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中國爸爸王助

01

救星王助

1917年,一位名叫王助(Tsu Wang)的年輕中國工程師剛剛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投身了一家當時已經瀕臨倒閉的飛機制造公司,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總飛機設計工程師,並且獨力設計了當時以這家公司命名的B&W-C型飛機。

這架飛機一問世,就以其獨特的優越性與可靠性為這家公司贏得了美國海軍50飛機,價值57萬美金的訂單,扭虧為盈,淘到了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桶金。這筆錢放到現在,差不多相當於5000萬美金。因此,說王助是這家公司的奠基人,甚至救星,毫不為過。

看過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這家公司在同年改名,它,就是後來的航空業巨頭——波音。而B&W-C型飛機,也更名叫做 Boeing Mode-C。


波音的中國爸爸王助


為波音公司續命的Mode-C

然而,當時的社會文化並不能容下一名有色外國人的異軍突起,作為設計師的王助,竟然被波音公司拒絕讓王助參加試飛實驗,美其名曰“為了保護秘密資料”。

我王助自己設計的飛機,你跟我保護什麼秘密資料,你拿這種藉口來搪塞我,你是當我弱智還是你自己弱智?

正好,老子還不想給你幹了呢!

1918年,波音飛機大賣的第二年,王助收拾行李,回國!

02

理想與現實

王助回國之後,立即向當時的北洋政府提出了建立小型飛機制造廠的申請,並且指出了航空工業在未來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1918年,北洋海軍部批准在福建馬尾海軍船政局內,創辦了我國首家正規的飛機制造廠――海軍飛機工程處,後改稱為海軍制造飛機處,並且批准了5萬元的啟動資金,第一任處長由王助的同學巴玉藻(同為中國航空先驅之一,1929年被日本間諜暗殺)擔任,王助任副處長。

然而,由於北洋政府的腐敗愚昧,早早批准的5萬元啟動資金卻遲遲不能到位,而且層層盤剝,從國外引進飛機居然還要吃回扣,飛機的生產計劃與資金申請遲遲無法通過,這無疑是給王助等人一記當頭喝棒。

可是即使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王助等人也克服了重重困難,使用一切手邊能夠使用的資源,竟然在一年之後設計製造出了我國第一架“甲型一號初級教練機”。

然而,飛機的製造除了硬件之外,人的素質也至關重要,由於當時國內的飛行員缺乏系統的培訓體系,“甲型一號”的試飛只能找來一名僅有數十小時的華僑飛行員來擔任。

菜鳥飛行員,新型飛機,第一次試飛,種種因素加在一起的後果可想而知,飛機在起飛後不久就直接墜海,雖然飛行員倖存,但是王助等人的心血就此在這次試飛中灰飛煙滅。

但是,王助等人並沒有從此心灰意冷,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王助等人厚積薄發,於次年再次生產了同樣型號的飛機進行試飛。可是,由於當時人們意識觀念的愚昧與落後,王助他們竟然找不到一個願意參加試飛的飛行員。當時的海軍部長陳紹寬曾經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該處所造飛機無人敢飛……”

無法想象當時王助等人的心情。

03

逆境中的奇蹟

面對這樣的環境,王助等人並沒有氣餒,依舊埋頭苦幹。王助當時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航空器設計專家,辦公室裡除了一張繪圖桌之外,連辦工作都欠奉,每天都埋頭於圖紙之中,先後設計出教練機,海岸巡邏機,魚雷轟炸機等15款機型。設計水平,理念,性能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王助的同學巴玉藻曾經說過:“我們飛機的各部分在這10年中經了不少次的改良,我們從不肯使我們的出品在製造上落在西洋出品之後,這一層我自信勉強的做到了。我這20幾天所看到的各國的木質飛機,實在沒有比我們強的地方,……所以我敢說在質的方面是成功的。”

除此以外,王助等人還著重於人才的培養與技術的傳承,一手培養出我國第一代數百名航空製造業的人才,其中,大名鼎鼎的錢學森就是王助的學生。


波音的中國爸爸王助


錢學森與王助(右)的合影

1946年,王助又獨力設計出了一款巨型運輸機,可以搭載30名傘兵或者同等重量的物資,而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機,也不過僅僅能搭載十多名傘兵而已。

然而生不逢時的是,由於當時抗戰已經結束,王助的這款設計圖紙最終沒有化為現實,最終的命運只能是被鎖進冰冷的保險櫃,最後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所蹤。

而王助的命運也如同這張圖紙一樣,在歲月的洗禮中悄然而逝。

04

天才的隕落

1949年,國民黨退守臺灣,順手帶走了大量的物資與人才,王助也是其中之一。

來到臺灣之後,也許是秉持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理念,或者其他什麼原因,王助一生再也沒有從事過一款飛機的設計工作,他在赴臺後於臺灣成功大學擔任教授職位,講授航空工程,同樣兢兢業業,經常通宵備課。1965年,患上肺炎還不願意休息的王助咳血不止去世,享年71歲。

05

王助的一生

王助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經歷了八國聯軍的入侵,12歲的時候就考入了煙臺水師學校,16歲留學英國督造清朝訂購的戰艦,17歲考入阿姆斯特朗海軍大學,22歲與巴玉藻等同學轉赴美國求學,1916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學碩士學位。

他一生中研發設計了超過30款飛機,並且成功幫助波音公司翻盤,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王助與他的同學們前後共製造了250多架飛機投入戰鬥,並且成功帶出瞭如錢學森等我國第一批航空工程學人才,為我國建國後的航空工業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王助的一生兢兢業業,善待他人,為人正直,平易近人,從來不擺架子,經常深入工廠車間指導工人操作,從不介意一身油汙。無論身在哪裡,每年春節都會邀請單身的工人到家裡赴宴守歲,在當教授的日子裡,年逾古稀的他也依舊每天走路上班,言傳身教,因此,無論是工人還是學生,都對王助的為人充滿了敬仰。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被默默湮沒在了時間的長河中,直到2005年,波音公司的工作人員在企業的檔案室裡,發現了一篇簽名為“TWang”的早期創業文件,才尋本溯源“想起”了這名波音公司的奠基人。

如今,在波音西雅圖總部的博物館裡,成列著一系列關於他生平的資料,照片,雕刻。照片裡王助的那張面孔,透露出深沉的自信與內斂,這個中國人,在彼時就已站在了世界航空製造業的頂端。


波音的中國爸爸王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