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圖文/羅偉鵬、國樑 、雲之

明代五孔橋為石拱橋,俗稱“伏波橋”。位於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逐卜鄉弄崗村坡那屯。橋呈東西走向,長19米,寬3.8米,高2.8米,單拱寬3.4米。在一二孔之間的橋墩下方,有一條浮雕蛤蚧,工藝水平很高,栩栩如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水邊“口琴”,流水的聲音即成自然的天籟。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因為倒影,所以成圓,故完美

“伏波橋”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建武十七年,交趾(越南河內)徵側及妹徵貳因與太守孫定不和,起兵反漢,攻佔郡城。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奉命率兵征討二徵。建武十九年初,馬援大軍在戰場上斬殺了徵側、徵貳二人。平定交趾後,馬援在新的邊界上立起兩根銅柱作為標誌,鐫刻銘文:“銅柱折,交趾滅”,後班師回朝。

馬援南征後留守邊疆的將士,開拓了古代廣西沿海地區軍人與土著民族“同為生聚”的歷史新時期。留下大批的將士與當地通婚,繁衍後代,以實現民族融合,發展當地經濟。歷史典籍稱這部分人為“馬留人”或“馬流人”。但“馬留人”並非專指馬氏後人,主要是指馬援南征後留守定居的將士部屬後裔。明代,“馬留人”建造了該橋。當地人為紀念伏波將軍,故而將此橋定名為“伏波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從這個角度欣賞,“拱”是一種舒適的起伏。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根本看不出有什麼足跡,所以,歲月無痕是真理。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累月的藤蔓,是一支橋曲的五線譜。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老樹老不過歲月,但也彎下了腰。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小草打了個“V”型手勢,算是對石拱的讚許。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浮雕是石之衣飾、日子的皮,今人看到了古人優雅的“皮囊”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遠觀像一塊翡翠原石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簡介: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人。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受到後人的崇敬。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看日期:1998年5月,至今22年。五孔橋完美保存至今,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龍州縣政府對文物的保護意識,此意識,智慧!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石為風,土是塵,從古至今,風塵僕僕,日月為證。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若橋面是畫布,小野植便是最天然的筆觸。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石話石說,水至清剛無魚。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一隻水靈靈的左眼。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拱橋的牆,或許是一種攔一種截,卻從來不堵心。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橋面賞“拱”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大山與石頭與土地的連通,石橋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畜的通連。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一孔之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綠色的柔軟掩蓋不了黃色的堅硬。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古橋上,舒服的光影順手拈來


中國八大石拱橋

(以下圖片來源於網絡)

1.趙州橋

始建於隋代,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已有1400餘年歷史,李春將橋的基址選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為以粗砂為根基可提升橋樑的承重力度,以確保橋樑的穩定性,趙州橋的合理選址是它成為千年古橋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地人稱之為大石橋,1961年3月4日,安濟橋(大石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2.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始建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3.頤和園十七孔橋

清乾隆時(1736一1795)建,是園內最大的石橋。十七孔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只。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4.西湖斷橋

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據說始建於唐朝。中國民間愛情傳說《白蛇傳》的故事發生於此,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斷橋殘雪”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5.蘇州寶帶橋

始建唐元和十二年(816年),由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籌措建橋資金,王仲舒帶頭將自己身上的寶帶捐出來,寶帶橋之名由此而來。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軍戈登駕艦攻打蘇州,寶帶橋連續倒塌;1956年,寶帶橋修葺恢復舊觀。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6.頤和園玉帶橋

玉帶橋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7.揚州瘦西湖五亭橋

五亭橋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該橋橫跨瘦西湖,建在蓮花堤上。中國橋樑專家茅以升曾對中國石拱橋作出了“三個最”評論:“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8.清東陵五音橋五音橋

五音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是清東陵順治皇帝的陵區裡,近百座石橋之中最大、最奇特、最神秘而有趣的一座橋樑。如果順著橋敲擊,因擊打的方位不同,會聽到5種如金玉般的響聲音階,這五種聲音就是我國古代聲樂中的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明代五孔伏波橋(附:中國8大石拱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