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可缺少發熱時潑的冷水發冷時吹的暖風

我們的一生會碰到無數這樣的鏡頭:

  勝利了,高瞻遠矚的政治家說:“這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失敗了,滿腹經綸的謀士說:“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

生活好了,年邁的祖母面對隨意丟棄的飯菜痛心地說:“別忘了以前吃野菜的日子。”

  幸福來臨了,滿頭白髮的母親告誡說:“別好了傷疤忘了痛。”

  痛不欲生時,慈祥的父親安慰道:“打個盹什麼都過去了。”

  高興時,拄著柺杖的老人飽經風霜地說:“高興時別忘了幸福的短暫。”

  煩悶時,和藹的老師告訴你:“少年壯志不言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親人的關懷,朋友的友情,師長的愛護,一切都蘊含在這或許你並不在意的提醒中。

這些充滿愛心的提醒構成了我們溫馨的世界。有了它,才有了奮鬥不止的動力,才有了生生不息的進步;有了它,才有了偉人不斷描摹的藍圖,才有了忠臣良將萬死不辭的苦諫;有了它,親情有了代代相傳的形式;有了它,友愛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我曾不止一次感慨我們在教給學生光明時,卻忘了告訴他們社會的陰暗,結果讓學生在理想碰壁後一籌莫展,缺乏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我也曾不止一次感慨我們過分陶醉於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結果造成了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造就了國人環境意識的淡薄。在浮躁的時代,我不止一次想起魏徵這類感動得歷史流淚的人物,在唐太宗繁榮昌盛的幻景中,他肝腦塗地地描繪隋朝民不聊生的黑暗,“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正因為有魏徵這樣的直臣自覺肩負歷史重任的提醒,才使唐太宗不忘前事之師,勵精圖治,迎來了盛唐之世。

  

生活不可缺少發熱時潑的冷水發冷時吹的暖風

提醒是什麼?它是在發熱時潑的冷水,在發冷時吹的暖風。

  我們曾經無數次感嘆近鄰日本和韓國的迅速崛起和騰飛,但我們在陶醉這兩個民族帶來的高技術產品時,卻很少記起他們那深入血脈的憂患意識和“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式的自覺奉獻。日本的教科書明確告誡國民:“日本國土狹小,環境惡劣,沒有資源,只有靠技術,靠奮鬥,否則就會忘國。”而韓國面對困難也形成了“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的民族意志,連總統請客也僅一菜一湯,官民人等均以坐外國車為恥。我們也許會嘲笑他們家醜外揚,我們也許會嘲笑他不知享受,但正因為有這種敢露醜的率直提醒,有“杞人憂天”的憂患意識,才有了這兩個民族克勤克儉的精神,才有了他們令人可怕可敬的創造力。知恥近乎勇,這兩個民族給我們提供了一面良好的鏡子,它燭照我們在某些方面的冷漠,當不少官民沉醉於大國崛起而大興享受之風時,國家領導人諄諄告誡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公僕意識、節儉意識,最高層面的提醒是對國民憂患意識的呼喚與弘揚,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絕對不能缺少清醒和對困苦時期的回顧,傳統與現代化並行不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歡樂和笑聲裡,在傷心的痛苦中,在勇往直前的衝鋒路上,身陷身陷泥潭的猶豫前,提醒是猛然的斷喝,是悄悄的細語,是耀眼的閃電,是和煦的春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