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到底要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妈妈,我到底要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电瓶哥在当地派出所做交接工作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这是周某服刑期间,媒体采访他时说出的一句话,当时还在狱中他成了网红,被人们戏称为“电瓶哥”,那时人们更多的是对于他的这句话的效仿和跟风。

但是最近,因盗窃电瓶四次入狱刑满释放的电瓶哥,可能真的就如他在监狱中说的那般,一辈子都不用打工了,出狱之前,就有三十多家网红公司想要以高新签约电瓶哥,出狱之后更有传言一家影视公司以1500万的年薪签约了电瓶哥,在那三十多家想要签约电瓶哥的网络公司中脱颖而出。

我查阅了网上的一些视频资料,这段采访出自江西卫视2012年6月12日的一个电视栏目,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画面,正在看电视的一家人,长辈可能会这样教育孩子

“孩子,这种人你可千万不要学,不仅没有出息,还会被人耻笑,一定要好好学习!”

但是七年后,当那个被家人教育的孩子再次看到这件事情时,他会想到什么,如果现在的他有了稳定的工作或者接受了高等教育还好,但如果像周某当时那般是一名无业游民或者正愁于生计,又会想什么,会做什么呢?

七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孩子成长成熟,可以让他规避很多不良信息的输入,防止让他坠入歧途。

但是这个视频火于2018年左右,也就是就距离今天两年的时间,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高中生受到网络的冲击,在这个人生观和价值观急速建立的年龄,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有人说,电瓶哥已经为犯罪付出了几年监禁的代价,有人说这次的签约是人生的自新,精神的振作,是他重新做人做个好人的机会,但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消费自己的黑历史,赋予违法犯罪事实以娱乐化的意义,扭曲了了社会正确的价值导向。

虽然电瓶哥四次入狱这个话题的价值观就充满了负面信息,但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这种现象早已有了先例,从最初的凤姐,到后来的大力哥,传递的都是一种扭曲的价值取向,签约电瓶哥的网红公司肯定也是冲着他的热度去的。

电瓶哥现在是一名普通公民,拥有一切合法权益,我们不会歧视他,更希望他更够走向光明,诚然,浪子回头金不换,对于电瓶哥的改过自新,我们会敞开怀抱表示欢迎,会为其点赞,因为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但是若是身后的网红公司将其当成敛财的机器,那么这种娱乐方式是不是有些娱乐过头了呢,流量为王的时代是否过于畸形?

妈妈,我到底要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浮躁的情绪,特别是这一代的年轻人,脑子中想的是如何赚快钱,如何一夜暴富,怎样日进斗金,网络世界更是充斥着大量负能量的讯息,缺少判断能力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恶劣的舆论,低俗的网站和社交的诱惑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网络的不良诱导和教唆步入歧途,四川八名迷恋网络游戏的少年,将虚拟世界中血腥的打斗带到了现实生活,将攻击目标转向了一名14岁的中学生,殴打直至那名中学生离开了人世;因为看到手机视频中各种帮派血腥的打斗,长春两所中学的学生发生了一起几十人参加的斗殴事件;一大学生王某因为在网上赌博,导致欠下三十多万赌债,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网络对于青少年的伤害比比皆是,作为一家网红公司,作为网络世界背后的流量操纵手,是不是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的责任,特别是对于社会群体的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电瓶哥签约的消息发布不久,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辑便发文痛斥“病得不轻”,同时质问签约公司,不是刑满释放的人员不能获得新的人生转机,而是电瓶哥这个被网红公司奉上的转机,透露着机会主义式的虚无,电瓶哥走红的原因源自那句打工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会打工的,现在的他因为自己这句负能量的言语成了顶级的流量资源,本来电瓶哥可以回家陪陪父母,慢慢的适应社会,但是却被网红公司盯上,纵观这些个网红,哪一个不是红极一时,在身后的公司赚足利益之后又迅速销声匿迹的呢,说到这里,真的有点同情电瓶哥。

妈妈,我到底要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妈妈,你曾经跟我说,不要让我成为那样的人,但是今天,那个四次入狱的罪犯在出狱之前就已经身价百万,可我现在一年辛辛苦苦才赚个几万块钱,十年寒窗苦读却比不上一个小偷,不畏劳苦,勤勤恳恳耕耘的我却还在为生活拼搏,当时的你说的到底对不对,我是真的不应该成为那样的人吗?”

这种想法,细思极恐,今有电瓶哥偷取电瓶四次入狱,倘若一些不成熟的孩子去效仿,在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是一种挑战,那个曾经在网上被大家嘲笑鄙夷的他已经年薪百万,但是曾经嘲笑他的人却还是老样子,不仅仅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对于一些成年人又何曾不是一种价值观的冲击呢?

人生应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还是目无法律,无所畏惧呢?如果靠着一些不甚光彩,逾越道德底线的方法一夜暴富,在安分守己中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们会作何感想?

“妈妈,我到底要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说电瓶哥不能签约网红公司,而是担心这件事背后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无法明辨是非,还没有建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最后,倘若电瓶哥真的签约,希望他能够得到公司的善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