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像那些阿美利加人/行走在加利福尼亚的大道上/我行走在中国西部高原的/新辟的公路上/我从那隐蔽在群山的峡谷里的/一个卑微的小村庄里出来/我从那阴暗的,迷蒙着柴烟的小瓦屋里出来/带着农民的耿直与痛苦的激情/奔上山去——”

汽车在美汗公路盘旋,突然,耳边就响起了这首诗,我不知道1940年的艾青是行走在中国西部高原的哪条公路上,只知道,走在美汗公路,对诗人的那一份欢悦与激动感同身受。同样是一条乡村山路,没有交通要道的大气,却是窝底、潘安、汗牛三乡村民通往外界、通往自由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从四川省小金县美沃乡越过海拔4916米的木壳壳梁子至汗牛乡,翻山越岭,全长 51.66 公里,路基宽度 4.5 米,路面 4.0 米,为山岭重山丘四级的公路。这是一条在雪山上开辟出的“天路”,大部分海拔高达 3500 米,冬季大雪封山,道路冰封,公路真正可贯通的时间是每年5月到10月。

3月底,木壳壳梁子积雪未化,我们辗转着从小金绕道甘孜州丹巴县境内,再从丹巴来到汗牛,128公里,崎岖颠簸,这是以往窝底、潘安、汗牛三乡8000多村民通往小金县城唯一的公路。也正是经历过128公里的颠簸之后,从汗牛乡去往木壳壳梁子,尝试着走美汗公路没有积雪的路段时,才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条路的意义。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生命之路,注定要用血肉之躯铺垫

美汗公路宽阔、惊险,从乡村到山林,再到雪山之巅,向前方蜿蜒,路的两旁,是丛簇的树林,是悠闲的牦牛;路的尽头,是向往的远方,是广阔的自由。美汗公路延伸着窝底、潘安、汗牛三乡村民的生命,让8000余人在村落中安居的同时,也迎来了外面的世界,这是一条乡村公路,更是一条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2008 年“5·12”汶川地震后,江西对口支援小金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美汗公路被提上日程,2009年3月22日,美汗公路正式动工;2009 年9月30日,美汗公路全线贯通。 整条公路沿着的花柳沟山谷向西南方向蜿蜒前进,经过原始生态林区和草甸牧区,木壳壳梁子,这条线路中有36.86公里的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路线最高点海拔4916米,这是道路施工条件的极限。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上,铭记着“7·17”泥石流自然灾害事件中罹难的 5 名江西籍施工人员。2009 年 7 月 17 日凌晨,汗牛乡足木村热希沟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导致美汗公路 C 标段物资中转站被毁,年仅十九的挖掘机师郑军,正值壮年的爆破工方海金、方福寿、余铁团、陈大福遇难,五个鲜活的生命,永久地留在了美汗公路上。经当地政府和百姓多次考察后帮助选择的最安全的地方,却没能阻挡住 60 年不遇的泥石流突然袭击,驻地被淹没,帐篷被冲走,天灾的发生,只是一瞬,人力显得渺小而无奈。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十二年后,当人们再次提起那些淹没的记忆时,依旧记得当时的场景,记得搜救的心情,依旧心有余悸。 辗转来到汗牛乡,尚未歇息,足木村金书记便第一时间将我们带到“七·一七”泥石流江西援建者罹难纪念铭前。美汗公路 C 标段的回头线上,灾害的发生地,这块由当地片石雕刻的纪念碑经过十二年的风雨洗礼,已经褪了颜色,碑上的铭文,却依旧铭心刻骨。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修筑了十二年年,纪念碑伫立了十二年,三乡村民早已习惯了美汗公路的存 在,却也没有忘记在此地流逝的生命。在每一次路过时,他们或许不会在纪念碑前停留, 却依旧会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祈福,碑前残留的香火,便是最好的证明。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避世村寨,注定要将希望之门敞开

汗牛、窝底、潘安三乡地处青藏高原东延,邛崃山脉中段,分布在耸立的高原群山之间。离小金县城直线距离只有十多公里的乡村,却需要翻山越岭五六个小时才能抵达,山阻隔了外面的世界,使得这里保留了原始的民族风情,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却也不可避免地使之落后于外界。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在美汗公路贯通之前,三乡村民去一趟县城是一件大事,只能骑马或者步行翻越木壳壳梁子,早上天没亮就上路,年轻力壮的走五六个小时才到县城;或者坐汽车绕到甘孜州的丹巴县,再绕回阿坝州的小金县,这个来回有 260 多公里,车费要近百元。这样的开销是普通村民不能承受之重。

他们避世而居,不是不想出去,只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眼前所能及的便是所有。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精神世界足够丰富,丰富到生活在避世村寨,也能感受到整个世界。只知道,如果能够选择,哪怕避世而居,他们也需要开通一条路,一条通往远方、通往自由的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便是这样的存在,它是三乡8000名藏族同胞抵御自然灾害的生命之路,当疾病、灾难来临,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解救生命;它将汗牛、窝底、潘安三乡与外界相连,走过了美汗公路,便能抵达小金、成都,能抵达向往的远方;它给了三乡村民选择的自由,有这条路在,他们可以安居,可以远行,可以归来。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在美汗公路通车十二年年后,绕道丹巴,经潘安、窝底、最终来到汗牛乡。一路上,司机会捎上顺路的老人,老人搭车,也已经成为习惯。在汗牛乡足木村金书记家午餐,满满的一大桌家常菜,牦牛肉、土豆、腊肉、腊肠,都是当地自产的食物。金书记话不多,在饭桌上说起美汗公路,说起那些年的“江西老表”,却停不下来。援建时的种种情形,他如数家珍,带着我们站在纪念碑前时,他依旧沉重。他说,对于他们而言,美汗路不只是一条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汽车行驶在美汗公路上,盘旋着向上,像是要去往天边。走过很多路,却从未走过这般大气的乡村公路,蓝天、白云、村落、森林、牦牛、雪山,每一次呼吸,都畅快淋漓。近十年的公路,被保护得很好,没有一点坍塌。经历过自丹巴入潘安、窝底的那段路的颠簸,再走美汗公路,甚是享受。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对于偏远农村,“有路,才有希望”,而美汗公路所承载的希望,更是一般的乡村公路远远不能及的。美汗公路结束了小金县窝底、潘安、汗牛三个乡无公路直通县城的历史,将原本的车程缩短了一半,极大地方便了三乡藏民的出行 ;打破了三乡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模式,使得丰富的矿产资源得到利用开发,推动经济的发展。

美汗公路早已渗透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务工,孩子上学,病人看病,老人去看看小金县城,都是通过美汗公路;家里种植的土豆、蚕豆,山上采的松茸,因为美汗公路,可以运出去卖,增加家庭收入 ;每年 10 月,在公路冰封之前,村民们还会提前去县城置办年货。原本闭塞的乡村,因为一条路,可以跟这个世界更好沟通。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汗牛乡没有绝世的风光,却有避世的生活,一条公路,不会对原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冲击,却可以为封闭的思想,带来更多的可能。当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依旧坚持自己的生活,如此,也便少了一份盲目,多了一份安然。生活依旧,心境却早已不一样。

高山雪峰、高山草原、原始森林、高原湖泊,诉说着独属于高原的原始大气。绚烂的杜鹃花、摇曳的格桑花,又是另一种妩媚。汗牛乡的枷担湾村,草场、双海子、险峰,溪流、峡谷,原始生态,更是川西北高原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汗牛乡避世的生活、原始的风光、独特的文化,因为群山的阻隔,依旧如初,而美汗公路的存在,让避世的汗牛乡慢慢揭开面纱,让热爱户外探险、热爱藏族文化的人更容易抵达,成为中国西部高原自驾的好去处。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躯铺垫的生命之路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自由摄影师,旅游自媒体。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