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聶:小腿提拉技術與小步快頻,你怎麼看?

小聶:小腿提拉技術與小步快頻,你怎麼看?

在我喜歡和別人爭論的年代,經常陷入困擾,因為我修為不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或是說我情商不夠吧,不能清晰認識到自己。後來,我逐漸發現,即使我的認知簡單,經濟,實用,有效,但也不能說服一些持相反認知的人,那麼,我何必自己為難自己呢,隨他去唄。

很莫名其妙的是,最近一年來,在N久以前曾經和我竭力爭辯的一些人,突然之間對我客氣異常,貌似彬彬有禮的態度向我諮詢一些技術性的理解,然而,我發現自己卻什麼都不想說了,以免進入新一輪的糾結。不知道是這個社會變了,還是我真正長大了,反正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覺。

小腿提拉摺疊技術,是我個人非常認同並極力倡導的跑步技術。但在推廣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部分人會認為:小腿拉那麼高,不是更費力嗎?而且,步幅那麼大,容易受傷呀。每次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我很想反問一下他們:誰說小腿提拉摺疊技術一定要拉很高呢?僅僅是因為部分精英跑者比賽中的動作印象,你就認為小腿提拉幅度要很大才是提拉小腿嗎?拉起幅度大小並不是衡量這個技術概念的重點。好比說我們捐款吧,難道條件好的人捐成千上萬,我這種條件比較差的人捐個一百幾十的,我們的行為定義都應該是行善積德吧,總不能因我捐款比較少,就對我的行為視而不見,或是直接否定了我捐款的事實和我所表達的愛心,對吧?

小聶:小腿提拉技術與小步快頻,你怎麼看?

所以說,我們認識或表達某種定義的時候,歸根到底是需要徹底瞭解事情的實質含義才去做出準確的判斷。連事情本身的內涵都沒有搞清楚就輕易否定,那麼,於人於己都是於事無補的。轉換到我們對不同跑步技術的理解,包括我們在理解小步快頻這個概念的時候,更要有這樣的思維認知。

小腿提拉摺疊技術,也是可以運用到小步快頻這個動作意識的。我曾經在過往的文章中表達過,小步快頻,僅僅是作為一種非常精準的技術意識來運用,才真正對跑步有所幫助。而不應該不加思考,就望文生義,把這個近乎完美的技術意識理解為:小步,就是小步幅,快頻,就是快的步頻。這是一個非常淺薄的認知,很無趣。

真正的跑動感覺,單步動作意識的頻率轉換需要越快越好,步幅是合理動作意識下自然產生的結果,而步頻,則是在額定步幅條件下才能發揮其加快的意義,這三者的關係理解透,才真正符合我們在跑動中小步快頻的動作意識。在我的教學經驗中,經常告訴學員的小腿回收的這個動作意識,就是我們在跑動中尋求小步的原因之一。在落地的每一刻,我們都不能產生追求步幅的想法,而是尋求完成單步的質量,也就是單步的完成頻率(謂之快頻)。而步幅的形成,由我們的腰腹部意識去自然獲取,腰腹部把控能力的大小,在騰空階段的時長大小,是產生自然步幅的根本原因。而不能以我們的下肢做功意識去控制。

小聶:小腿提拉技術與小步快頻,你怎麼看?

所以,任何望文生義去理解小步快頻的行為,特別是那種強調要以大腿去控制步幅的行為,絕對是在耍流氓。有時候看他們的表達,挺尷尬的。連基本的邏輯都沒有理順,自相矛盾。為什麼這樣說呢?通常他們會認為:主動跨步是不好的,大步幅容易受傷,所以要減少步幅,加快步頻。然而,如何減少步幅呢?他們又沒說。然後又說要保持180步/分的步頻才是最合理的,包括任何配速下都要如此。

那麼,在500和600這兩個不同的配速下,保持180步/分的步頻來跑,那步幅咋辦呢?還是要以大腿做功來控制調整。然後突然發現,來來去去又回到了主動跨步的意識去跑步了。只不過,他們只是理解主動跨步追求大步幅不好,並不覺得主動跨步形成的小步幅不好。這種行為有點像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感覺。只要我逃跑的距離比你少,我就不算逃跑,同樣,只要我主動跨步形成的是小步幅,就不是主動跨步。我寫下這些文字,我自己都免不了笑了一笑,好尷尬。

小聶:小腿提拉技術與小步快頻,你怎麼看?

其實我很想說,不會用腰腹部力量去跑步的人都是在耍流氓,但這種的表達從表面意思上會打死一大幫人,包括我的學員,會被無數的磚塊拍死。但事實上,真正的小步快頻,是應該由我們的腰腹部發力去解決,而小腿提拉摺疊這個動作意識,是為了配合腰腹部發力向前,而落地支撐蹬地拉起向後的發力源點相吻合,這樣才符合我們人體的骨骼轉動規律,真正的自然跑動。

因此,小腿提拉技術和小步快頻的動作意識一點都不矛盾,而且還相互形成呢,在跑動中把技術動作和意識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我們的跑動效率,並且真正避免不必要的運動損傷,絕配,乃天作之合。

好了,其實無論是跑步還是生活,我永遠都會建議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去了解事情的實質、內在的含義,不要糾結於立場和個人視野,這樣才能永遠進步,達成人生的自然目標,享受美好的生活。

文/小聶教練 歡迎關注“小聶跑法”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專業跑步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