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詩經》作為中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大都來自生活。孔子認為《詩經》的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用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思無邪,就是思想純正,沒有邪惡淫念,它會教化百姓接近真善美,遠離假惡醜。

讀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會想象“在水一方”的伊人那種練真的愛情。

讀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會體會“與子偕仇”的愛國熱情。

讀到“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會感到“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含蓄美。

讀到“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會為老百姓“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的痛斥感到快慰。

《詩經》讓讀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它不是靡靡之音,讓人一蹶不振; 它更不是洪水猛獸,讓人衝動殺伐。

它來源於生活,讓人重新反思生活,讓人認識生活中的曲直是非。

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思無邪,就是要求創作者“修辭立其誠”,表現自己的真性情,實現“文以載道”的教化作用。

思無邪不是粉飾太平,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而是力求用作家的良知去感知世界,並告訴讀者真相。

《采薇》從“薇亦作止”寫到“柔”,再寫到“剛”,反映戰爭的漫長無際和思念無邊;《君子于役》寫戰爭“不日不月”,希望丈夫在外“苟無飢渴”。這些都把視角投向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百姓最為反感而又無可避免的殘酷,反映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杜甫繼承了這個傳統,他結合自己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寫成的《三吏》《三別》揭開了安史之亂的真實,引導讀者關注底層老百姓在戰爭中的疾苦。

人們常說,歷史是勝利者編寫的,意思是說歷史也不一定完全真實,它需要根據統治者的利益來取捨。但有良知的史學家不會這樣,比如司馬遷《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因為他能秉承人的本性,不偏離事實真相和自己的良知。

一個好詩人也是這樣,正因如此,杜甫被稱為“詩聖”。

思無邪就是詩的意象和象徵性語言具有升騰力量,具有飛翔能力,能使人的思想超越現象事物的界限,達到精神世界的彼岸。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遭遇困境,我們可能會像莊子一樣,超脫現實,想想《逍遙遊》中那不知幾千裡的鯤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高空的鵬。

如果我們能站到九萬里高空,那眼前的那點困難又算什麼呢?思想就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人們常說,生活不僅僅需要柴米油鹽,更需要詩和遠方。

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我們情緒低落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會勉勵我們重拾信心,不達目的不回頭。

當我們意志消沉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勉勵我們明白未來任重道遠,不可虛度年華。

當我們遭遇挫折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鼓勵我們洞明世事,曠達處世。

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我們愛情迷茫時,“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讓我們矢志不渝,堅守初心。

當我們被瑣事煩惱時,“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會把我們帶入天高雲淡,清朗飄逸的意境中,頓覺心清氣爽,身體輕盈。

為什麼生活需要詩和遠方?因為《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思無邪,讓我們“且盡眼中歡,莫嘆時光促”,放下生活重負,放飛心靈翅膀,享受美好人生。

親愛的讀者,喜歡這個話題請關注和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