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軍民魚水情深 共譜雙擁新篇

巴中:軍民魚水情深 共譜雙擁新篇

巴中市2019年秋季退役軍人大型專場招聘會現場

巴中:軍民魚水情深 共譜雙擁新篇

2020年1月10日,恩陽區為二等功獲得者李盼家屬上門送喜報

巴中,是一片紅色基因厚重的熱土。1932年,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人民在此建立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當年巴中12萬人參加紅軍,有4.8萬多人英勇犧牲,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

巴中,是一片軍民魚水情深的沃土。我市連續三次獲得省級雙擁模範城,2016年成功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平昌縣曾連續四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縣,巴州區、通江縣2015年被命名為省級雙擁模範縣,恩陽區、南江縣兩次被命名為省級雙擁先進縣,湧現出“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單位”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管理局、“全省模範退役軍人”丁強等先進典型,激勵帶動380萬巴山兒女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合力譜寫雙擁工作嶄新篇章。

強化“三項建設”

雙擁工作環境優

全市各級黨政軍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將雙擁工作作為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加快建設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的政治任務、戰略任務、發展任務來抓,擺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不斷加強“三項建設”,不斷優化雙擁工作環境。

健全服務網絡。市委、市政府堅持把雙擁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及時調整充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立足服務備戰打仗,成立擁軍支前軍地協調小組。組建以雙擁工作站為基礎的退役軍人服務機構2876個,服務保障網絡實現市、區縣、鄉鎮、部門、村居全覆蓋。

健全工作機制。堅持每年召開黨委議軍會議、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會議等,專題研究重點難點問題。把雙擁工作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黨政軍領導幹部實績考核,納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範圍。將支持部隊建設改革、走訪慰問等雙擁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實現逐年增長。

健全法規體系。在全國範圍出臺首部《紅軍文物保護條例》,在全省率先出臺綜合性《雙擁工作規定》以及《巴中市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質效提升推進方案》等地方法規政策,實現雙擁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堅持“三位一體”

愛國擁軍氛圍濃

民擁軍,軍愛民,軍民魚水情。我市將國防雙擁教育納入全民教育體系,積極探索國防教育、雙擁宣傳、紅色文化“三位一體”的國防教育新機制,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增強全民愛國擁軍意識。

國防教育多樣化。通過充分運用多種媒介資源、設置永固式標語宣傳牌、印發雙擁簡報等方式,常態開展國防雙擁宣傳和工作動態報道。堅持將國防雙擁納入大中小學必學課程,將每年8月和春節前一個月定為雙擁宣傳月,通過領導幹部過軍事日、國防形勢報告會、重走長征路等國防教育活動,強化全民國防雙擁意識。

紅色教育陣地化。圍繞建設“一區三地”,先後投資近10億元修繕擴建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劉伯堅烈士紀念園、中國工農紅軍石刻標語園、空山戰役遺址紀念園、雙擁文化主題公園等紅色教育基地,做到與新村建設、鄉村旅遊、雙擁創建相結合,打造“全國知名紅色旅遊區”,全市5個景區納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處,年接待紅色旅遊人數達200萬餘人次。

榮譽激勵立體化。開展懸掛光榮牌、送立功喜報、迎接光榮返鄉退役軍人、走訪慰問、發送慰問信等活動,連續舉辦六屆“十佳烈軍屬、十佳復退軍人、十佳好軍嫂”評選表揚,20個單位和個人受到中央、省表彰,營造尊崇軍人濃厚氛圍,增強退役軍人榮譽感。

創新“四項機制”

軍人軍屬實惠多

一直以來,我市始終本著對優撫對象“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優先一步”原則,創新機制,全力提升優撫對象幸福指數。

創新優撫標準增長機制。及時提高撫卹補助標準,通過銀行直髮方式按時足額兌現;在全省率先實行城鄉一體、同役同酬的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政策,標準達到入伍時所在區縣上年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0%;入伍大學生一次性獎勵金高於全省標準4000元;一至四級殘疾軍人護理費標準逐年提高。

創新社會救助常態機制。按照“普惠”加“優待”原則,將生活困難的3700名優撫對象納入城鄉低保範圍,對生活困難但不夠低保條件的2400餘名優撫對象給予臨時救助,通過減免、報銷、補助和大病救助政策解決醫療難。建立1600萬關愛幫扶專項基金,解決退役軍人家庭實際困難。幫助1500餘戶優撫對象家庭實現脫貧奔康。

創新就業創業扶持機制。建立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實現有意願的100%參訓、100%推薦就業。依託各類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搭建退役軍人與用工單位雙向選擇平臺;落實稅費、貸款等方面優惠政策,開發公益性專崗3500餘個,充分保障退役軍人就業創業。2019年9月,舉行退役軍人大型專場招聘會,62家企業提供崗位2000餘個,600餘名退役軍人參加招聘會,現場求職登記379人、意向簽約109人。

創新社會擁軍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基層基礎作用,開展徵兵宣傳、走訪慰問、結對幫扶等擁軍優屬活動上萬次。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建立部門聯動的優撫安置、醫療保障、再就業服務、部隊後勤保障和軍人及子女教育體系,開展送文化、送科技、送醫療等各類活動6000餘人次。

突出“雙向奉獻”

軍政軍民情誼深

一直以來,我市軍地雙方積極發揮各自優勢,互幫互助,互促共進,實現部隊戰鬥力、地方生產力“雙提升”。

地方傾力擁軍。先後投入近千萬元擴建巴中市軍警民綜合訓練中心,新建平昌縣武警中隊營房,南江縣人武部辦公樓、消防紅塔站,每年開展送政策進軍營活動。每年“八一”、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前往駐巴部隊、軍烈屬和優撫對象代表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現役軍人子女全部實現就近就地入學入托,各公共服務窗口均設有軍人和優撫對象優先服務窗口,各景點設立現役軍人參觀遊覽免票標誌,落實了殘疾軍人乘坐公交車、軍車免費等政策,引導全社會尊崇軍人、愛戴軍人。

全力支持地方建設。駐巴各部隊廣泛開展“建功革命老區、造福巴中人民”活動,先後組織1萬餘人次積極參加重點項目建設、扶貧開發、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年出動官兵及民兵預備役人員2000餘人次參加抗洪搶險、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等任務。衝在戰“疫”一線,出動民兵4萬餘人次在30餘個卡點設防警戒。主動投身脫貧攻堅,投入資金260餘萬元,協調社會資金350餘萬元助力發展,11個幫扶聯繫村實現脫貧摘帽。

軍民共建富有成效。海軍“巴中艦”正式入列,軍地簽訂雙擁共建協議,建立聯絡員制度,軍地聯繫密切。駐巴部隊把駐地當故鄉,積極參加巴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駐巴部隊官兵每年堅持義務為各大中學校進行軍訓,累計軍訓學生達16萬餘人。軍地建立共建對子37個,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軍民共建活動,密切了軍民魚水情誼,為構建和諧社會夯實了根基。

原標題:軍民魚水情深 共譜雙擁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