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於臻
我是一名醫生,主業是治療肺癌。
我2005年高考,進入杏林已13年。這個期間,體驗學習之艱難,取得博士學位;體驗生活之艱辛,經歷辭職風波。直到現在,我還是一個活躍在臨床一線、深愛臨床工作的小小臨床醫生。對於醫學這個選擇,我不後悔。
1、“孩子敢學醫,我就打斷他的腿”
這句話應該是流傳度比較高的一句話,反應了許多醫療工作者對生活的不滿及對自己的嘲諷。應該說醫療工作因其特定的工作性質,有其特殊的工作要求,儘管有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今天,迎著2018年高考,我想對廣大考生說一句:
“醫生這個職業,沒你想的那麼糟”
2、學醫前,你要想好這些問題
曾經有一個醫界大牛在退休後,用了八個字總結其職業生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個人覺得,很是貼切。
簡單來說,醫學是一個,“成長相對慢、工作相對累、收入相對低、環境相對緊張”的職業。
1. 成長相對慢
醫生的學校培養,包括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3年,畢業後如果不是四證合一,還要經歷規培的歷練。因此,許多醫生往往在近30歲時才真正進入自己真正從事的領域。但,這只是開始,你將接受一系列培訓,逐漸從住院醫師過渡到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乃至主任醫師……並衝擊各種基金、身扛各種課題……
醫學作為一個服務生命的學科,不斷學習、不斷沉澱是其本質要求。因此,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一個尷尬事實是,當你的高中同學都已經在各自的事業小有成就時,你在醫學才是一個剛入門的學徒角色。
2.工作相對累
醫學是服務生命的工作。醫學工作,醫學成長,是從為患者解決各種各樣的需求開始的,本就是瑣碎工作的堆砌和提煉。早查房、下醫囑、辦出院、拔管換藥、上手術、收病人、寫病程、整病歷……偶爾還要應付各種患者投訴、院內評審、論文任務、基金申請……如果碰到那種對病歷質量要求很變態的單位,那就更慘了。所以,很多醫生都喜歡自嘲為狗,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確實累得像一隻狗一樣。
3.收入相對低
應該說,目前的醫療體制對醫生的勞動價值認可度比較低,自然而然體現在收入上。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很多在一線工作多年的臨床醫生,仍然買不起房、供不起房貸。
4.環境相對緊張
這裡的環境,指的是工作環境,即醫患關係。表現為患者對醫生不信任,對醫學科學不理解。一旦治療狀況低於預期,就出現患者罵醫生、打醫生,甚至殺醫生的情況。最終的一個結果,是醫生不再為患者拼,患者也不再信任醫生,沒有誰是獲益者。
3、學醫後,你將體會這些快樂
當然,凡是有好就有壞。說完了這些缺點,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學醫的好處。
1.治病救人,本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當醫生,看著你主管的患者恢復健康,進而信任你,將更多的親戚朋友介紹過來時,其內心是超級有成就感的。有了成就感、自我價值被認同,人就會變得相信自己並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進而進一步深入進去,從而幫助更多的人。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良性的循環,“我治病,我快樂;我快樂,我拼搏”。從這個角度說,醫生累是自找的。
2.醫生,是一個惠及家人朋友的職業。
當了醫生,你會發現,原來你的親戚這麼多……其實也沒什麼,被家人需求,本就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所以不要排斥,慢慢適應就好了。
3.社會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自然而然,醫生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
近年來,隨著對醫療、媒體、乃至醫患糾紛的整頓,應該說,醫患關係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惡性傷醫的事件也在減少。
4.新時代下,醫療體制的改革,帶來了大浪淘沙的市場化的競爭模式。
去體制化,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引領了巨大的機遇。近年來,中國的醫療市場成為各大資本角逐的重要戰場,這裡面體現的是中國人民對生命健康的熱切渴望及旺盛的消費能力。在這種市場激勵下,醫生將會有更多的身份和角色,將在體制之外更多地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將實現更多的個人收入。
5.相比其他行業,醫生的工作性質更加單純,核心價值不可取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醫學江湖同樣血雨腥風,但業務能力仍然是其核心價值。因此,做一個醫生,需要更多的刻苦努力的鑽研拼搏,而應付更少的爾虞我詐。
4、何謂快樂?
羅曼·羅蘭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愛它。”
龍應臺在給兒子的信裡如此寫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客觀而言,醫學是一個講究自我沉澱的學科,需要努力,需要隱忍,講究實力大於依靠關係。在一個社會階級已經如此分明成熟的社會,對一個毫無家庭背景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學醫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要投入進去,我們將感受到更多的進步,將感受到深刻的自我價值和社會認同感,獲得深度的成就感和尊嚴。而這個,讓我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