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都跟人造肉乾上了?

為何都跟人造肉乾上了?


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就是什麼都可以嘗試用人造來代替“野生”或者自然生長,我們看到近日關於人造肉的消息就明顯增加,尤其是在肯德基和星巴克都開始在中國市場嘗試人造肉的時候,我們驀然發現,原來這些通過科技“再加工”的產品已經很快就要到我們的餐桌了,那麼,問題來了,人造肉來了之後,你會嚐鮮嗎?你會買嗎?

為何都跟人造肉乾上了?


人造肉來了,你會嚐鮮嗎?

人造肉技術採用的是細胞體外培養技術的是從生物體內取出組織或是細胞,將其放置於模擬的體內生理環境中,在無菌、適當溫度和一定的營養條件下,使其生存和生產。對於人造肉,估計很多人還是想著去嚐嚐,看看口感如何?在我們這個講究色香味俱全的過度在意美食的大市場環境下,任何可以帶來一種新鮮感的吃食或許都會有一批“吃貨”願意去嘗試一下的。這恐怕也是連星巴克這種主要以飲品為主的店面也要推出人造肉食品的原因所在吧?

肯德基是率先推出人造肉的“黃金雞塊”後,如今,星巴克也試水人造肉了,據悉,星巴克與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別樣肉客)合作,在中國內地市場正式推出全新植物牛肉輕食產品,與OmniPork(新膳肉)合作推出植物豬肉輕食產品,對於素食主義者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據悉,星巴克推出了3款適合中國消費者飲食習慣和口味的植物牛肉產品,即:牛肉青醬意麵、經典千層麵和美式酸辣醬大卷,用的是別樣肉客的招牌牛肉。此外,還有兩款亞洲風味的“新膳肉OmniPork”植物豬肉輕食產品:越式風味沙拉和蘑菇穀物碗。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在星巴克用餐,不過在喝咖啡的時候,用一點小甜點還是很常見的。

人造肉主要取材都是植物,倡導“對自己好,對地球好,讓好變更好”的環保生活方式。其實除了肯德基和星巴克之外,比薩品牌棒約翰也和Starfield合作推出的人造肉新品“未來肉比薩”,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近150家餐廳開始發售。而且,在目前的餐飲市場上,植物人造肉有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的苗頭。

為何都跟人造肉乾上了?


人造肉發展有加快的態勢

對於拒絕吃“野味”之後,人造肉會不會成為一個新發展潮流?其實在海外市場,人造肉已經被加入不少餐廳的常規菜單。早在2019年4月,漢堡王就在美國聖路易斯的57門店中引進了Impossible Foods公司提供的“人造肉”。同年8月27日,肯德基也開啟人造肉產品試點,而且頗受歡迎。麥當勞是在2019年9月26日起,在加拿大測試一種使用了Beyond Meat植物性“人造肉”的漢堡產品。

而星巴克的人造肉在進入中國市場前,已經在今年3月在加拿大首次提供了“人造肉”產品,覆蓋近1200家咖啡店。在海外市場經過“試點”之後,如今這些產品也開始進入到中國市場。不過,中國食客對於食品的要求近乎苛刻,更在意色香味俱全,人造肉是不是會受到歡迎還有待觀察。

人造肉的一個優勢,就是在“配方”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且相對而言,對身體的影響更小。我們關注到,肯德基推出的人造雞肉風味的植物蛋白產品,原料是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國內的一些企業也在嘗試佈局人造肉市場。如金字火腿、雙塔食品,珍肉食品、奈雪的茶,雙匯、百草味、星期零等公司也已陸續推出了人造肉相關產品。

據Marketsand Markets預測,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0%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市場擁有原料優勢,以植物肉為例,植物肉原料是以大豆、豌豆等豆類品為主的拉絲蛋白,而全球大豆蛋白加工近50%在中國,主要以山東、河南地區為主。這樣在成本上為中國植物性人造肉提供了多種便利及可能。不過,口味和質地是人造肉能否受歡迎的關鍵所在。

為何都跟人造肉乾上了?


人造肉的歷史並不長

人造肉的機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就是從動物體內提取肌肉組織,從中分離提取得到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並將其肌肉細胞放置於血清中進行培養。血清中富含肌肉細胞生長分裂所需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肌肉細胞利用這些營養成分,可在血清中迅速生長、分裂,並連結成細長的肉絲狀物質。這時,再在其中加入適量的脂肪細胞,可使得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交聯形成類似肉類的組織,這即為通過細胞體外培育技術製備得到的人造肉。

當然,利用植物來製造的人造肉也有很多種。雖然近年來剛剛興起,不過,人造肉的歷史其實已經很長了。1981年,科學家成功地分離出小鼠胚胎幹細胞並建立了體外培養條件。這些幹細胞可以無限地分裂,也可以分化為許多組織。1999年,荷蘭醫生威廉·凡·埃倫醫生從醫學界調轉船頭——憑藉“運用細胞培養法進行肉類工業生產”,他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和國際專利,人工培育肉成為一個關於未來的議題。2012年,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科學家馬克·波斯特博士,終於在全球首次成功培育出了人造肉,人造肉第一次從科幻變成了科學。2013年,馬克博士創立了Mosa Meat公司,開創了試管肉行業。2019年5月2日, Beyond Meat正式掛牌上市,股價當天大幅暴漲了163%,人造肉開始被大眾熟知。

人造肉相比普通的肉類,其形態不是常見的完整塊狀,而是呈肉糜狀,因此其作為食物的烹飪形式多為肉餅、肉丸、肉條等。而且,其色澤、口味也比正常的肉類要淡很多。不過,由於人造肉是人工培育,因此其營養成分比普通的肉類更為可控。在培育的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控制加入脂肪細胞的多少,調節成品肉中的脂肪含量,從而培育出更適宜人類各種需求的肉質。同時,還可以通過控制加入脂肪的種類,來調控成品肉的功效,如若在肉的培育過程中用OMEGA-3脂肪酸替代普通脂肪酸,則食用此類肉質,其對心臟的保健效果要比普通的肉更好。

更主要的是,人造肉的產量比普通養殖高,甚至高出普通養殖業39倍。據悉,通過1小塊牛肉組織就可培育出10000公斤人造牛肉。人造肉的優點是補充畜禽肉缺口,眾所周知,去年豬肉漲價兇猛,就是因為養殖缺口加大。而且,人造肉的培育顯得更環保也更經濟,還可以解決畜牧業激素和抗生素的濫用問題。不過,人造肉缺點也很明顯,培育成本高,口感不如實際肉好,監管尚有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