽車品牌將推出包括約1500萬輛電動汽車。

戰略:電動化轉型升級大眾啟動Roadmap E戰略

第一階段:2016年6月,大眾發佈“攜手同心-2025戰略”,將電動汽車視為未來戰略發展的核心部分,並立志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引領者。屆時,大眾旗下各品牌將推出超過80款全新電動車型,其中包括50款純電動車型和30款插電式混動車型。集團還預計到2025年,銷售的新車中約有四分之一將是純電動汽車,且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集團純電動汽車的年銷量屆時最多將達三百萬輛。

第二階段:2017年9月,大眾升級電動化戰略,啟動Roadmap E。並規劃,最遲至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的整個車型陣容將全部實現電動化。這意味著,大眾旗下各品牌、覆蓋全球各級別市場的300餘款車型均將推出至少一款電動版車型。這一目標不僅將進一步推動集團產品規劃,還會大幅加速旗下車型陣容的電動化進程,使大眾汽車集團成為首個為整個產品陣容明確電動化時間表的大型車企。

佈局:插混打頭陣,MEB平臺成撒手鐧,工廠改造擴能

基於Roadmap E戰略,大眾開啟了從產品投放到工廠改造的電動化佈局。和多數跨國車企一樣,大眾在產品投放上也是最先從插電式混動車型著手切入市場。大眾旗下已有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上市,分別為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探嶽GTE Concept、邁騰GTE Concept、蔚攬旅行轎車GTE、混合動力版全新一代途銳等車型。

MEB平臺:

除了插電式混動車型外,大眾打造的MEB純電動車平臺被看作是其進入電動車領域的“撒手鐧”,並具備諸多優勢和亮點。其一,整體架構的具備靈活性,覆蓋緊湊型到大型,涵蓋轎車、SUV、MPV。其二,純電動車正向研發,MEB平臺可以從續航里程、空間感、多樣性、舒適性與動態表現方面全面強化車輛。其三,重量分配更理想,將動力電池置於車輛底部中間位置,節省空間、降低車輛重心,實現接近50:50的前後重量分配。其四,整體智能化佈局,搭載全新車載輔助系統、舒適系統、信息娛樂系統、控制和顯示系統可實現整體的集成和關聯。

大眾計劃,未來幾年,基於該平臺生產1000萬輛電動車,包括27款新車型。2018年9月18日,大眾正式發佈MEB平臺,後期陸續發佈了五款將基於該平臺打造的車型:I.D.、I.D.BUZZ、I.D. CROZZ、I.D.VIZZION以及I.D. R Pikes Peak。其中,該平臺首款車I.D.車型將於2019年下線,2020年上市。

工廠改造升級:

為支持純電動車生產,大眾正在改造現有工廠。大眾計劃將位於德國的茨維考工廠、埃姆登工廠和漢諾威工廠改造成電動車工廠。2019年11月,大眾將在茨維考工廠量產I.D.車型。2022年開始,大眾旗下多款電動車將在埃姆登工廠生產,而漢諾威工廠除生產燃油車型外,將專門生產ID. BUZZ車型。此外,為滿足歐洲未來的需求增長,大眾計劃在2022年後擴大產能,在東歐增設一家工廠。而中國市場,大眾將在一汽-大眾的廣東基地、上汽大眾的嘉定基地以及江淮大眾的安徽工廠三地共同生產電動車。並計劃,通過與三家中國品牌合作,2020年,在華新能源車銷量將會達到40萬輛,2025年,突破150萬輛。在2017年後的2-3年內,大眾將推出15款新能源車,每年約實現5款車本地化生產,到2025年,大眾將在華推出40款本地生產的新能源車。

投資:簽訂480億採購大單瞄準固態電池技術

大眾汽車集團在推出“Roadmap E”的同時,也計劃加大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力度。為支持電動化戰略實施,大眾計劃投入700億歐元,其中200億歐元投資電動車、500億歐元投資動力電池。大眾此前表示,到2030年集團在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方面的直接投資將超過200億歐元,其中包括開發新電動車車型、打造全新電動汽車生產平臺、工廠升級並加強員工培訓,建立充電基礎設施,擴大銷售和貿易,以及加強集團在電池技術與生產方面的實力。

電池技術:

大眾預計,到2025年,滿足每年的電動車生產將需要超過150GWh的鋰電池產能。為解決電池技術問題,大眾汽車集團採取了分階段的中、長期戰略,首先是將整個集團範圍內所有電池和模塊的研發、採購及質保集中在位於薩爾茨吉特的“卓越中心”進行。此外,大眾汽車品牌也將在該“卓越中心”設立第一條試產線,以積累、總結生產領域的專有技術和經驗。

市場需求:

為解決動力電池行業需求,大眾汽車啟動了一項招標程序,旨在中國、歐洲及北美市場建立長期的動力電池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該項目訂單總額超過500億歐元,是汽車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採購項目之一,這些資金將全部用於未來基於MEB電動車模塊化平臺量產車型,以滿足集團電動汽車戰略第一階段的需求。2018年5月,大眾宣佈已簽訂價值480億歐元的動力電池採購訂單,合作伙伴包括三星SDI、LG化學和寧德時代。

大眾電動化戰略——堅定轉身“變道”,“三步曲”敲響電動化戰鼓

固態電池:

與此同時,大眾也在致力擺脫對動力電池供應商的依賴。500億歐元的採購訂單將滿足大眾Roadmap E戰略第一階段需求,而未來,大眾希望通過掌握固態電池技術在動力電池領域更有控制權。為此,大眾投資了固態電池創業公司QuantumScape,並計劃在2024年到2025年開始進行批量生產。

2018年11月16日,大眾集團又重點強調了未來五年的投資規劃。截至2023年底,計劃投資440億歐元發展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新型移動出行服務、車輛和工廠數字化等領域。若結合此前“2030年前電動車投資超過200億歐元”的規劃,這部分資金中將有很大一部分用於電動車。事實上,大眾2018年就已成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車企。

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與中國合作伙伴計劃將於2019年投資超過40億歐元,用於支持集團在電動汽車、互聯互通、移動出行服務和新品研發等領域的增長。並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將新增30款新能源車型(NEV),其中50%的車型將會進行本地化生產,預計2020年將在中國市場交付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交付量將達到約150萬輛。

結語:電動化浪潮不可逆轉,大眾持續加碼

通過上述戰略、佈局、投資三部分,可見大眾汽車的電動化戰略正在穩步推進。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大眾的電動化轉型也在影響著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表示,2016年開始,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已不可逆轉。除了環境和能源問題外,他認為大眾這樣的汽車巨頭堅定轉身也具備重大意義。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表示,非常看好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並不單單是補貼原因,而是因為中國有著非常清晰的發展規劃,比如電池廠的建設就非常不錯,而大眾汽車也將於2020年推出下一代電動車。同時,大眾集團發展純電動車的決心沒有改變,並將持續加大投入。

迪斯還認為,從全球來看,電動汽車也是整個汽車產業發展的好選擇;但中國的優勢更加明顯:中國的大城市裡交通、車速相對緩慢的環境中,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加高效。相比之下,氫燃料電池將是更加長遠的選擇,並且氫能燃料發展將取決於將以何種方式來生產氫能。因此,希望在電動汽車發展過中,驅動電動汽車的電力是要由可再生能源或者零碳排放的能源產生。因此,相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更長期的考慮。

來源:EDC電驅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