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補貼標準落地 首設30萬元紅線 新能源豪車們的“攻守局”

三年補貼標準落地 首設30萬元紅線 新能源豪車們的“攻守局”

四部委聯合發佈的一紙通知,讓新能源汽車補貼再獲三年緩衝期。不過,對於“拿”補貼車型設置的價格紅線,使坐守高端的“特斯拉們”不再淡定。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公佈2020-2022年補貼退坡幅度,並規定補貼前售價不高於30萬元的新能源乘用車才有資格享受新一輪補貼。

汽車行業分析師李顏偉認為,新一輪退坡制度更加精準,對電動車發展是利好政策。設置30萬元補貼門檻,將新能源豪華車型排除,能夠促使特斯拉等車型進一步降低售價。而支持換電模式有利於蔚來汽車,但對其他售價超過30萬元的新能源車型並不是好消息。

避免奢侈消費

《通知》顯示,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對於出臺通知的原因,四部委在公告中解釋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早、開局好,但當前仍存在一些現實困難,新能源汽車成本仍然較高,難以與傳統車競爭。需要繼續給予支持,鞏固和擴大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

《通知》自4月23日起實施,4月23日-7月22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19年)對應標準的0.5倍補貼。

不同於往年的補貼政策,《通知》首次對純電動車售價進行限制。四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借鑑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做法,為避免補貼資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費,綜合考慮我國消費者購買力水平、產業發展等因素,此次政策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

據瞭解,具體執行過程中,四部委將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價稅合計金額,以及產品官方指導價等信息作為參考依據。有關部門將把此納入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核查範圍,對存在違規操作套取補貼的企業,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優待”兩類車型

《通知》顯示,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30 萬元限價規定限制。這意味著,由於支持“換電”,雖然補貼前售價超過40萬元,但蔚來ES8等車型仍能享受補貼紅利。蔚來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政鼓勵‘車電’分離,說明該方向得到國家肯定。一方面,換電是一項技術創新,另一方面,換電也能深刻解決目前車主們的里程或補能焦慮。”

儘管四部委未解釋限制排除換電車型的原因,但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明確表示,充電與換電都是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給方式,兩者不是對立關係,各有優勢和特點,應鼓勵包括充電、換電在內的各種新能源汽車電能補給模式共同發展,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便利性。

事實上,得到政策“優待”的不止“換電”車型,《通知》提出,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通知》不僅加大對換電車型和公共領域用車的支持力度,也通過續航門檻排除更多短續航低端車型的補貼資格。

根據《通知》,2020年補貼標準對純電動乘用車續航的要求比2019年提高50公里。其中,300公里以下續航的車型無補貼,300公里(含)-400公里續航的車型補貼為1.62萬元,400公里(含)以上續航的車型補貼為2.25萬元。

對於為何提高續航要求,四部委在公告中解釋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堅持“扶優扶強”政策導向,通過不斷提高技術門檻等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明顯進步,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由2015年平均約160公里增長到2019年平均約350公里。

目前,部分合資品牌的電動乘用車並未達到《通知》所要求的續航里程門檻,如一汽-大眾寶來·純電(續航270公里)、雷諾e諾(續航271公里)等合資品牌電動車,以及長安奔奔E-Star(續航260公里)、上汽科萊威CLEVER(續航260公里)等自主品牌微型電動車。

一位一汽-大眾經銷商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於新政的影響,店內仍在觀望。雖然目前寶來·純電車型續航里程無法滿足新政要求,但新政完全實施要等到今年7月末,廠家在這之前可能會推出續航高於300公里的新款車型。

倒逼豪車降價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定價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電動車來說,要想在7月22日後繼續獲得補貼,最直接的辦法便是降價。目前,補貼前售價在30萬-40萬元的新能源車型並不多,包括理想ONE、特斯拉Model 3等豪華品牌車型,以及騰勢X等合資品牌車型。

以特斯拉為例,目前國產Model 3車型售價最低的為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前起售價為32.38萬元,如果想要重獲補貼資格,該車型至少需要降價2.38萬元。

對此,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為,“特斯拉在中國的毛利為30%,完全有能力適應新政策變化,反而是部分合資和高端品牌的新純電動車型會面臨更大挑戰”。

市民韋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避免過渡期結束後無法享受補貼,她已考慮近期便購置一款國產版Model 3。不過,她也擔心,特斯拉會在7月後將國產版Model 3降價至30萬元以內。

針對特斯拉是否會在7月22日過渡期結束之前啟動新一輪降價,北京商報記者聯繫特斯拉中國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雖然特斯拉最終會如何應對新政不得而知,但國內一些造車新勢力已開始行動。目前,理想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型理想ONE補貼後全國統一零售價32.8萬元。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將在補貼新政實施後自行承擔補貼下降部分,保證新車(理想ONE)到手價格不變。”

在李想看來,補貼新政影響的不僅是定價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電動車,也會衝擊20萬元級的主流電動車市場。“30萬元的門檻估計是為了限制特斯拉而設計的,但是卻給了特斯拉降價的理由和必要性,標準版車型可以把價格拉到30萬元,補貼後售價27萬元左右。最後補貼也給特斯拉了,而價格下降又會打擊20萬-40萬元售價的其他車型。“他說。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濮振宇(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