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生理和病理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血脑屏障功能异常会引起包括阿尔茨海默症(AD)等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组成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周细胞(pericytes)以及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很难在体内确定这三种细胞对神经毒性各自的贡献。而Quasi Vivo流动培养系统可为体外培养这三种细胞提供在不形成屏障的情况下维持细胞间通讯的最佳培养环境。Quasi Vivo流动培养系统为未来研究不同类型的血脑屏障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细胞毒性试验中的特殊作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工具。(Miranda-Azpiazu P, et al. A novel dynamic multicellular co-culture system for studying individual blood-brain barrier cell types in brain diseases and cytotoxicity testing. Sci Rep. 2018; 8(1): 1-10.)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图 1. 单独培养的人星形胶质细胞(A,GFAP阳性)、周细胞(B,α-actin阳性)、血管内皮细胞(C,CD31阳性)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紧密连接(D,ZO1阳性)。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图 2 用Quasi-Vivo QV500培养共享相同的培养基的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示意图(A),R为储液瓶,P为蠕动泵。连接培养基存储瓶的一个Quasi-Vivo QV500流动培养系统的细胞培养腔室(B)。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图 3 Quasi-Vivo QV500流动培养系统建立的能同时培养三种不同细胞的多细胞共培养体系。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图4 几种流动培养方式示意图:A图为单独星形角质细胞流动培养,B图为单独周细胞流动培养,C图为单独血管内皮细胞流动培养,D图为三种细胞组合后一起流动培养。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图5 用MTT法测细胞活力,与静态培养相比,采用Quasi-Vivo QV500流动培养系统对单独培养血管内皮细胞(HBECs)、周细胞(HBVPs)、星形角质细胞(HAs)(A)或三种细胞共培养(B)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有明显升高。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图6 用MTT法测细胞活力,与静态培养(Static)相比,流动培养(Dynamic)的周细胞(HBVPs)会更早受到Aβ25-35(淀粉样蛋白β肽的Aβ25-35片段,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造模)的毒害。

总结:本文中研究者利用Quasi-Vivo QV500流动培养系统建立了三种细胞的共培养。这些细胞不接触,通过共享培养基实现细胞间的通信,不形成屏障能更好的研究这些细胞类型单独对不同化合物的响应情况。并且研究者还发现共享相同培养基的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最适流速为50 µl/min。

作为创新型细胞培养方法,Quasi Vivo流动培养已经全球70余家专业机构使用验证,获得了令人侧目的培养效果,在美、英、法、日等多国开展了颇具新意的细胞研究。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Quasi Vivo流动培养广泛应用于血脑屏障、脑组织类器官、心血管、呼吸系统(热点)、肝脏、肾脏、肠道等各类器官模型培养中。

Quasi Vivo流动共培养血脑屏障3种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新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