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77集09 全文2459字,阅读需7分钟

【夫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三《晏子》。说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人能奉行礼义。

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这一段话出自一个故事,在《晏子》上记载的。齐景公很嗜好饮酒,有一次接连饮了好几天。在酒酣之时,喝得高兴的时候,他竟然脱衣摘帽,亲自敲击瓦盆奏乐,并且问身边的近臣说:“仁德之人也喜好以此为乐吗?”有一个谀臣梁丘据就回答说:“仁德之人的耳朵和眼睛也和别人一样,他们为什么偏偏不喜好以此为乐?”景公一听,就派人驾车去请晏子,晏子身穿朝服而来。景公说:“我今天很高兴,愿意与先生您共同饮酒作乐,请您免去君臣之礼。”

晏子就回答说:“假如群臣都想免去礼节来事奉您,恐怕君主您就不愿意了。现在齐国的孩童,凡身高中等以上的,力气都超过我,也胜过您,然而却不敢作乱,就是因为惧怕礼义。假如君主都不讲礼义,那就无法役使下属;下属如果不讲礼义,就无法事奉君主,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我听说,君主如果不是因为礼义,就无法正常地治理国家;大夫如果不是因为礼义,底下的官吏就会不恭不敬;父子之间如果没有礼义,家庭就必会招致灾殃。《诗经》中有一句话说:『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如果不遵守礼义,为什么不赶快去死?可见礼义不可以免除。”

景公听了之后很难得,他马上接受了劝谏。“我自己不够聪明,又没有好的近臣,加之他们迷惑引诱我,以至于如此,请处死他们。”要把身边的这些近臣杀掉。晏子听了之后又赶快来劝谏,“身边的近臣没有罪。如果君主不讲礼义,那么讲究礼义之人便会悄然离去,不讲礼义之人就会纷至沓来。如果君主讲究礼义,讲究礼义之人就会纷至沓来,不讲礼义之人就会悄然离去”。

景公听了之后说:“先生说得好!”于是景公让人换了衣冠,令人洒扫庭院,更换坐席,然后重新请晏子。晏子进入宫门,经过三次谦让,才登上台阶,采用的是“三献之礼”。随即,晏子再行拜别之礼,准备离去。景公也是以礼拜别,然后命令下人撤掉酒宴,停止音乐,并且对身边的臣子说:“我这么做是为了显扬晏子的教诲”。

在这段对话中,晏子就对景公提出来了,『夫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体现了这个礼特别地重要,无论对于治国、对于扭转社会风气,还是对于一个人的修身都是极其重要。

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所以孟子很早就说过,他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几希”。“几希”就是很小一点点。只不过人把这个东西给保留下来了,而禽兽把它给丧失了。这一点点的东西是什么?人和禽兽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因为人懂得礼、懂得义,他能够用礼义来节制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所以人如果不能够接受礼义的教诲、伦理道德的教育,那就会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

我们现在看到网路上的各种新闻,甚至有一些乱伦的现象,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都在这个社会发生了。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就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人和禽兽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追求经济的发展,强调GDP的增长,而且向西方学习了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忽视了圣贤人所讲的仁义慈悌的道理,结果人与人相处、待人接物没有了道德的底限,这个时候人就活得没有人样了。这就是《孟子》上所说的,“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所以孟子他特别强调了“耻”这个字对人的重要意义,他说“耻之于人大矣”。我们修身从哪里修起?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羞耻心来做起。为什么“耻”这个字对人这么重要?他说以其得之就是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因为一个人有了羞耻心,他就能够成圣成贤,勇于改过;而一个人把羞耻心丢了,做什么事都无所谓了,不知惭愧了,久而久之就堕落为禽兽了。

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所以在《了凡四训》上他讲了这样一段话:“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这句话讲得很好。让我们想一想古代的圣贤人,譬如说孔老夫子、孟老夫子,

现在孔子学院、孟子学院到全世界都去建设,为什么?

说明世界各地都向往孔子、孟子的教诲。孔子、孟子和我们同样是人,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百世师表,到今天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人还愿意向他们学习,一提到他们还非常尊敬,但是我们自己却是一身瓦裂?这个瓦裂就是指陶制的器皿,譬如说陶制的杯子、陶制的盆子、陶制的碗等等,但是这个陶制的器皿却破碎了,结果怎么样?结果是一文不值。“耽染尘情”,过分地放纵于感官的享受、欲望的满足。“私行不义”,偷偷地做着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谓人不知”,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就这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天一天地沦落为禽兽而不知不觉,还自以为是、妄自尊大。

看了这一句话,就是提醒我们,圣贤人和一般人的区别何在?圣贤人并不是一个过失都不犯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圣贤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有了过失能够改过、忏悔。所以怎么样?“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够改过这个善是最大的善,没有比能改过这个善更大的善了。所以他犯了过失,知道惭愧、知道羞耻,所以勇于改过,才成圣成贤。所以

没有人生来就是圣贤人,生来就一个过失不犯,圣贤人也都是一点一点地修成的。

羞耻心羞耻什么?并不是说我做了一个错事、犯了一个过失感到羞耻,我们每一个人本性都是纯净纯善的,本来都具有明德,本来就是圣人、贤人,但是现在却沦落成凡夫了,沦落成一般人了,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惭愧。所以有了羞耻心,进而能够改过自新,你才能够在道德上不断地提升,最终成圣成贤。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羞耻心,那确实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

所以《礼记》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鹦鹉能够学舌,能够学人讲话,但是牠不过是一只飞鸟而已;猩猩有的时候智力很高,也会学人讲话,但是牠也不离禽兽之身。现在的人不懂得用礼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虽然能够讲话,但是不是也变成了会讲话的禽兽了吗?和禽兽之心没有区别了。这个就是强调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懂得礼、懂得义,懂得用礼义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

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