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灣的故事

蘇州灣的故事

1979年

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

……

這是《春天的故事》的歌詞。

在這首中國改革開放代表曲的旋律中,深圳從一個不起眼的南方小漁村,一夜間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場,被稱為“中國式奇蹟”。

深圳的發展告訴了我們:畫圈真的很重要。

2011年夏末初秋,蘇州也開始畫圈了,在古城之外,東南西北各畫了個圈。

其中在南邊畫下的那個圈就是蘇州太湖新城。在這個180平方公里的大圈裡,吳中、吳江兩個區各佔30平方公里,中間的東太湖水域佔了120平方公里。

一場引領蘇州進入“太湖時代”的造城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1、

對蘇州而言,造城並不是件難事。難就難在,要讓兩個“諸侯”一起造城,即便在2012年,吳江撤市設區,從獨立的縣級市變成蘇州城區的一部分。

一晃快10年過去了,“蘇州太湖新城”這個180平方公里的圈早就名存實亡,就連很多生活在蘇州的人還是吳中太湖新城、吳江太湖新城傻傻分不清楚

如今,吳中太湖新城成立了太湖街道,在10平方公里啟動區還未成氣候的現在,已經想象著西拓那餘下的20平方公里。綠色和智慧就像兩件華麗的外衣一樣,包裹著這座蹣跚前行的新城。

對了,這座新城的目標是“瞄準未來蘇州城市建設的最高水平”。

吳江太湖新城更是已經成為了東太湖旅遊度假區後面括號裡的後綴(根據官方回覆是:兩者採用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辦公模式)。這座新城也有個響亮的目標:打造21世紀蘇州城市建設的最大亮點。

距離21世紀結束還有80年,時間還夠,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親眼見證

至於未來,我想大概率兩座新城也不會懷著初心,一起畫好蘇州南邊的這個圈了。

隨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依託國家戰略的先行啟動區和滬蘇湖高鐵,吳江是一心要去站C位的,這就必然會將一部分發展重心南移,做強汾湖,對接上海。

就跟我吳江的一位朋友講的,我大吳江基本面這麼好,為啥要搭理你小吳中呢

對於吳中太湖新城而言,只有綠色,沒有“紅色”;智慧說了十年,真沒見多智慧;產城融合,沒見產,也沒見城,融合得悄無聲息。另外,產業基礎的薄弱,交通的硬傷,都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的,不過房價都破3萬了,有什麼關係呢。

就跟我吳中的一位朋友講的,別說發展慢,說就是要慢慢做精品

總結下來就是,各幹各的,預期都很美好。畢竟,漫漫歷史長河裡,誰還不是個潛力股。


2、

對區域價值的炒作來說,太湖新城的故事講了那麼多年,相信的相信了,不相信的也很難再相信。是時候換個新概念包裝包裝了。

於是,“灣區概念”來了。前面說畫個圈很重要,現在看來取個好名也很重要。政府已經用“蘇州灣”三個字搭了這麼好的臺,地產商們不講個好故事也太對不起觀眾了。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對標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的蘇州灣區,什麼粵港澳大灣區、杭州灣大灣區都是弟弟。珠玉在前,灣區價值無限。

就跟我做地產一朋友說的,管你海灣、湖灣、河灣,灣字一帶,黃金萬兩

如果說紐約灣區是金融灣區,舊金山灣區是科研灣區,東京灣區是產業灣區,那我想,蘇州灣這個全球頂級灣區,應該是地產灣區吧

7月11日,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受綠地邀請,來到蘇州灣。在被造勢為“沸騰長三角”的這場活動中,吳曉波先是縱論中國經濟,最後回到正題談論綠地項目所在地的價值。演講中,他肯定了這個全球頂級灣區——蘇州灣。

就在前一天,吳曉波剛剛髮長文反思了自己帶貨直播“翻車”的經歷。他寫道,很多年後,回想起無比尷尬和羞愧的今天,我會對自己說,“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他總結自己翻車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的表現,二是選品邏輯。

至少,從媒體報道來看,第二天的活動現場,吳曉波表現很好,但我不知道他在談論蘇州灣時會不會感到尷尬和羞愧。當然了,我也沒法拿出15罐奶粉這樣的數字來讓他反思自己的選品邏輯。


3、

2011年

那是一個初秋夏末

蘇州的南邊被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個世界級灣區

在灣的那邊是未來的“香港”

在灣的這邊是未來的“深圳”

……

這是《蘇州灣的故事》的歌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