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正如白岩松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岁月里的风景,哪一幅都很曼妙,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些酸甜苦辣的滋味,都是可以慢慢书写的人生故事。

今天我就用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悟,用画笔来追忆和描绘东坡的宦海浮沉和生命起伏。

苏东坡简介及个人成就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


政治家 | 胸怀天下 爱民如子,修水井,捕蝗虫,慈善募捐,造福百姓,政绩遍布大江南北。

文学家 | 登峰造极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黄州寒食帖》等传世。


美食家 | 自笑平生为口忙 自创“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羊脊骨私房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到儋州发现美味“生蚝”,在逆境中总能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健身达人 | 打坐冥想倡导践行者,练瑜伽,炼丹研究中医。


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三起三落(红色表示升迁,蓝色代表贬谪)

苏东坡虽然文学成就很高,但其人生坎坷可以用“三起三落”来形容。


一起:步入仕途。

1057年苏东坡21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阅卷人是欧阳修原以为是其弟子曾巩文章,不料揭晓后竟是新人苏轼,欧阳修大为赞赏),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的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品级并不高属从八品,干了近3年后被召回朝廷,任职史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被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一落: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案件是因东坡所写诗文而起,所以叫“乌台诗案”。(北宋最高司法机关是御史台,因其顶上经常被乌鸦栖息,因此被称为“乌台”)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因此受到政敌的打压。政敌一心置他于死地,但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将其贬至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废王安石变法,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l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1089年7月至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他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了京城,上任1个月又将其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接着又将其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海南的天涯海角。

正是这起起落落的人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

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苏东坡的人生曲线图

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高太后——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


苏东坡任职时期深受当时北宋执政人物的影响,从而造就自身命运的跌宕起伏。


苏东坡的人生足迹地图


用创新脑图解读宋代文豪苏东坡(上)


(下图画红圈且标明年份的地方,均是苏东坡任职或被贬谪过的地方)

苏东坡的足迹遍及宋朝国土,北至河北定州,南至海南儋州。无论是经济繁荣的东南地区,还是尚未被征服的偏远地区,都曾经被他造访,当地百姓都能够享受到他的恩泽。然而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宋朝,如此大范围地横跨疆域舟车劳顿,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苏轼的身心苦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