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护士朱海秀:我不是英雄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95后护士朱海秀:我不是英雄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朱海秀

战疫一线 青年担当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豪

“我不想哭,我眼泪在眼睛里打圈,我哭的话我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面对央视的镜头,她的一句简单朴实的话,一时感动了无数人。

她叫朱海秀,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的护士、广东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在武汉抗疫一线她整整奋战了59天。4月8日,结束14天集中休整后,朱海秀回到河南老家,与9个月未见的家人补上了一顿“迟到的年夜饭”,拍下了新年的第一张合影。朱海秀说:“回去后大家都说英雄回来了,其实我不是英雄,只是普通的医护人员,我们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除夕夜紧急出征武汉

1997年出生的朱海秀,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才半年。得知支援湖北的消息,已有三年党龄的她觉得自己该挺身而出。

“今年除夕下午,医院工作群里发来消息‘谁要报名支援武汉’,根据要求,所有人要在当天晚上7时在医院集合,乘当晚的飞机奔赴武汉。”朱海秀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没有考虑前方环境如何,就觉得生命需要救助的时候,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该去做这件事情,不过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

1月24日除夕夜,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朱海秀作为广东首批援汉医疗队的一员,也是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向着疫情“风暴眼”武汉进发,这一去,就是59天。

“刚来武汉的时候还是有些害怕,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看到病人紧张、害怕。经过调整,自己觉得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就不紧张了。”朱海秀说。当她进入病区,穿上防护服时,唯一的想法是应该为患者做些什么,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做到问心无愧。很快,朱海秀就投入到工作中。

95后青年的勇敢与担当

“在武汉,我们既是医护人员,也是清洁工、搬运工。”朱海秀说。去武汉时正值疫情较为严重的阶段,医疗队对口支援的汉口医院清洁工大都已辞职或是过年回家,所以医护人员便充当起了清洁工、搬运工。

当然,作为医护人员医护工作仍然是她的主职。虽然工作流程明确每位护士每日工作四小时,但是朱海秀和同事们要提前到病区,穿戴防护装备,配备药品、器具,处理交班等琐碎工作,然后测量体温、推氧气筒、病房消毒、桌柜消毒、补液更换、派发口服药……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朱海秀经常大汗淋漓,护目镜也经常变花。

在武汉的59天,朱海秀每天都被一些细节感动着。那些日子历历在目,成了她一辈子难忘的经历。

朱海秀没想到自己会上央视,没想到在抖音上关于她的视频累计获得上亿播放量。她也没有想到会被网友们称作“全网最美姑娘”,也没有想到年轻的自己会成为“南粤楷模”。

对于这些,朱海秀说:“我觉得可能自己代表的是新一代95后青年的勇敢与担当,95后面对国家危难,不退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那种精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