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幸福的能力?

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经历车祸截肢,过多久能恢复之前的幸福感?”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这种经历,我们会认为,这个截肢的人一辈子都不能恢复到之前的幸福感。

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不可能。想要恢复,都会遇到很大的阻碍。截肢后,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行动上也变得不方便,不能自理,很多事情都要拜托别人来照顾。

事实上,根据心理学家研究,他们很快就可以适应自己身体的新变化。在车祸发生八周后,这些人的情绪开始变得积极;在几年后,他们只比没有瘫痪的人感到不幸福一点点而已。有84%的严重残障者认为,他们的幸福感水平处于平均值,甚至比平均值更高。

这是不是很奇怪,他们毕竟是残疾人,怎么和我们正常人的幸福感一样?怎么还比我们更幸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幸福的能力,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用心去体会。

如何获得幸福的能力?


《真实的幸福》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幸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幸福是触手可及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幸福的能力,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可以变得很幸福。

马丁·塞利格曼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曾以最高票数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从当时的心理学家都认可的“习得性无助”观念中跳出来,不再关注人性黑暗、痛苦的一面,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让我们一起走进《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看看是什么样的魔力,能让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获得幸福感。

一、真实的幸福什么样的?

下班时间快到了,同事小张走过来对我说:“今天下班陪我去吃甜品吧,吃完甜品咱们再去逛街。”

我奇怪地问她这是怎么了,好像不开心?

她开始抱怨到:“今天又被领导骂了,我快被气死了,这个方案我做了3天,每天都是10点才下班,结果领导还不满意,事也太多了吧。”

这我就明白了,我对小张说:“你想用吃甜品和购物的愉悦感来消除悲伤、失落的情绪。”

她思考片刻说:“没错。”

“但这种片刻、短暂的愉悦感并不能让你感觉到真正的幸福,今天我可以陪你去购物、吃甜品,但是明天上班,你还是要面对被打回来的方案。不如,你今天先修改方案,领导审批通过后,咱们再去吃甜品和购物?”我接着说道。

她小声嘀咕着:“行吧,那就写完方案再去,你可不能耍赖啊。”

第二天,小张的方案顺利通过,我说:“走吧,晚上我们去庆祝一下。”

她却说:“不去了,我现在不想吃了,我下班后还想再看看其他同事的优秀方案,吸取经验,下次就可以一次过关了。”

小张不去吃甜品,并不是她现在不想吃,而是她不需要了,她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感,当然就不需要甜品带来的愉悦感了。

《真实的幸福》书中说:“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和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通过研究各国的文化经典,积极心理学家们总结出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它们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

优势是幸福的源泉,有24项,它们分别是实现智慧与知识美德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的仁慈与爱;实现正义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

这些优势和美德,不用全部做到,只要挑选一些和自己气质接近的,去尝试,你会发现,幸福的感觉就在手边,而且时时刻刻包裹着我们。

如何获得幸福的能力?


二、消极情绪需要消除吗?

我是一个消极情绪的人,每次领导安排的工作,我都会觉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会看着工作发愁,心想:这么复杂的工作,我肯定做不好;我如果搞砸了怎么办;我该从哪下手开展工作等等问题。

其实完成工作的过程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工作很顺利的完成后,当领导检查出错误时,我就会立刻反驳,尽力的解释和逃避错误。这让领导对我有了很大的意见。

其实我每次从领导办公室出来都会后悔,后悔那么小的错误自己还在犯;后悔领导批评的时候我应该聆听;后悔自己又没有忍住狡辩。

《真实的幸福》中对消极情绪做了解释:“消极情绪是指示‘这里有危险’的感官系统警报,它告诉你,你正处在一个非赢即输的情况中。

我很想摆脱这种恐惧、悲伤和愤怒于一体的消极情绪。

当我看了马丁·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这本书,我才对消极情绪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塞利格曼说,消极情绪是我们应对外界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它使我们进入战斗准备,使我们战胜或远离危险、失落或侵犯。

其实,想一想我们的祖先,他们能在远古时代生存下来,靠的就是消极情绪。祖先们在打猎或者在遇到危险时,会立即做出反应:迎击、逃避或是明哲保身。消极情绪也是有好处的。

消极情绪会激发一种挑剔的思维方式,一些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工作决断,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决定要开除谁、处理失恋、应对审计、校对编辑、在竞争激烈的运动竞赛中做决策、决定上哪一所大学等等,都可以用消极情绪去思考。我们生活中是需要消极情绪的,只是我没有把它用对地方。

其实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不是对立的。消极情绪是不需要克服的,消极情绪需要我们的掌控,只要把它用对了地方,它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如何获得幸福的能力?


三、幸福能持续多久?

两年前,我买了新房子,新房子相比以前居住的房子是好很多倍的,不光是面积大了一倍多,装修也是新的,离上班的地方更近了,从买上到入住的半年时间,每天心里都是非常激动、开心,充满了对房子的喜爱,珍惜它的一砖一瓦。

但住的时间长了,就没有刚入住时激动的心情了,慢慢的心态变得平和了,每天上班回家变的稀疏平常。

还有一件事是一年前我升职了,当时激动的跳了起来,这是公司对我工作的认可,我下决心会更努力工作,不辜负公司对我的栽培。

而现在想想,已经没有了当时激动的心情,我有时候还会想离开现在的公司,以前的上进心现在荡然无存了。

每次我都是先激动、兴奋,过了一段时间后,心态回归从前,这种心态的变化被称为“幸福跑步机”。当适应了好的事情,过去的努力带来的财富和名望不能再带来幸福感,而是要追求更多、更好的,否则就感觉不到幸福。

这就表明幸运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只有短期成就感和幸福感而已。幸福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只有短期的效果。

这些都不能使我们拥有长久的幸福感,塞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讲到,想要变得更幸福,有以下5方面:

1、住在富有民主的社会里,不要住在贫穷的极权社会里。

2、拥有爱情的婚姻。不幸的婚姻比未婚或离异更痛苦。

3、社交丰富,朋友多。

4、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

5、宗教信仰。很多宗教会让人增加希望,希望增加了幸福感就增加了。

如何获得幸福的能力?


感恩和宽恕能改变我们的幸福能力,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则将痛苦记忆的保险丝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这样你会更幸福。

做好当下是获得幸福的最快途径,想要立刻行动起来吗?找一件能让你达到心流状态的事情,深深地投入其中,它能都给你掌控的感觉,感觉时间就此停滞。

把我们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变成,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含量的事情,并且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这些都是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

泰勒·本·沙哈尔说过:“幸福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状态。”

当我们拥有了幸福的能力,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感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