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毛澤東:以《湘江評論》為平臺 支援北京學生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圖為1919年時的毛澤東。五四運動時,他領導了湖南的群眾運動。

  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發表的最重要的文章,是長篇論文《民眾的大聯合》,連載於第二、三、四期。在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公開讚頌了俄國十月革命及其影響。他說:“俄羅斯打倒貴族,驅逐富人,勞農兩界合立了委辦政府,紅旗軍東馳西突,掃蕩了多少敵人,協約國為之改容,全世界為之震動。”毛澤東在這裡詳細論述人民必須聯合、團結、組織起來和有組織的統治壓迫階級對抗的極端重要性。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在北京散發傳單時被捕,全國各界立即掀起營救陳獨秀的運動。毛澤東也加入營救行列。他在《湘江評論》創刊號發表了重要文章《陳獨秀之被捕及營救》,文章在介紹了陳獨秀被捕經過和全國營救陳獨秀、盛讚其幾年來提倡新思潮的功績後表示:“我們對於陳君,認他為思想界的明星。……陳君原自說過:出試驗室,即入監獄;出監獄,即入試驗室。又說:死是不怕的。陳君可以實驗其言了。”《湘江評論》發行後,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銷路很好。第一期印2000份,當天銷完,又重印2000份。它大大地推動和加強了學生運動,推動了知識界、教育文化界走向進步、走向革命。它不僅是提倡新文化、反對封建舊禮教的宣傳者,而且是民眾運動的組織者,經常討論思想問題和社會上各種實際問題,並號召積極行動。7月21日《湘江評論》第二期出版的同時,又出了“臨時增刊”第一號。28日,出第三期。從第二期起每期印5000份。湖南各地以及武漢、廣東的青年學生,一部分中小學教員及社會進步人士都爭相搶購。8月中旬,《湘江評論》第五期剛剛印出,便遭到湖南督軍張敬堯的查禁,罪名是宣傳“過激主義”,被迫停辦了。湖南學聯也同時被強行解散。毛澤東和學聯的工作人員搬到嶽麓山湖南大學籌備處住下,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湘江評論》被封后,毛澤東又應邀主編一個學校學生會出的週刊《新湖南》。他標明刊物的宗旨是:批評社會,改造思想,介紹學術,討論問題。和《湘江評論》一樣,這份刊物的大部分文章是毛澤東寫的。文章有“社會主義是什麼?無政府主義是什麼?”等等。不久,《新湖南》也被張敬堯封閉了。毛澤東此後就在長沙《大公報》等報紙上發表文章,正面或側面地揭露統治者的黑暗和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辦《湘江評論》起,毛澤東在進行社會政治等實際組織活動的同時,從事著革命的新聞工作、政論工作和思想理論工作,這些工作都取得輝煌的成績,是他早期革命活動史上的重要一頁。

  周恩來: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 留學歐洲確立共產主義信念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五四時期的周恩來

  1919年5月,周恩來從日本回到天津後,就積極投入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並應邀主辦《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他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發刊旨趣》中指出,將“本民主主義的精神發表一切主張”“本‘革心’同‘革新’的精神立為主旨”。“革新”就是要改造社會,“革心”就是從改造學生自身的思想著手。這篇文章發表後,天津各大報紙紛紛轉載,引起很大反響,大批訂單紛紛寄來。

  五四運動以後,國內掀起一個赴歐勤工儉學的熱潮。周恩來也產生了這種想法。他想到馬克思的故鄉去實地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真相、深入瞭解各種改造社會的學說。在此基礎上,選擇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理論,運用到拯救中華的具體實踐中。1920年12月中旬,周恩來到達法國巴黎。半個多月後,他去往英國倫敦。經過對各種不同新思潮的推敲比較,周恩來終於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蔡和森:組織在京的湖南學生 第一個明確提出成立中國共產黨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蔡和森

  蔡和森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1918年,蔡和森與毛澤東等同志在長沙共同發起組織了新民學會,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之後,蔡和森同志在留法期間提出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新民學會的活動方針,得到廣泛贊同,產生很大影響。1919年,北京爆發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籌備旅法勤工儉學的蔡和森同志組織在京的湖南學生,投入了這場反帝反封建運動。

  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和五四運動推動下,留法勤工儉學形成高潮。1920年初,蔡和森同志懷著對革命理想的熱烈追求,遠渡重洋赴法勤工儉學。他在法國感受著異國文明的衝擊和思想潮流的激盪,“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著作,翻譯《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及各國工人運動,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參與領導勤工儉學學生的正義鬥爭,與周恩來、趙世炎等一起籌組中國共產黨旅歐早期組織,成為法國支部的創始人之一。他與陳獨秀和毛澤東同志通信探討建立共產黨的問題,對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等問題提出了正確的主張,成為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的第一人。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黨正式成立。蔡和森同志雖未參加成立大會,但他對於黨的創建,在思想上、組織上尤其是在建黨理論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盡美:建立反日愛國組織 成立共產主義小組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王盡美

  王盡美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山東地方黨組織最早的締造者和領導者。1919年時他年僅23歲。五四運動開始後,王盡美和北園分校的同學們參加集會、遊行,組織罷課並聯絡濟南其他學校的學生建立反日愛國組織,開展街頭宣傳。他身穿校服,胸前斜披書有“還我河山”大字的白布條,站在群眾中間慷慨陳詞。5月23日,在濟南學生聯合會的組織和領導下,濟南中等以上21所學校舉行總罷課。王盡美還起草了《罷課宣言》。

  6月上旬,山東當局為防止學生運動擴大,決定提前放暑假。王盡美等人又組織一師與濟南各校學生開展了抵制日貨鬥爭。他們重新調整了學生組織,並組成23人的評議會。學生們號召“不買日貨,不穿洋布,不坐汽車,不乘日本管轄的膠濟鐵路火車”,並分組到城關、商埠和市郊商店稽查日貨。王盡美等人還帶頭在濟南各校成立國貨販賣部。當時,駐濟南日軍和日僑吃的糧食主要靠北園一帶供應。為斷絕日本人的糧食,王盡美等人組織一師與濟南各校學生,聯合北園愛國人士發動北園民眾把通往市區的道口、橋樑全部堵住,切斷了日本人的大米供應。他還親自動筆,寫了一首歌謠:“窮漢白勞動,財主寄生蟲。人窮並非命,世道大不公。農民擦亮眼,革命天才明。”

  在五四運動中,王盡美深深感到群眾運動的巨大力量。1919年下半年,他作為代表來到北京,接觸到李大釗等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據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創始人之一羅章龍回憶:我領他到北京大學圖書館、教師和學生宿舍等處轉轉看看,還去看了一些外面來旁聽的學生,同時向他介紹了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情況。1920年夏秋之際,王盡美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並於1921年春在濟南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小組。

  李達: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行者 掀起宣傳社會主義的浪潮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青年李達

  1919年5月4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達正在日本留學,這一年他29歲。6月,他得知五四運動的領袖陳獨秀被捕,立即趕寫了《陳獨秀與新思想》一文寄回國內發表。他在文中充滿信心地寫道:“頑固守舊思想的政府能捕得有‘新思想’‘鼓吹新思想’的陳先生一個人,不能捕得許多有‘新思想’‘鼓吹新思想’的人。縱使許多人都給政府捕去,那許多人的‘精神’還是無恙的。”

  五四時期,全國掀起了以馬克思主義為主流的社會主義思想運動。李達積極投身到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運動中,成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旗手。1919年6月18日和19日,李達在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公開發表了《什麼叫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目的》兩篇文章。文章初步闡述了社會主義的原理,論證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的必然性。他指出“社會主義有兩面最鮮明的旗幟,一面是救濟經濟上的不平均,即消滅經濟上的剝削,一面是恢復人類真正平等的狀態”。這兩篇文章引導了許多五四青年投身社會主義運動。

  為了及時而系統地在國內傳播馬克思主義,李達還抓緊時間翻譯了大量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至1920年夏天,他分別翻譯了《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問題總覽》三本書。這些書籍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在1921年5月前後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在當時國內馬克思主義著作非常缺乏,不少先進分子包括某些早期共產主義者還缺乏直接閱讀外文書籍條件的情況下,這三部譯著的出版,對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毛澤東後來在評價李達時說:“你在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創建中國共產黨,你也做出了很大貢獻……你還是一直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宣傳這塊陣地,這也是很了不起的。”

  鄧中夏:參加五四時期一系列革命活動 工人運動的著名領導人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如何投身五四運動

鄧中夏

  鄧中夏,1894年10月生,湖南宜章人。1914年考入湖南高等師範學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後轉入哲學系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任北京學生聯合會總務幹事,參與火燒趙家樓的行動。1920年3月,在李大釗領導下,鄧中夏、高君宇等人發起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以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為骨幹,發起組織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書記,鄧中夏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從1920年4月起,鄧中夏長期在北京長辛店從事工人運動,主辦工人勞動補習學校,建立工會,為北方工人運動培養了大批骨幹力量。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