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日英雄,到战场逃兵,再到跨国毒枭,这个国军将军是怎么了

在国军的各位兵团司令中,第13兵团司令李弥算是一个奇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在抗日战争屡立战功,在淮海战役中却抛下军队逃跑,后来又到缅甸当了大毒枭。那么,李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抗日英雄,到战场逃兵,再到跨国毒枭,这个国军将军是怎么了

李弥,1902出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字炳仁,号文卿,父亲是当地着名的珠宝商人,李弥有弟兄八个,他排行老六,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清末举人王承漠的私馆。本来李弥的生活很平静,如果没有变故,长大后的李弥也许会继承父业,当一个精明的珠宝商人。可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有一次,父亲在经营珠宝中,得到了一件翡翠西瓜,这事不知道怎么被官府知道了。当时的县长想得到这个宝贝,但李父始终不肯交出来,县长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关押。年轻气盛的李弥,便偷偷砸开狱墙要帮父亲“越狱”,但是没有成功。在官府的追捕下,李弥只能背井离乡,逃往外地。

从抗日英雄,到战场逃兵,再到跨国毒枭,这个国军将军是怎么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朱培德招到第三军第七师师部当了勤务兵。在这里,因为他能说会写,不久,李弥就被提拔为副官。1922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与林彪成为同班同学,后来在朱德军官教导团里任排长。而后,一路升迁,到1940年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少将师长。

1941年4月1日,日军进攻湖北,他奉命增援宜昌,以炮兵猛轰宜昌机场,烧毁日军飞机21架,受到舆论的广泛赞扬。1942年6月,任国民党军第八军副军长兼荣一师师长,参加中国远征军,奉命以战地总指挥身份率部接替国民党第七十军主攻松山。在抗日战争中,李弥战功累累,为打败日本鬼子做出了贡献。

1948年7月,升任国民党军第13兵团中将兵团司令官。淮海战役中,李弥的第13兵团全军覆没,但战后解放军清点战场时发现,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百韬、邱清泉均在战役中被击毙,杜聿明、黄维战场被俘,唯独13兵团司令员李弥失踪了。

原来,沦落成光杆司令李弥生怕被解放军抓住,带着护卫一路伪造身份,伪装成伤兵,首先来到他的贴身卫兵汪新安堂兄汪涛家里。他自称是国民党军医,在汪涛家里藏了起来。

从抗日英雄,到战场逃兵,再到跨国毒枭,这个国军将军是怎么了

由于当时汪涛家前院住满了支援前线的担架队和往前线送军粮的民工民兵,李弥认为这里极不安全,又躲到曾是黄埔军校学员的地主高大荣家隐蔽。

李弥认为黄埔军校的学员高大荣是自己人,就透露了身份,请高设法送出解放区。李弥向高大荣承诺,自己逃出解放区,等国民党一旦打过来,就给高一个团长职务。高大荣于是找到在高寨区政府工作的表侄宋开元,请他为一个家在山东的老乡弄个路条,并为李弥编造一套假身份。宋开元找人刻了个砀山县政府的大印,按照高寨区路条的内容,盖上假的县大印,由高大荣把李弥护送到李弥的一个朋友那里,之后乘着向青岛运送军粮的机会,把李弥装入麻袋混过了检查站,逃出解放区,从青岛乘船辗转回到南京。

1950年1月,留在云南的李弥所指挥的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大部被歼灭,残部6000余人逃往缅甸。这批部队与二战期间参加过缅甸远征且留在滇南的一些国民党复员军人联合组成了一支"复兴部队",又被称为"李弥部队"。这支部队退入缅甸后,补给完全断绝,部队只能变卖一切值钱的东西以购买粮食。 1952年,李弥部队和缅甸政府军发生大规模冲突,他们与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合作一同对抗政府军,并且抢劫当地百姓、种植并贩卖鸦片以弥补开支,成为金三角地区最大的军事贩毒集团。这一系列行为对缅甸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从抗日英雄,到战场逃兵,再到跨国毒枭,这个国军将军是怎么了

为了彻底打击李弥部队和反政府武装的势力,缅甸军方于1952年11月在掸邦各地区实施军事戒严,直接施行军政管理,以断绝李弥部队的后援力量。在联合国的干涉下,1953年10月24日,缅甸与台湾当局签署了撤军协定。从1953年11月7日到1954年5月9日,“李弥部队”从缅甸全部撤回台湾。李弥这个一代抗日名将,最后却沦落到了卖毒品的地步,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