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現在的相聲市場總有人給亂分類,什麼主流相聲和非主流相聲,什麼體制內相聲和體制外相聲之類,其實這些分法都有點居心叵測。往大了說,相聲按照風格和內容可以分為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從觀眾角度看,相聲可以分為好聽的相聲和不好聽的相聲,如果較真的話還可以分為合法的相聲和不合法的相聲。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

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相聲藝術產生於明清時期,是活躍於街頭、茶樓、廟會的曲藝形式;因其自然貼近生活、語言直白、敢於諷刺、讓人在笑聲中體會人生悲喜。應該說作為一種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相聲是來自民間、謳歌百姓、為人民服務,是勞動的詩歌。

傳統相聲

傳統相聲的規矩就是“一頭沉”!大家都知道,凡事只要是牽扯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那麼首先談到的一定是規矩!簡單來說,就是逗哏的話要比捧哏的多!整個節目表演的大方向,全部由逗哏的掌握,捧哏主要工作就是牽住逗哏的!能拿得住逗哏演員表演節奏的捧哏演員,才是一個真正的好捧哏演員!現在相聲圈兒裡,最出名的就是于謙老師了!

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傳統相聲通過取材現實生活、民間笑話、文化典籍等進行創作的作品,都是經過了無數藝人的實踐才流傳下來的。這些作品反映了群眾熟悉和關心的生活,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被鋪陳、演繹,而且常常被誇張、歪曲,具有諷刺的意味。傳統相聲的精華在於諷刺。這種諷刺有情有理,並且能波及造成被諷刺者性格墮落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淵源。傳統相聲中既有傳統藝術,也有世俗糟粕,尤其是“小市民”趣味,是其致命的地方,影響著整個社會文明的歷史進程。

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傳統相聲是來自基層的,大眾的,質樸的純真的東西,以郭德綱為代表的相聲(或者叫小劇場相聲、商業相聲)就是能夠諷刺、敢於諷刺、擅長諷刺。用豐富和真實的手法來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演員可以隨意自由的探尋中國老百姓身上的優點和缺點,中國文化的光輝和黑暗的一面,表現日常生活中令人厭煩的荒謬,無論是官場上的還是市井中,給觀眾帶來歡樂。

現代相聲

上個世紀80年代,相聲出現在電視的熒幕上,而且隨著相聲逐漸登堂入室,各大晚會的舞臺上也出現了它的身影,這時的相聲,如果再像舊時那樣長篇大論的說相聲,勢必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隨著電視潮流產生的就是新樣子的相聲。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精神英氣。一段相聲基本上在十多分鐘左右,快速節奏更加緊密,包袱更加密集。不再使用太長的墊話,一兩句話交代清楚,直接入正活。

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現代相聲講究的是,“子母哏”!現代相聲與傳統相聲最大的區別就是,在表演過程中,沒有太大的捧逗之分,兩個演員的表現內容差不多!並且表演形式也不再拘禮於傳統大褂和“桌子擋腿”了!他們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加入了很多的新時代元素,讓節目的效果更能收到大眾的喜歡!當然,現代相聲也有他的短處,如果演員的表演功底不夠紮實,相聲節目很容易就變成了小品節目!

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而且相聲則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聲作為人民藝術獲得了新生;從街頭市井文化變成了高雅文化,通過電臺,電視快速普及,成為全國性、全民性的曲藝形式。而新相聲則由初期諷刺型的相聲慢慢變化為了歌頌型相聲,使得新相聲脫離了現實,脫離的生活,變成了絲毫不能令人回味的講笑話,貧嘴,插諢打科,不倫不類的歌功頌德;同時傳統相聲中的“說學逗唱”中的“唱”太平歌詞因唱腔、唱詞等各方面原因被摒棄,以及相聲演員柳活,現掛等各方便表演藝術的單一,使其逐漸走上沒落。

傳統相聲和現代相聲的區別,傳統相聲是否還有生命力?

在現代相聲中,像馮鞏牛群,奇志大兵這兩個早期比較出名的組合裡,都是“站在捧哏位置”的演員,名氣比較大一些!馮鞏因為打出了自己的名氣,連續登上過無數次的春晚!而大兵雖然只上了次把春晚,但是在湖南地區卻也混得風生水起的!只不過這倆人都因為“從政”的原因,逐漸淡出了相聲的舞臺!

總的來說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相聲,首先人是首位的,也就是人的藝德,也就是人品,如果沒有人的存在,出現了藝德的喪失再好的相聲也是種遺憾! 單純的逗樂相聲是沒什麼意義的,像人在吃一種很香卻沒有營養的東西。真正意義上的相聲,是在說明一個什麼問題,或是諷刺或是建議,或是在揭露一個社會現實或是在指正一個人的缺點。不管是什麼相聲只要是達到了相聲所要求的東西就夠了!
總之相聲的形式不是主要的主要是這種古老的藝術還存在還在發展,還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