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覺得丟面子!內行人:“一房一價”模式,買房砍價就得臉皮厚

在前幾年買房,期房的打折、優惠挺多的,例如“老帶新”99折、員工價98折、買房送1年物業費、買房送家電、預交5千可以抵3萬、內部價每平方減200元等各種活動,但是現在算是相對較少。

一方面是因為房價居高不下,很多人買不起房,或者覺得現在買房不划算了,不想買房了,導致樓市的購房需求比前幾年少了很多,買房哄搶現象幾乎沒有了,購房者也能更加理性的看待買房;另一方面受樓市調控政策影響,有些城市不僅限購、限售、限貸、限價,而且還有“止跌令”限制,導致不少開發商不敢明目張膽的降低房價。

現房的優惠就更不用說了,除非你全款買房,否則幾乎沒有啥優惠活動或者優惠活動已經過期了,房價一般都挺高的。那麼買房有哪些技巧?購房者怎樣才能買到性價比高又合適自己的房子?怎樣買房最省錢?

不要覺得丟面子!內行人:“一房一價”模式,買房砍價就得臉皮厚

據瞭解,現在很多開發商都採用“一房一價”的模式,來規避因促銷或打折而產生的糾紛風險。簡單來說,同棟樓、同一戶型,但是不同樓層的業主,也可能因為享受到的開發商給出的房價優惠力度不同,而導致買房總價相差好幾萬。房子買貴了的業主不知道這個還好,如果知道就很鬧心了,但是找開發商獲得理賠的可能性又很低。

購房者要想買到性價比高、戶型好的房子,首先要找一個資深的、很懂行、職位更高的樓盤銷售人員指引。因為他們的權力相對更大一些,有些折扣或者優惠他們自己就可以給了,或者你除了現有的優惠,還想要其他的優惠,他們也可以幫忙向開發商申請,話語權較大。購房者要注意,找那些對於樓盤“半桶水”一知半解、沒經驗的樓盤銷售人員可不行,不利於砍價。

不要覺得丟面子!內行人:“一房一價”模式,買房砍價就得臉皮厚

其次,購房者在買房之前也要做一些基本準備,例如通過網絡先查詢有意向買房的樓盤信息,瞭解開發商的情況,學習各種買房技巧,學習幾句比較內行專業的話語,購房者有備無患才不容易被樓盤銷售人員“套路”了,或者牽著鼻子走。當樓盤銷售人員知道你懂行,也就不會太吹牛或者“套路”你,很多談話內容也就更真實可靠,更值得參考,砍價也容易很多。

接著,購房者要瞭解樓盤的“備案價”,可以打電話到當地房管局諮詢或者上當地房管局官網查詢。購房者在砍價的時候,往往用上“備案價”會事半功倍。因為很多開發商很怕購房者提及備案價,很怕購房者拿備案價和實際房價比較。因為有相關規定,備案價和實際房價一般不能相差太離譜,有些城市房管局甚至還要求兩個價格一致,但是有些開發商陽奉陰違,實際房價遠比備案價要高很多,所以購房者拿“備案價”出來砍價,確實更容易成功,開發商擔心購房者到房管局投訴。

不要覺得丟面子!內行人:“一房一價”模式,買房砍價就得臉皮厚

最後,購房者買房時要“臉皮厚”,千萬不要“端著”,或者把自己裝扮的很有錢、很高大上、不在乎房價只在於房子好不好等樣子。這樣可不行,除非你真的很有錢並且不在乎房價高低,不然就要學會臉皮厚,該砍價就要砍價,儘可能的多要一些折扣優惠,步步為營,不要覺得這樣很丟面子。

因為

有些樓盤銷售人員很“精明”,購房者如果不問、不砍價,他就給一些看得見明面上的優惠,而那些深層次、或者內部員工價、或者可以打電話申請的有限優惠(名額有限),他們一般都不會主動提及。有些樓盤銷售人員估計是覺得“太好說話”的購房者容易成單,沒必要再下功夫或者給更優惠的房價,他們就會買了;而那些“臉皮厚”、很在意折扣優惠、要砍價的購房者,他們覺得不下點“血本”是很難成單的,所以他們都會幫忙申請一些更優惠的房價折扣,促成交易。

買房有技巧,新手購房者一定要多學多看多問,這樣才能買到合適自己、性價比高的房子。

互動:你覺得買房還有哪些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