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护国民党将领李弥化装逃离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战场

掩护国民党将领李弥化装逃离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战场

李弥在淮海战役战场


李弥(1902-1973),云南腾冲人,黄埔四期,能征善战多谋善断。抗日战争时任国民政府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师长、副军长,于1945年1月23日升任第八军军长,于滇西反攻歼击日本王牌师团。淮海战役时系十三兵团中将司令官,所辖四个军全部覆没,李弥只身逃抵青岛....

国民党第十三兵团自1948年9月,北调徐州机动于徐州外围,后西出丰县东至八义集、碾庄一带。11月上旬接徐州“剿总”司令长官杜隶明命令邱清泉(第二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两兵团为一部,掩护已陷入解放军重围的黄百韬兵团从碾庄西撤。

接到命令后,李弥命令下辖的第九军三师师长周藩一部与码头镇附近占领阵地,对临沂郯城一线方向实施警戒,以掩护黄百韬兵团西撤的安全。后由于国民党何基沣、张克侠率国民党的冯治安部第59军、第77军2、3万余人在徐州贾汪起义,让开了东起台儿庄、西至临城的百余里防线,敞开了徐州地区东北部的大门。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第7、第10、第13纵由此直插徐州以东地区。

其实在准备开打淮海战役之前,我们党就为此做足了功课。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毛泽东隔空喊话,亲自撰写并由新华社发表那篇很有名气的文章《敦促杜隶明投降书》。我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指挥部更是通过各个部队的敌工部工作人员,也对国民党在淮海战役参战部队大大小小的军官们做了许多劝降和动员起义的工作。这也就使得甚至连国民党自己也不明白了,战争一旦大了起了,竟有那么许多部队的将领,带领着自己所辖部队的官兵从战争的一开始就失去了战斗力消极抵抗,或者一战即降、或者不战而降、反水投诚。像黄百韬、邱清泉这样的顽强抵抗的反共死硬分子真真是凤毛麟角,甘心和蒋家王朝一同殉葬者少之又少。

何基沣、张克侠率部队的起义一改黄百韬兵团固守碾庄待援的信心。而匆匆去支援黄百韬部的周藩的第九军三师部队,未及参战部队就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大半,他们仓皇退回到了徐州西北九里山营房所在地。其实三师师长周藩,在前不多久,已有解放军代表找其联络,晓其利害。周藩已心有所动,他告知解放军代表,他已经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带领部队停止战斗,将部队部队拉出投诚解放军。

既然解救不了身陷碾庄的黄百韬兵团,就在周藩接“剿总”命令让其返回徐州,由其负责徐州城区东部防务。率部回到九里山营房没有多长的时间,即1948年11月30日一大早,九里山三师营房大院机车轰鸣。原来是十三兵团司令官李弥也随参战部队从徐州打的正凶东部战场上撤了下来。李弥带着几十辆汽车拉着弹药的机动部队,来到周藩来到了三师师长的指挥部。

李弥告知周藩先借用他的指挥部做兵团司令部指挥所用。他让周藩找来军用地图。告诉周藩说“‘剿总’已命令各部队自行突围,但是又安排李弥的第十三兵团,掩护邱清泉和孙元良两个兵团及总部直属队经萧县到永城集结。”这只是个口头命令。几个兵团没有区分撤退路线,也没有联络统制的方法和地点。那怎么能够走得通呢?所以李弥决定不走萧县,不和其他兵团部队一起走。而是沿着陇海铁路南侧向大石桥前进,向西南薛家湖进发。这样不跟在其他兵团屁股后面替他们挨打。而是想法绕过他们、绕过永城走涡阳、蒙城到蚌埠去。就看谁跑的快,如果不这样,给他们拉在屁股后面。是很难跑掉的。


掩护国民党将领李弥化装逃离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战场

原国民党第十三兵团第九军第三师少将师长 周藩

人民解放军的凛冽攻势打破敌人集中逃跑的幻想。1949年的1 月10日下午李弥再次来到了第九军三师周藩的师部。告诉周藩说:“徐州整个战局都乱了套了,原来我们要走的时候,杜老总拉着不让我们走,现在让我们走了,可是现在我迷失方向了,走着走着就又被打了回来,走着走着又被打了回来,我想打死不合算,就跑来找你们来了跟着自己的队伍走才放心、才有把握。”

周藩说:“我们正等司令官的消息呢,你来了正好,我们大家想办法看看下一步怎么走?”甫青云是周藩下辖的一个团长,也是李弥的老乡是李弥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

李弥说:“周楼阵地守得住吗?”

周藩说:“问问甫团长吧。”也是李弥的老乡是李弥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

李弥他亲自打电话问甫青云,甫团长回答说可以守得住。甫青云是周藩下辖的一个团长,也是李弥的老乡,是李弥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他说: “这样就好了。我们就到周楼去守住再说,免得被乱枪打死了。”

李弥打完电话,已经快到下半夜两点钟了。此时到处都是败兵,不知有多少人,可是火线上却没有人,摸黑走路,再加上人挤人,一会就失去了联系。这个时间,周藩等部属又找不到李弥了。而此时的李弥又瞎走胡撞的碰上了周藩部的警戒哨。他把电话打到了周楼,周藩让甫青云前去接他。见面后李弥责备周藩不该丢掉了他。而这个时候周藩手下的几个团长营长都来到了周藩的掩蔽部。周藩听他们汇报了各自的情况。周藩命令他们一定要守住阵地不得妄动,并且说司令官现在也在我们这里。一定要小心守住周楼阵地。

这个时候被失散吓了一跳的李弥这时稍缓过神来,在只有装的下八九个人的隐蔽部的空间里面坐在那里对人们说:“好,到你们这里就保险了。”过了片刻又说:“南京老头子那里,他们正在讲和平停战,快有结果了。只要你们这里能够坚守几天,我们就能够安全解围了。”

周藩阴沉着脸说:“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怎么能够守得住呢?等到南京谈判成功,我们也就都饿死了。”

李弥说:“和谈快成功了,三两天就行了。”说着李弥困意上来,身子在座位上一折就睡着了....

第二天拂晓天刚朦朦亮,有三十多名人民解放军冲进了战壕,在马上冲进周藩的隐蔽部时,被守敌全部打死。第七团代团长高树楷报告周藩来的解放军全部被打死,缴获了二十七枝步枪。

周藩说:“好,枪支就不要送来了。”

也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口,人民解放军的大炮发威了。解放军炮击周楼国民党守敌在周楼藏身的三师部队。所有的上千名国民党官兵非死即伤,整个部队的官兵死了的就躺在了那里,活着的就都各自逃散了。

在隐蔽部此刻吓得不轻的李弥沉不住气了:“你们这些人都是当过参谋长的,现在就困在这里,你们谁都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吗?”说完他又阖上双眼装作睡着了。

第十三兵团的副司令赵季平对周藩说:“司令官的意思你还没有听出来吗?司令官就是要脱身走掉。”

这时周藩明白了李弥的用意,李弥是要周藩谈向我人民解放军投降的条件。周藩悄悄对赵季平说:“部下救长官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我考虑一下,如果不降坚持打下去,部下都牺牲、长官不得救,我们自己也活不成,同归于尽。部下和长官的死活都摆在了我的身上。他们都不愿意死,想活下去。周藩也想活下去,不愿意死,最好的方法就是投降。”

周藩投降的主意已定。他叫醒了装睡着了的李弥,对李弥说:“如果再打下去,大家都要死光,我们也就完了。我想派个人送条子出去请求投降不知可不可以?”

李弥不加考虑地答应说: “可以写条子送出去。”

兵团炮兵指挥官黄志圣说: “我准备写条子,看怎么写法?”

李弥说: “要写上投降的条件: 第一条,投降后保证官兵生命安全,不杀我们。第二条,投降后不论官兵,凡是不愿意干的不强留,放他回家。第三条,投降后所有伤员官兵必须护送医院治疗,重伤者应先派车急送后方治疗。答应我们这三条就投降。若不答应我们就拖到晚上再说。天黑了看不见,我们就好溜掉。”大家听他这么一说,当然都很欢喜。

周藩看到这个情形心中非常高兴连忙说:“这办法很好,大家都可以得救。”

黄志圣写好条子,交李弥看过后,周藩叫谍报队长郭乐山送出去,并嘱咐他:“不要告诉解放军说我们在这里。在请求投降的条子上只写周楼守备部队长。”

周藩和李弥都不愿意写自己和自己部下的姓名,也不写明部队番号, 怕暴露了真姓名之后被杀。所以当派人将条子送出去之后,大约是中午时分,对面的解放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政治部命令,被俘的敌第九军第一六六师师长肖超伍给周藩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他的一个副官送到周楼掩体里交给周藩。大意是劝周藩快投降,并说他们都受到很好的宽待,如不降将被全部消灭。

周藩想信上有他的名字, 解放军当然是知道他在此,却不知道李弥等人也在这里。降不降解放军是要找周藩是问的,他是逃避不掉的。

周藩对李弥说: “信是肖超伍写给我的,他们都已经知道我在这里。”

周藩将信交给李弥,李弥看过之后说: “我们不是已经写条子送出去了吗?再等他回信。现在

还太早,你不能现在就去。”李弥对那个送信的副官说: “你先回去,不要说我在这里。”

周藩也劝他先回去再说,告诉他我们已经写条子送出去了, 等回信再说, 就把他劝走了。

不一会,那个送信的副官又送一个条子,大意是:“解放军要你们立即投降,主官出来报到,部队放下武器集合听点收,否则就要立即攻击,不得再延误。”

李弥说: “他们要主官出去报到,看你们哪-一个愿意去吧?”他同时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我若能回去,对你们的家属我一定要照顾的。你们都可以放心! ”

周藩明白李弥的意思是让他周藩前去报到的。第九团代团长甫青云是他的小同乡,是李弥一手提携心腹人,周藩故意说:“那就叫甫青云出去报到吧!”

甫青云听说让他去报到,也放声大哭说:“我不能去呀!”

周藩说:“好了,不用哭了,我去就是了,你们放心吧。”

李弥说:“还太早,现在才三点钟,再等一会才好。”

掩护国民党将领李弥化装逃离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战场

李弥在战场上和部属就餐

李弥叫甫青云给找士兵的棉大衣和胶鞋,而且说要负过伤的大衣更好。周藩知道他是要化装伤兵混出去,到黑夜逃跑。不久,大衣和胶鞋都拿来了,李弥和两个副司令官及团长都换了装,把脱下的皮鞋拿出去给士兵穿。

接着第九军的参谋长顾隆筠也来催降,他一到门口,见到周藩就说:“你快去吧,他们对我们很客气,不要顾虑,没有什么关系。”进门后他看见李弥时一愣,他对李弥说: “啊!司令官也在这里!”同时向他一鞠躬。

李弥说: “是呀,你千万不能告诉他们说我在这里。”他连连点头。李又眼泪汪汪地说: “你们去吧,如果我能回去,我会照顾你们的家属,你们放心吧! ”他还哀求顾隆筠和跟周藩同去报到的参谋长张炳琪、军部军需主任周济等不要揭露他,让他逃回去。顾隆筠只报以同声相哭。

约十六时,周藩仍然以部下对长官的礼节向司令官、副司令官各行一鞠躬礼告别,并说:“再见!”就跟顾隆筠走出周楼。这时机关枪还点射,但大多数士兵都已遵照命令放下武器听候集合点收。周藩往前走时见到一个解放放军的战士阵亡伏在地上。同时听到后面有人说: “不打了,也待告诉我一声啊。”

周藩听出这是搜索营长潘小雄的声音,才知道他还没有接到通知。他见周藩去投降,就不再放枪了。

周藩走出战壕沟里,,见到了正等候的一位解放军的团长在那里,准备接受接受周藩的国民党第十三兵团第九军三师师长周藩的投降。周藩整了整衣冠挺起了胸膛,行举手礼并向他报告:“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兵团第九军三师师长周藩前来报道。”

这位人民解放军的团长向前一步紧紧握住了周藩的手说:“我们欢迎你”


掩护国民党将领李弥化装逃离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战场

李弥

参考《原国民党将领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