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遇到太宰治的時候,他還沒有現在這麼火,書店裡沒有鋪天蓋地都是他的《人間失格》。

我只是在圖書館裡亞洲文學的分區裡,偶然看到了這本書。

人越長大,心越敏感,越不願意看到一丁點讓人感到不舒適的文字,很多時候,我無法說服自己去讀完一本書,因為還沒讀完,就覺得無法和作者苟同,無法強迫自己去接受另一個人的思想。

太宰治便是少有的走進人心裡的人,因為他的文字太過引人入勝了。

開篇他從一張童年的照片說起,照片中有一個男孩,笑得很開心,拳頭卻緊緊握著,他如此形容這個孩子:“不知為什麼令人覺得骯髒,讓人噁心。”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這孩子叫葉藏,這個孩子便是他自己。而且,他從來都不是個看起來骯髒又噁心的孩子,相反的,他長得眉清目秀,十分可愛。

就算是這樣一個孩子,可他內心卻是十分討厭自己。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寫作的作家,內心卻好像有一扇門被打開了。

我時常看到村上春樹書中獨生子的自顧自驕傲,也會感到安妮寶貝書中都市麗人的小資情調,更能看清楚郭敬明成名後那股自戀,看得到三島由紀夫對情愛的鄙視,可我沒見過對自己厭惡得如此徹底的作家。

在我的印象中,作家們總是有自己的一個巨大宇宙,在那裡,他們可以自給自足,可在太宰治這裡,你能看到他滴著血的無助。

“我的人生是充滿羞恥的。”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誰說不是呢?小時候會尿床、上課時忍不住大便在褲襠裡,做錯事、出過醜,我們竭盡全力想要活得驕傲體面,可是誰能說,自己的人生並非充滿羞恥的呢?

“對我來說,人的生活是難以捉摸的。”

與我而言,同樣如此,儘管小時候很快樂,無憂無慮,但也時常被困惑所籠罩著,每個孩童渴望長大,往往長大了,卻發現真正的迷茫才剛剛開始。

他的生活其實並不窘迫,他有一張好看的臉,還有極為乖巧的性格。

威嚴的父親問他要什麼禮物,他原本想說要書的,可是父親一臉掃興,他就內心開始打鼓“怎麼辦,我讓父親生氣了。”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為此,這可憐的孩子深夜在被窩裡瑟瑟發抖,為了不讓父親不開心,他連夜在禮物簿上改好了父親想讓他得到的禮物。

懂事得令人心疼,父親卻以為,這是孩子的頑皮。

大人們總以為,孩子小時候是不懂事,可是有些孩子,他們從小就懂事,並且因為懂事,所以承受了比同齡人更多的苦。

他們曾以為這是活在世上所必須的,可後來看到了別人的活法,才知道自己太戰戰兢兢了。

葉藏大概也是如此,所以長大後,他活成了最失敗的樣子。

你可以叫他小白臉,走到哪裡都靠女人供養。

你可以叫他失敗者,沒有一份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一個穩定的家庭。

你可以叫他邊緣人,亂搞男女關係,還玩自殺跳海。

總之,和他小時候完全不同的,是他一點也不懂事,一點也不像小時候那麼乖巧。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就是這麼失敗的人啊,你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可實際上,恰恰是因為他太知道了,所以才活得太痛苦。

“人們彼此並不瞭解,完全看錯對方,卻以為是最好的朋友,一輩子都不會察覺,如果對方死了,就哭著念悼詞,難道不是這樣嗎?”

“社會就像一片大海,社會是人和人的鬥爭,而且是當時當下的鬥爭,每個人都希望當場獲勝。”

“人是絕不會屈服於他人的,即使是奴隸也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還擊。”

在這樣的人世間,他把自己蜷縮成一個蟾蜍。

“每日做著相同的事情,只要避開過度的狂喜,也不會有太大的悲傷。”

可是這人間卻不會放過他,他絕對信任的妻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軌。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他從那時候起“就像是有人迎面對著眉心砍了一刀,無論接近誰,都會感到傷口隱隱作痛。”

他開始對自己唯一信賴的人產生了懷疑:“純潔無瑕的信賴是種罪嗎?”

最後,他這樣說道:“我已經失去做人的資格了。我已經完全不是人了。”

寫完這本《人間失格》之後,太宰治選擇自殺。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這個世界看起來陽光明媚,可惜有一些人,他們只是活著,就已經用盡了全部的力氣。

平常人都能承受的苦難,或者自稱為“膽小鬼”的他們,並不能承受。

他們一生都有一顆敏感的心,一生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保護好這顆心。

可少有人能一生保全這顆心,有的人百鍊成鋼,有的人萬念俱灰。

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送給邊緣的你的一本書

假如你是個大大咧咧的人,這本書並不適合你,你會覺得他滿篇都是矯情的廢話,假如你有一顆和他一樣柔軟的內心,這本書會讓你找到一個家。

儘管斯人已逝,也莫名的,感到了一種陪伴,至少,這世上,還是有很多與你一樣相似的人。

比起那些胡作非為橫衝直撞的人,這些柔軟又敏感的人,難道不是更該被好好呵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