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文|趙炯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不妨問句:“你有多久沒讀書了?”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在如今快節奏且被網絡包圍的時代,估計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讀一段佳句、品一段美文。

尤其是當短視頻裡的洗腦神曲、魔性舞姿,催化出浮躁的氣息時,讀書這件事似乎被遺忘在了角落。

但事實,似乎與想象中的狀況有所出入。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抖音上已有973萬個讀書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2255億。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也就是說,有相當一批人在抖音上找到了另一種讀書體驗。

顯然,當大眾認為短視頻替代文字,成為了新一輪的信息載體時,讀書體驗其實並沒有因此受到冷落,其反而在短視頻上找到了新的融合點。

在這場融合中,一批讀書傳播者、愛好者,以及相關平臺扮演起了各自不同的角色。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快抖”上的讀書網紅

刷抖音的朋友,或許看到過一個網紅胖子經常在視頻裡或評述歷史,或感悟人生,有時手裡還捧著一本書。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沒錯,這個胖子便是樊登。這位曾經的央視主持人,為很多人“想讀但讀不進書”的狀態感到擔憂,決定運用互聯網來推廣讀書。

於是,2013年底“樊登讀書”微信公號誕生;2015年,“樊登讀書”APP上線。而去年,樊登則把目光放到了抖音上。

不得不說,樊登在抖音上火了一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憑藉矩陣化的運營策略,樊登讀書團隊在抖音上收穫了1億多粉絲。

通過分析樊登讀書的用戶畫像來看,其用戶主要還是以80後為主,且以女性居多。從地域分佈上看,主要分佈在一二線城市;從消費上看以中高端為主,高消費人群佔比偏少。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除了樊登這種個人IP外,一批網文平臺也紛紛闖進了短視頻之中。

很多人對快手抱著固有的印象,即土味視頻、沙雕惡搞,但其實快手上也不乏一些清爽而有質感的讀書視頻。

比如,快手上的“掌悅讀書”賬號擁有140多萬粉絲。在其賬號中,每個視頻內容都是一位知性主播為粉絲們朗誦一段感性文字。許多粉絲也會在留言區與主播留言互動,其中不乏一些頗有文采的金句。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平臺密集佈局“讀書活動”

當短視頻平臺裡的網紅們,在“讀書”這一垂直領域紛紛攪動起浪花時,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們也沒閒著。

4月14日,人民日報新媒體、北京出版集團等14家文化機構,聯合抖音、今日頭條、番茄小說共同發起了全民閱讀計劃——“都來讀書”。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內傳統出版機構與互聯網平臺聯合發佈的首個大型讀書計劃。

在互聯網時代,KOL的角色通常具有重要的流量帶動作用。此次,“都來讀書”計劃也引入了類似的KOL概念,即邀請優質的讀書類內容創作者擔任“領讀人”,“領讀人”則通過抖音與觀眾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

細細看來,首批“領讀人”中不乏一些我們熟悉的面孔。比如,馬未都、戴建業、王立群,閻崇年等文化圈的名人。

作為“都來讀書”計劃的主要發起者之一,抖音可謂在宣傳和激勵上下足了功夫。據悉,其已經上線了#都來讀書#系列話題,啟動了“都來讀書領讀人大咖直播”,並且為優質讀書類創作者提供流量扶持,以此來激勵讀書類短視頻的創作。

另外,今日頭條、番茄小說也已上線了首批百部經典電子書,並啟動了讀書類內容徵文,激勵讀書類圖文創作。

在抖音聯合自己的小夥伴密集佈局“短視頻讀書”活動時,另一旁的快手也動作頻頻。

最近,快手全面開啟了“快手讀書月”活動,主題為#陪你讀書#。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在#陪你讀書#的主題活動頁面上,可以看到各種各種的讀書類作品。其中,不僅有明星發佈的作品,還有眾多出版社、書店等機構以及快手文化創作者發佈的作品。

截止目前,據不完全統計這些作品已累計超過11萬個,總播放量突破1.5億。

這股佈局#陪你讀書#活動的勁頭,同樣被快手延續到“世界讀書日”這一天。

4月23日,快手與閱文集團聯合發起了“閱讀·BOOK思議”的直播主題活動。矛盾文學家獲得者李洱、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囧囧有妖等人都出現在了當天的直播活動中,為觀眾分享了自己的閱讀體驗。

除了抖音、快手外,B站也在“讀書”這件事上玩出了自己的花樣。

4月23日,B站聯合新華網、新華傳媒、公益機構美麗中國、言又幾、京東以及九所高校發起了“讀書等身”專題活動。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當晚7點,紀連海、羅翔、南派三叔等16位文化界人士通過B站直播,與觀眾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故事。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密集動作背後的源動力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何抖音、快手、B站紛紛對“讀書”這件事產生了興趣?

畢竟,在大眾眼中它們身上的娛樂屬性要遠大於文化氣質。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首先還得從流量和變現兩個角度來看。

前面提到,“都來讀書”計劃的“領讀人”中有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事實上,戴建業此前在抖音上就因為“讀書”而無意中成為了網紅。

抖音快手B站上演讀書大戰,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某場大學課堂上,戴建業曾調侃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他這個德性就當不了官”。此番趣味言論被學生拍成短視頻後傳到了抖音上,並迅速爆紅。

據悉,該視頻當天點擊量突破2000萬次,點贊數達到70萬次。

也就是說,閱讀以及閱讀分享其實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只要內容夠優質,就可以為平臺帶來巨大的流量。

另外,“讀書”也可以為短視頻平臺開闢新的變現渠道,推動平臺的商業化進程。據悉,4月23日~25日,將有23家出版機構通過抖音直播為大眾提供售書服務。

其次,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抖音、快手推出“讀書活動”其實也符合了二者此前佈局“知識類內容”的戰略。

去年9月,抖音和字節跳動平臺責任研究中心,以及中國科普研究所聯合啟動 了“DOU知計劃”2.0,宣佈將針對知識內容創作者推出全方位服務升級方案。

去年11 月 29 日,快手也推出扶持知識類內容的“快知計劃”,宣佈以百億流量支持優質知識創作者。

事實上,以讀書為內容的短視頻,也是一種知識類短視頻 。此次抖音、快手密集落子讀書短視頻的動作,也是其落實知識內容戰略的一部分。

另外說到B站,其推出讀書活動也與自身的“知識學習”氣質密切相關。

據統計,2019年B站的直播學習時長達275萬小時,開播138萬次,總觀看人次4609萬,總觀看時長1743萬小時,總互動彈幕數3094萬。同時,學習類UP主數量同比增長151%,學習類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274%。

如此龐大的學習類用戶群體,必然對“讀書活動”也會產生需求。

總之,不管是抖音、快手還是B站,其最近紛紛推出“讀書活動”,其實都與平臺自身的戰略和用戶需求密切相關。

而對於用戶來說,在熱鬧和喧譁的短視頻土壤上,能夠擁有一塊清淨的讀書天地,未嘗不是件好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