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李振華:治未病是醫學未來發展方向

•治未病在方法上較之治已病更全面、更主動、更有利於恢復健康,仍有現代科學進一步研究的價值。

•已病防變,不僅貴在早治,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失治誤治,迫及其它臟腑而產生併發症。

•病癒防止復發是中醫學根治已病,防止產生新病的重要手段。

中醫治未病是在中醫學陰陽五行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個性化理論指導下保障人體健康較全面的中醫學術理論。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中醫學就已重視治未病,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治未病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亦稱養生或攝生;二是已病防變,及早根治已病,防止病理演化加重;三是病癒之後,防止復發或產生新病。

國醫大師李振華認為,治未病在方法上較之治已病更全面、更主動、更有利於恢復健康,是世界醫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未病先防

治未病首先是防病,防止內、外病邪對人體的侵襲,不生病或少生病,方可長壽

關於養生防病,李振華認為,應主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調於四時天人合一

人類同大自然一切生物一樣,受到大自然氣候的影響和支配,隨著大自然氣候的變化而適應,方能保持健康,否則就會生病,所謂“天人合一”“天人相應”。

《素問·寶命全形論篇》雲:“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人體必須依天地之氣生存,據四季變化之規律而成長。

《素問·四季調神論》雲:“陰陽四時者,天地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一旦遇到氣候反常,就要立即採取措施,方能避免生病。

比如,四季中冬天應寒而反溫,春天應溫而反寒,夏天應熱而反涼,秋天應凉而反熱,所謂“非其時而有其氣”,人體若不能適應,便容易產生疾病。

情志安寧氣血通暢

人們在生活中,應保持情志安寧,心平氣和,無妄想妄為,保氣血才可暢達無阻,否則,便容易導致氣血紊亂而化生諸病。

關於情志,中醫歸納為七種,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謂“七情”。七情不能太過,太過即會使人氣血紊亂或壅滯而生病。

不同的情志太過,損傷的臟器也不盡相同。大體來說,過喜則傷心,過怒則傷肝,過於憂思則傷脾,過悲則傷肺,過於驚恐則傷腎,此即“七傷”。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說明人應當思想平靜,心胸寬闊,不妄想妄為,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心平氣和,即可避免生病,健康長壽。

動靜結合形神合一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可強筋健骨,使人健壯,但運動必須動靜結合,形神合一,才能使人健康無病。

動是形體上的鍛鍊,靜是心神上的平和。只有動靜結合,形神合一,相互為用,相互依存,才真正有利於健康。

幾千年來,中醫學創造了許多形神合一的鍛鍊方法,如漢末名醫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歷代創建的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無一不是既要求形體活動,又要心神入靜,從而達到形神合一的目的。

此外,活動鍛鍊身體,也要和氣候相配合,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說明冬季人體陽氣伏避,功能較弱,早晨鍛鍊最好是日出以後,尤其是年老或體弱者,更應注意。

飲食有節保護脾胃

飲食是人體生命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飲食足,消化吸收好,營養夠,排洩正常,才能使人健康長壽。

飲食的消化吸收排洩,必須依賴脾胃功能健全才能完成。因此,中醫學把脾胃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臟腑經絡之本”。

金元四名醫李東垣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脾胃功能的損傷,多從飲食而來,如過食膏粱厚味、過食生冷腥葷、暴飲暴食、過飢過飽,均可損傷脾胃。正如《素問·痺論》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可見飲食有節對保護脾胃的重要性。

《素問·髒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說明人在飲食方面,應以雜糧五穀雜糧為主食,可輔助吃一些水果,肉類以少吃為益,而以蔬菜作為補充。

益腎固精全真養形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故歷代醫家都將益腎固精作為保健強身、益壽延年的重點。

有的老人雖年逾古稀,但仍耳聰目明,精力充沛,即與腎固精足有關;但有的人年不過花甲,卻已出現眼花、記憶力減退、耳聾、甚至思維遲鈍、精力疲乏、腰背彎曲等未老先衰的症狀,這大都與腎氣不足,腎精虧虛有關。

導致腎虧最為常見原因,是中青年時期不知養生,縱慾過度,妄想勞甚,及至年老之後,病已造成,想補救已悔之晚矣。

因此,要健康長壽,中青年時期就要注意益精固腎,房事有節,清心寡慾。否則便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已病防變

已經生病,在治療上應儘量防止病情演變加重,此即“已病防變”。

李振華認為,已病防變,不僅貴在早治,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失治誤治,迫及其它臟腑而產生併發症。

如臨床常見的腎陰虛,早期出現頭暈目眩等症,應首先滋補腎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腎陰恢復,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暈目眩便可不治自愈。若僅根據“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單純清熱平肝火而忽視補腎陰之本,雖可見一時之效,但病難根除,不久便容易再次發作。

若腎陰虧虛得不到及時治療而越來越重,水不能涵木,導致肝火日盛、肝陽上亢,一有惱怒或勞累過度之誘因,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可導致血壓增高,甚至出現厥證等血管腦血管意外。

此外,腎陰不足,不能抑制心火,則可導致心腎不交,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

又如,腎陰虧虛,陰陽失去平衡,腎陽偏勝,亦可出現遺精、早洩、陽痿等。凡此種種,皆是不知已病防變,不重視治病求本之過。

又如臨床常見的脾虛證,由於脾失健運,失於及時治療,水溼瘀積人體而下行,可見於多種下焦疾病。如臨床常見的婦女因溼盛而出現的下肢水腫、白帶量多、盆腔積液等,以及溼阻氣機化熱而出現的子盆腔炎、宮頸炎、宮頸糜爛、陰道炎或泌尿系感染,以及溼熱阻滯氣血而致之子宮肌瘤、輸卵管不通、囊腫.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肥厚等。

以上諸症,究其根本原因,多與脾虛失治,水溼失其健運有關。

造成脾虛的原因,首先當責之於飲食不節,如忽視及時控制食慾和治療,又不重視或不瞭解人體臟器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整體理論,便容易導致多種疾病。

此外,若僅重視各種病變之局部治療,一病一藥,只治其標而不治其本,只治局部而忽視整體,一樣容易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早在1800多年前,醫聖張仲景就在《傷寒雜病論》中指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為後世醫家在已病防變的具體運用上指明瞭方向。

李振華認為,真正的科學,一是有理論,二是能經得起長期實踐效果的驗證,先輩醫家千年前提出的已病防變理論,仍有現代科學進一步重新研究的價值,可成為現代醫學未來發展的方向。

病癒防復

病癒防止復發是中醫學根治已病,防止產生新病的重要手段。

常言道:“三分治病七分養。”生病之後,治療重要,調養更重要,尤其病剛愈之時,更要重視調養,才能防止復發。

李振華認為,任何疾病的產生都會導致人體元氣的損傷。雖然中醫治病是扶正祛邪,調理陰陽,使陰平陽秘,從而達到治癒疾病之目的,但無論任何疾病,開始都可能損傷機體臟腑,使其元氣不足,尤其是老年體弱或久病重病者,若愈後不重視調養,則不僅原病易於復發,且更易產生新病。

在愈後調養方面,應主要重視調理脾胃——飲食增加,氣血恢復,不僅原病不易復發,還可有效防止新病。

此時,飲食宜以易於消化和吸收為原則,尤其長期脾胃病患者,更要注意,切勿暴飲暴食,過食生冷油膩之品,否則得不償失。

此外,愈後調養,亦應重視預防原病發病之原因。諸如情志不暢、勞累過度等,愈後均應分別加以重視,方能防止復發。

隨著醫學的發展,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中醫治未病學說,並採取了多種措施,如二級以上醫院建立治未病診斷室,培養治未病高級人才等,這是非常正確、非常及時的,也是今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促進醫學發展的最佳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