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識和思維方式的運用,看心理學對你人生的影響

這兩天看了大量這幾天裡大家記錄的心得總結,在重新拼接這些細碎的心得時,漸漸發現這些道理,其實正是常識。另一個收穫是對於思維狹隘的理解。

什麼是常識?常識即是一些基本的、正確的道理或原則,是具有廣泛適用性的,也是極為實用的,還是能用於指導實踐的,更是人們所應普遍具備和知曉的。

雖說常識理應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往往又正因為是常識,所以反而容易被人所忽略。常識裡,包含著正確的思想、合理的三觀、理性的信念。而正確的三觀,也是由很多細細碎碎的常識所組成。

忽略了常識,與它背道而行,生活就容易出岔子。要想重回正軌,也不難,還是得撿起常識,遵循其中的規則和原理,照章辦事慢慢來。對於人生,常識就是一條行事的準繩。

從常識和思維方式的運用,看心理學對你人生的影響

曾經真沒以為自己三觀有多不正,直到一天突然聽見從L口中說出這麼一句話出來:“一個人三觀都養成了,會那麼容易改的嗎?思想有問題了,整個人都好不到哪兒去!

剛聽到這話,簡直當頭一棒。L究竟何出此言我的確無從得知。但我切切實實地懷疑過並去驗證了他的話是否合理。我有他說的這麼誇張?他究竟說我哪裡思想有問題了?這應該不是埋汰人的氣話吧?

結果事實證明,他說的沒錯。

我重新審視了很多東西,盡我所能地審視。在不斷的反覆驗證和詢問的過程中,幸而有她不斷幫我理清背後的邏輯。在看大家心得的過程中,突然發現,早前我所期待的、我所以為的一些場景以及“手裡所拿到的劇本”,其實有些是沒錯的。可從實際情況去到那些期待的和所以為的場景中的這個路徑,卻出了問題。也就是說,常識被淡忘或忽略掉了。或者說,實踐中並沒有嚴格按照常識來執行。隨後就慢慢越來越偏離原本常識所指向的方向。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判斷或直覺,是一種可能,算不得數。

另一點,發現人們雖生活在同一空間,但其實卻是在不同的世界。說白了,即使在同一空間,但卻各有各的道,各行其是。也就是俗話說的:人有人道,狗有狗道。

不管是什麼道,各不相擾是最好,但卻又會偶有交集,或是被動地必須產生交集。如果是偶有交集還罷了,如果是被動地必須產生交集,常識就會在不同的道上產生交叉或碰撞——如果是碰撞,也就是矛盾產生的根源。

從常識和思維方式的運用,看心理學對你人生的影響

再說說思維狹隘。前面說了,當不同的道有了交集後,可能會產生碰撞。簡單說來,就是不同路子的人碰到了,不對路,就容易有矛盾。而狹隘的思維,會使矛盾激化。思維狹隘,容易價值觀單一,價值觀單一了,就容不下不同的意見或看法。但思維放開後,會發現在別的價值觀裡,會有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東西。

最近對此深有感觸。L曾再三提醒過我,希望我能有一種“敞開”的狀態。其實在他去年第一次說這話時,我是非常受觸動的,覺得內心有種東西被觸碰到了。然而,可能是因為習性,又可能是因為封閉太久,又或者是不肯向內看或不肯思考,還可能是因為覺得有傷口吧,總之我沒有細看。到今年他又說到這話,可能因為慈悲慣了,又不放心,覺得我沒聽懂,於是多加了一句解釋:“打開自己的方法很簡單,你過去認為不行的事,自己試著去突破。你接受不了的人和事,試著去接受。你沒做過的,嘗試去做。”

以此為依據,就最近發生的一些人和事來看,發現:就是這個道理,他說得沒錯。

從常識和思維方式的運用,看心理學對你人生的影響

最後,說說根本。我們都知道,本立則道生。雖然是短短五個字,但完全可以應用於許多生活場景,甚至可以將很多事情的發生和發展歸結與此,比如,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如何處理次要矛盾等。

以上,是一些感觸。記得L曾說,我的理論沒問題。又說有的太抽象了。很久以前,G也這麼說過。有些東西,心裡能感受到,但不完全能用文字去具體細緻地表述起來。其實,最終,還是要能化為行動才最好。

作者:向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紅樓夜思。從書裡,看更廣闊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