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9年深圳房價走勢分析,掌握樓市漲跌規律。

2007年排名:福田、南山、羅湖、鹽田、龍華、寶安、龍崗。

2019年排名:南山、福田、寶安、龍華、羅湖、鹽田、龍崗。

2007-2019年:

寶安進步最大

龍崗排名未變

鹽田退步最大

羅湖退步也大

再來看看大師兄整理的2004-2017深圳5大區房價漲幅對比,2004-2011年南山區漲幅領先,2011-2017年寶安和龍崗漲幅領先,2004-2017年漲幅前三名分別是寶安、南山、龍崗。

2004-2019年深圳房價走勢分析,掌握樓市漲跌規律。

我們能夠從以上兩份報告裡得到什麼啟示呢?

01 房價本質規律

首先需要釐清價值和價格公式:

01.土地價值=交通+學校+商業+醫療+公園+其它公共服務

02.樓盤價值=土地價值+產品價值

03.房價=地價+建安+稅費+融資成本+房企利潤

04.房價=需求÷供應

公式03是成本定價分析,建安+稅費+融資成本+房企利潤是相對不變的,是地價的變化決定了房價的變化;公式04是市場定價分析,分子和分母都有長期規律,同時也有很大的短期彈性,本文只探討長期規律。

城市的生長必然導致產業分佈、人口分佈、財富分佈、土地價值、土地供應、需求分佈、購買力分佈、資金流動等方方面的變化,最終必然影響到房價;城市不動產的價值,說到底,就是其所處區位公共服務的投影,買房相當於購買城市的“股票”,除了居住,還可以分紅,不僅分享現在公共服務帶來的租值,還可以分享未來新增服務帶來的租值。

如果原先是郊區,對應的是較低的房價,後來發展成CBD或副CBD,自然會對應著較高的房價,那麼,這個過程會獲得較大的漲幅,從價值規律看,房價上漲本質上是城市價值擴張,這一過程也對應住房供應的增量階段;假如進入住房存量時代,而此時經濟增速和收入增速不減,那麼,存量住房面臨存量競爭,必然導致分化,強者恆強,這是住房供應存量階段的特徵。增量和存量、價值擴張和價值聚集,在空間上可以發生在一個城市,也可以發生一個板塊,在時間上有時是先後關係有時又是並存關係。

說到底,房價就是社會財富在住房上的凝聚。

02 深圳特殊表現

回顧深圳房價高地變化和漲幅排名,能夠發現與城市發展趨勢呈高度相關性,城市發展一路向西,房價高地也一路向西。這絕不是巧合!

大體上,2004-2019年是深圳樓市增量發展階段,剔除住房供應、產品迭代等因素,可以說是深圳城市發展決定了房價高地和漲幅排名。

回顧深圳城市總體規劃的發展歷程,在空間上的表現可以歸納出三個特徵:

01.一路向西。

02.樹狀生長。

03.多中心發展。

深圳八十年代依託香港發展,香港是前店,深圳是後廠,羅湖是核心區,外溢出去的布吉獲得發展先機;隨著經濟和人口高速增長,九十年代開發福田,福田成為行政和金融中心;兩千年後,產業繼續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南山區依靠科技創新成為核心發動機,同時龍華、寶安、龍崗也獲得較大發展;2019年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時代,會加快建設前海城市新中心的建設,同時,新一輪的城市總規在醞釀身軀的膨脹和網格化。

2004-2019年深圳房價走勢分析,掌握樓市漲跌規律。

CBD的遷移(來源:深樓市)

01.城市新區由荒蕪變為繁華的過程,是城市新市民和財富不斷聚集的過程,疊加人口結構年輕和產品迭代,新城區的興起伴隨著老城區的沒落,也是房價高地不斷轉移的過程,新城區領漲,老城區跟漲。

02.深圳樓市整體已經進入存量時代,新房成交量小於二手房成交量,新增住房供應主要依靠城市更新和向臨深拓展,而需求和財富還在高速聚集,資金最終必然向好地段好房子加速凝聚,強者恆強。

結論

房價就是社會財富在住房上的凝聚。

80-90年代:羅湖是價值高地,上海賓館以西是農村。

2000年左右:福田進入開發高峰期,福田CBD的城市規劃領先,科技園、后海灣、前海路還是剛需聚居地。

近10年:關外副中心崛起,例如宇宙中心紅山、東部中心大運新城。

如今:香蜜湖和后海灣正值巔峰,炙手可熱!前海灣重中之重!

未來:前海灣將是深圳最宜居宜業的價值高地;沙井、光明、坪山等區域會快速崛起,軌道沿線優質住宅會持續受到剛需追捧;主城區會形成香蜜湖—竹子林—華僑城—超總—科技園—後海—蛇口—前海—寶安中心區等連續的房價高地。

來源:巴喬樓市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