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滿屏走,可我只想品一壺好茶

每一年的春茶上市,茶人,茶商,茶農,茶客,市場的變化及新茶都會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同行,老茶友都會選擇性收藏一些我們的古樹茶,瞭解一些茶山信息及品質情況,順便聊一聊他們的實體經濟大環境,官場秘辛風聞野史。

大師滿屏走,可我只想品一壺好茶

世事變遷,白雲蒼狗。我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唯有一杯普洱,可以讓我細細品味,不用急著追逐時代。這些年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好像跟我們都沒有太明顯的影響。一開始或許是因為沒有那麼多資本和實力去追逐熱點,慢慢地也就看淡了,還是好滋味最重要。

大師滿屏走,可我只想品一壺好茶

在這個信息越來越透明的普洱時代,會喝比懂喝普洱更重要。如何理解古樹茶?選擇的茶品有沒有亮點?能不能讓品鑑者感受到不同?是不是新茶也能找到精彩的亮點?帶著這些疑問,靜心細品,其實普洱茶並不複雜。

眼下茶界“大師”倍出,故事天花亂墜。從央視到手機朋友圈,大師們做大事,拍大片,賣大價錢。其實名氣與價格都不是大問題,往往問題會出現在“大師”身上,承載著產品本身的質量核心,普洱茶不是工業化的東西,也不一定是花高價錢就可以買到的問題,它的精純度決定了它的高度和深度。過度的包裝及營銷只是曇花一現,品質的延續才是口碑的保障。

大師滿屏走,可我只想品一壺好茶

行有行規、茶有茶道,且不管大廠做什麼,品牌運作什麼,古樹純料怎麼堅持,普洱茶就只是一個杯子的深度而已,從業者們需要捫心問自己到底對這杯茶做了多少努力?三年五載後傳達給茶友的是什麼價值,一個簡單的老班章,究竟是古樹純料?古樹混採?班章小樹?大班章五寨?還是印刷包裝紙的概念問題。

喝到這些年自己親收親制的普洱茶,隨著時間的沉積,歲月的磨練,茶品的底蘊慢慢釋放,變化總是給人驚喜,成長與感悟盡在杯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