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不要998!只要98!”的電視購物臺詞,相信不少朋友都對它印象深刻,誇張的表情,浮誇的文案,加大加粗還描邊的超大字體以及配合上,“喂,王總。什麼!再降100塊!”的尷尬表演,沒錯就是當年讓不少人都交過智商稅的電視購物了。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可被“洗腦”的父母們就是沒有理智的,就算跟他們說一千道一萬的這是騙人的也是無用。不過也是託父母輩們的死忠,讓這電視購物著實風靡了幾年,就問誰家沒有一兩件父母因為一時腦熱而購買如今卻在涼臺積灰的東西。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但大抵潮流是個圈,十年一輪迴,誰曾想知,前年口紅一哥李佳琦的一句“OMG,買它!”的橫空出世,開始讓【直播】這個賣貨方式重新回到人們視野當中。

有人會將它直接類比成當年的電視購物,覺得平臺只不過屏幕是從電視上換到了手機上,歸根還是交智商稅。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但有人卻持相反意見,認為比起電視購物直播的關鍵詞是【忽悠】,直播賣貨則是【推薦】,選擇主動權依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主播們只是負責種草。

那在直播依舊火熱的今天,真的只是新瓶裝舊酒,讓自詡聰明的我們也入了坑?還是說其實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購物方式?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這裡以茶香記為例,茶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們自己也有直播間,每天4場,從早到晚,承蒙大家喜歡信任,每場觀看的茶友數以及成交量都算不錯,而換到線下,尤其是工作日,客流量真的可以用寥寥無幾來形容。

而茶行業又算是典型的傳統行業,甚至在許多人看來是十分陽春白雪,在大數據時代,數字代表一切,不會說謊,那麼今天就從茶行業的角度來談談直播帶貨這件事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價格優勢吸引

看過直播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同樣的東西,在直播間購買是可以獲得特殊優惠的,而光這一點其實就已經拿住了99%消費者的心理。

我們想下,是不是同件產品,去A家買而不去B家買, 終極誘惑就是價格,什麼服務更好,或者有額外加贈,其實都不如干脆利索的減錢來的有誘惑力。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而只有在直播間購買才擁有的【直播價】就恰恰擊中了消費者的心扉,反正都要買,而且又是品質相同的東西,自然是越優惠越好。

(這裡給茶友們一個小Tips,如果是經常光顧到茶香記的茶友們,不妨多多關注我們直播間,許多產品都有特殊好價)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幾乎等同於線下的購物體驗

回到喝茶這件事本身,不可否認的是如今至少在國內,喝茶的主力軍還真不是年輕人。而作為【中堅力量】的中年人們,不比青年們的熱衷於網購,他們更喜歡去線下購買,因為可看得見、摸得著、品的到,即使價格貴點,卻圖買個安心。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而對於線上,雖然每款茶我們都會有詳細的文字介紹,讓大家瞭解到這款茶的一個真實情況,像是山場、工藝等,可畢竟文字與圖片還是比不上看到“有血有肉”的實物來的真實。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直播卻突破了這個界限,從看到幹茶實物近景到沖泡出湯看其湯色,均是實在的【肉眼可見】,老茶客們自己觀察下再配合上主播的一些更為詳細的情況介紹,就知道這茶對不對自己胃口。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所以直播可以可以說是結合了線下的體驗和線上的便利,不僅省去了出去購物的麻煩,讓顧客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東西,同時還獲得了相應的線下

將顧客處成朋友

哪怕是在線下,大多時候也都是一筆交易,可在直播間卻不是,就說不少人就已經將直播當成了一種習慣,甚至每天不看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即使不買東西,也要每天過來看看,與網友主播們聊聊天。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而就說如今幾大火熱的直播平臺都有自己的玩法,像是靠在直播間做任務,或者累計觀看時長,不斷升級粉絲牌,從而獲取更大的福利。

【直播】賣貨,傳統、不接地氣、有口碑沒流量等行業的新出路?


將顧客變成朋友,拉近與他們的距離,

即使天南海北,卻因為相同的愛好聚集於此,雖說是【雲交友】可是獲得的美好體驗卻一點也不少。

所以從這三點來看直播的火熱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理性消費,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購物,而不是推薦什麼都要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