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觀察和了解木結構古建築之三:樑架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南禪寺樑架

南禪寺大佛殿作為重要的中小型廳堂式木結構古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首先,樑架結構屬於典型的徹上明造,沒有天花,同時,沒有內柱;

其次,兩根四椽袱通搭在前簷柱和後簷柱之上,四椽袱上面各施繳背一根,前簷柱和後簷柱斗拱處的第二跳華拱,均為四椽袱端頭砍削而成,即所謂的“四架椽屋四椽栿通搭用二柱”,也即前後簷柱,至於,前簷柱和後簷柱斗拱處的耍頭,則是繳背端頭砍削而成,當然,柱頭斗拱和山面斗拱以及轉角鬥拱的裡外跳或者說裡外轉各有不同,例如,柱頭斗拱裡轉為一跳;

再次,繳背之上是駝峰、大斗、令拱承託平梁和平槫,然而,在平梁和脊槫之間的三角形上部樑架結構當中,未見駝峰、蜀柱、大斗,只不過,有叉手也有託腳;

此外,樑架的山面處各有有丁袱兩根、轉角處各有大角梁一根,其中,丁袱端頭各自伸出到外簷下,在山面斗拱處砍削而成耍頭。

佛光寺樑架

進入佛光寺東大殿,可知其殿堂式構架為內外槽設計,即《營造法式》當中的金廂鬥底槽。

外槽圍繞內槽周匝一圈,其中,外槽前後簷柱與內柱之間為一間且左右山柱與內柱之間為一間,內槽縱向兩間橫向五間且中間無立柱,同時,內槽有東南北相連扇面牆,外槽有東南北相連青磚臺。

外槽柱與內槽柱等高,柱網上面是鋪作層,再往上面是屋頂層,所謂天花板為方格平闇,做法屬於典型的唐代風格,將樑架分為明栿與草栿。

就明栿來講,外槽用兩椽栿,內槽用四椽袱,構成《營造法式》所說的“八架椽屋前後乳栿用四柱”,即前簷柱、前內柱、後內柱、後簷柱。

就草栿來講,不施蜀柱而用叉手,做法也是典型的唐代風格。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就木結構古建築的結構形式來講,根據《營造法式》,可知有殿堂式和廳堂式以及餘屋類,殿堂式的規模和等級最高,如佛光寺東大殿,廳堂式的規模和等級次之,如南禪寺大佛殿,餘屋類基本屬於古建當中庫房和糧倉等其它建築。其主要特點,殿堂式較為嚴謹規整,廳堂式較為靈活隨意。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就木結構古建築的結構體系來說,根據人們長期研究結果,將其分為抬梁式和穿鬥式以及井榦式,並且,還有抬梁穿鬥混合式。抬梁式主要特點是柱頭擱置梁頭、梁頭擱置檁條,穿鬥式主要特點則為柱頭直接承託檁條,於是,前者屬於內外柱等高,後者屬於內外柱不等高。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注:上述兩組概念之間的彼此交叉關係,非常複雜,沒有絕對定論,需要專項探討。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觀察和了解木結構古建築之四:其它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佛光寺相關背景

大家最熟悉的一點就是,日本學者曾經斷言,中國本土已經沒有唐代建築,想要欣賞唐代建築,必須前往日本才行,從而,激發了梁林夫婦找到唐代建築的決心。不過,也有人質疑,犯得著為了個別日本人一句話而如此行事嗎?真正的深層次原因是,當時,最早實現近代化的歐美在東方學成果方面日益提高和豐富,最早實現歐美化的日本則認為,他們比歐美更瞭解東方而且比中國更瞭解西方,這樣的心態和情結更直接從文化學術領域牽涉到了國際關係層面,包括對於中國或者亞洲甚至整個東方,是歐美還是日本更有發言權。所以,從職業角度講,從民族情感說,在一定程度上,梁林夫婦的決心都是一種必然。

南禪寺相關背景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全面性落架修繕,在整體外觀上:首先,是對主體建築的臺基部分進行挖掘和勘察,結果,發現臺明前面還有月臺,只是,已經埋入地面以下大約半米,被埋月臺前沿上面則是清建伽藍殿和羅漢殿兩座配殿的山牆,於是,為了恢復月臺原貌,將兩座配殿予以拆除。其次,是對主體建築的屋頂部分進行拆除和更換,例如,正脊中央原有小脊剎被完全拆除,正脊兩端原有小鴟尾被仿製放大,包括原先低矮的正脊和垂脊以及戧脊等也都予以加高。再次,是對主體建築的門窗部分進行改造和恢復,例如,原有的磚券門和磚券窗都改造為木板門和木欞窗。最後,則是所有簷柱頂部的相互聯結和加固以及部分斗拱部件的修補和加固,為此,處理當中,較多地使用了鐵箍、鐵條、鐵板等專門製作的額外附件。此外,是其它修繕項目,如木質構件的遍刷桐油和摻色做舊以及地面的壘砌或鋪墁與簷牆的抹灰和刷漿等。這些處理,在加固主體建築結構的前提下,大多數都是為了儘量恢復唐代風貌。

朔州崇福寺背景資料

一般認為,崇福寺是初唐時期被封為鄂國公的朔州人尉遲恭奉敕修建。但是,相關公開資料表明,麟德元年和麟德二年分別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和公元六百六十五年,同時,尉遲恭去世於顯慶三年,即公元六百五十八年,如此,兩者當中應有一處與歷史不符。因為,唐高宗李治一共使用五個年號,顯慶是其第二個年號,麟德則是其第三個年號。比較而言,尉遲恭的去世年份應該準確,畢竟,就連他的去世具體日期都有歷史記載,尤其,尉遲恭作為整個封建王朝當中僅有的六位鄂國公之一,這方面的歷史信息要相對準確。然而,相關史料和實物碑記又成為上述說法的佐證,尤其明清兩代碑記。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尉遲恭或在此前奉敕修建、工程尚未完工去世。當然,需要進一步考證。倒是,華北包括山西部分佛教寺觀,以尉遲恭為門神的託古命名現象存在不少。不過,這樣的一個小出入,絲毫不損崇福寺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平遙鎮國寺背景資料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鎮國寺原名京城寺,一般認為,源於平遙縣城所在地區的京陵城,即漢代京陵縣或唐代京陵府,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間,改名鎮國寺再根據,現在鎮國寺所存其主殿萬佛殿的建築題記和修繕碑刻等,它被認為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北漢天會年間,也就是,北漢次任君主孝和皇帝劉鈞的統治期間,距今超過一千年。並且,它是五代十國當中唯一的十國時期留存下來的木結構古建築,略晚於時間排位在它前面不久的著名二唐寺,即南禪寺和佛光寺。同時,除了河北正定縣文廟大成殿,僅次於另外兩座五代時期的木結構古建築,即晉南地區平順龍門寺西配殿和平順大雲院大佛殿。不過,鎮國寺,卻是上述這些五代十國建築遺存當中,保留同期風格和特徵及結構等較為完整的。在這裡,可以多說兩句:鎮國寺的始建年代究竟是不是北漢天會年間?因為,當代維修時,曾經在鎮國寺主殿萬佛殿狹小臺明前面挖出深埋地表之下的古代碩大臺基。所以,鎮國寺的所謂北漢天會說,可能,僅僅是重修而非始建,至於,真正的始建年代,尚需進一步考證。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注:本文部分圖片引用自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何欣賞古建--以部分山西國保為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