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朱可夫成名之作

在日本帝国主义扩张战略中,原有两个战略选择,一个是“北进”,就是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一个是“南进”,占领南洋诸岛。1939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日军放弃了“北进”,转而“南进”。 为了试探苏军的实力,为日后进攻西伯利亚做准备,日军于1939年5月中旬,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从中国战场抽调一些兵力,来对在中国内蒙古的东北和蒙古交界的诺门坎,对苏联驻军进行武力侦察,这个事件就是“诺门坎事件”。


诺门坎战役:朱可夫成名之作

  

1939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第23师师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率领他的师向驻守在这一地带的苏军第57特别军发起了攻击,而后不久日军的第6集团军也加入了战斗。战役初期,苏军十分被动,也损失很大。   

斯大林接到报告,他敏锐地察觉到,日军在诺门坎发起这次进攻,是进行武力侦察,来试探苏联军队的实力,为日后占领西伯利亚做准备。斯大林必须粉碎日军这次军事行动,否则是后患无穷。他决定派一名能征善战的指挥官到前线去,这个人就是朱可夫。  

 朱可夫在1939年6月5日到达战场。他根据掌握的最新情报认为,必须向这一地带增援。他向斯大林请求增兵。他想在诺门坎地方必须使用航空兵配合下的装甲作战。斯大林满足了朱可夫的要求,派出了增援部队。其中,连续派了57000人,坦克498辆,装甲车385辆,515架飞机,还有542门火炮,从苏联内地增援朱可夫。   斯大林给朱可夫就是一句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击溃日本人,不要越过蒙古边境。” 7月2号,日军趁苏军增援部队还没有达到战场的时候,向苏军和蒙古军队发起了进攻。当时日军一共是38000人,苏军是12541人。兵力是苏军弱,日军强。然而朱可夫沉着应战,苏军虽然人员少,但是装甲车和坦克比日军多。朱可夫就指挥装甲坦克部队,指挥机械化部队连续实施反击、反突击,不断地疲惫、杀伤、消耗对方,这样使得日军伤亡惨重。  

 日军23师师长小松原道太郎原来是驻苏武官,是个“苏联通”,他曾经认为,苏军已经取消了机械化部队——苏军确实取消过机械化部队,他没想到,苏军的作战力这么强!特别是没有想到的是什么呢?他不了解朱可夫有如此高超的指挥艺术。他不认识这个人,所以打他个措手不及。  

 日军开始大规模地向诺门坎地区增兵。第6集团军增援诺门坎。准备在8月24日发起总攻,企图歼灭当面的朱可夫这支部队。朱可夫悄悄地做好了反攻的准备,他的增援部队已经上来了。他的战法就是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诸军种联合作战。为了迷惑敌人,朱可夫在反攻前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把坦克的消声器给摘掉了,然后就在敌人的阵地当面就来回地开动。坦克本来声音就大,你要把消声器给它摘掉,这个声音就大得不得了了。所以日军在对面的阵地上就听到隆隆的坦克声。一开始很紧张,但是几天之后,不过如此。所以日军就觉得这只不过是苏军正常兵力调动!假象出来了,迷惑敌人!   朱可夫在强大的噪音的掩护下,悄悄地完成了作战准备。再就是隐藏自己反攻的准备。造成一种我在实施防御的假象。他就将在国内弄了十几架打桩机,在阵地前树立起来,成天就咣,咣,咣,制造我正在构筑坚固防御阵地的假象。通过假象,日军误以为苏军不是在想反攻,而是想防御。  

 朱可夫欺骗成功了。日军没有料到苏军真的发起了反攻,日军的噩梦也就来了。  

 1939年8月20号5点45分,天刚刚亮,朱可夫就指挥他手中的军队,向当面日军发起了强大的突击,150架轰炸机,几百门火炮,向日军阵地实施炮火准备,实施航空兵火力准备,将整个日军阵地淹没在弹雨之中。睡梦中的日军是非死即伤,侥幸活命者也被眼前的一切所惊呆了。  在朱可夫的指挥下,日军遭到了歼灭性打击,伤亡和被俘61000人,损失了600多架飞机,最后被迫向苏联求和。9月16号,苏联跟日本达成《停战协定》,结束了“诺门坎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