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鏖战倒春寒 助农保增收

延安:鏖战倒春寒 助农保增收

4月22日凌晨1点,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叫醒了和衣而睡的富县羊泉镇陈超村村民孙新德。他一骨碌翻起身跳下炕,带上镇上配发的弥雾机匆匆赶往果园。

“苹果正在开花期间,还没有坐果,气温降了,说啥也要保住果花。”孙新德说。

和孙新德一样,在22日的霜冻蓝色预警发布之后,富县羊泉、钳二、吉子现、寺仙、北道德、交道等10个苹果主产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两万名镇村干部、果农和农业系统百人专业技术指导队都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

凌晨3点,交道便民服务中心白家村的一个果园里,副主任强红刚举着手电,盯着挂在树梢的温度计不敢分神:“零下一度了,赶紧熏烟!”

话音刚落,弥雾机轰轰隆隆的声音此起彼伏,早已填充好熏烟燃料的防冻窖和柴堆烟雾慢慢地在果园里弥漫开来……

黎明来临,寒潮退去,坚守在果园里的人们才松了一口气。

这只是延安市果花保卫战的几个场景。进入4月以来,在延安3.7万平方公里的山川塬峁间,全市13个县(市、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投入到声势浩大的“护花保果”战役行动中。

“延安是一个农业市,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目前从事苹果产业近百万人,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占到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3.5%,苹果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和钱袋子,护花保果就是保住农民的命根子和钱袋子。”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

进入4月以来,延安已经出现两次倒春寒天气,分别是4月11日至13日、4月21日至24日,全市13个县(市、区)均出现0℃以下低温,南部气温降到-2℃以下,北部气温降到-3℃以下。两轮降温天气已经超过苹果花蕾期-3.8℃、花期-2.2℃的受冻临界值,霜冻降温对全市苹果产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8天6夜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鏖战倒春寒。

“党政主要领导要齐抓共防,全民动员,打一场人民战争,把霜冻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发出动员令。

全市累计组建425个工作队,7570名技术干部奔赴乡镇、果园,动员部署、蹲点督战,组织发动40.8万人次开展“护花”行动。

市级相关领导分赴各县(市、区)检查防冻物资补充储备情况,13个县(市、区)主要负责人深入防冻重点区域,现场督战,精准指导。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果业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农业农村局派出业务指导组赴各县(市、区),帮助分析形势,指导开展防范工作。各级干部广泛发动群众,多措并举防冻害,形成工作合力。

洛川县是延安市苹果面积最大、发展苹果产业最早的县。全县64万亩耕地中,苹果面积占到了53万亩,产值达到50亿元。在这场果花防冻战中,县委书记王明智、县长张继东第一时间到各乡镇检查防冻物资储备情况;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乡镇村组干部、扶贫干部集结一线,组织群众将锯末、柴堆、树叶等防冻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果园;各乡镇落实专人负责对接县气象局,实时掌握冷空气活动和温度变化趋势;苹果局技术人员深入果园,指导果农进行抗寒防冻管理工作,采取浇水、喷施防冻液、熏烟、点燃烟雾发生器等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低温灾害影响。目前,洛川县建防冻坑12万个,改装摩托烟雾发生器200多辆,设立近100个温度监测点。

宝塔区是近年来应对霜冻天气比较有经验的县区。今年,面对霜冻天气,宝塔区将抗低温保果花作为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针对果园区位和地块的不同,组织各苹果种植乡镇推挖土坑式防冻窖,开展多点式防冻,及时储备充足的残枝、落叶、杂草、秸秆等防冻物资。2万余名干部群众分散蹲守在30余万亩果园里,即时监控观察温度变化,统一发送号令,点燃防冻物资。目前,宝塔区共修建防冻窖240多万个,搭建果树防雹网8万亩,建立防冰雹作业点27处,修建集雨窖9万个,全方位筑牢果树防灾减灾“防火墙”,确保果农增产增收。

延安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刘志超告诉记者,从2016年至今,延安已出现8次花期冻害天气过程,尤其2018年出现一次持续时间长、降温强度大的降温天气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达-3.6℃~-9.5℃,零度以下持续时间长达7~12小时,致使当年苹果、核桃、花椒遭受严重霜冻灾害,部分地区甚至绝收。做好常态化农业产业防冻,已经成为全市上下保农增收的重要环节。为此,市气象局精准预测预报,增设农业气象专报,临近灾害性天气时实行1小时1报,重点县区达到1小时两报,为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延安市充分利用村镇大喇叭、微信群、网络直播等方式,及时发布气温、防控技术等信息,采取树上悬挂温度计、提前挖设防冻窖、提前追肥灌水、树干涂白、喷洒防冻液、增配机动式烟雾机等有效措施,鏖战倒春寒,护花保果。全市累计启用熏烟防冻窖桶451.6万个、烟雾机10550台,熏烟763.04万亩次。经过8天6夜的奋战,截至23日上午10时,全市256.8万亩挂果园仅有7775亩苹果花受到轻微影响,为苹果产业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思博海 通讯员 夏蓓蓓)

来源:延安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