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溫鐵軍

近年來,由於我國畜牧業所產生的畜禽糞汙廢棄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生活品質和環境質量,所以國務院頒發了相關廢棄物資源利用的文件,並推出了"農村禁養令"。

畜牧業汙染物只是眾多汙染源之一

禁養令一出,在各界都引起了很大反響。其中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就此發表了自身的看法,說禁養令的推出會影響到民生。

眾所周知,民生問題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人民幸福與否的關鍵,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而民生,主要指的是民眾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

那麼,農村禁養令當真會影響到民生嗎?

首先,來看一下禁養令的具體內容。總體來說是規範養殖,必須在既定範圍內養殖畜牧;鼓勵養殖場戶的產業升級轉型,以可持續發展為主。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養殖場

環境問題一直是近些年來國際上注重的問題,可持續發展也一直是我國的戰略發展目標,所以規範養殖與產業升級轉型無可厚非。

可能會有人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社會,養了幾千年的家禽都沒能汙染環境,怎麼到了近現代就如此迫在眉睫了呢?

其實吧,之所以在古代畜牧業產生的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古代人口基數小,畜牧業造成的汙染有限,再加上沒有如今那麼多汙染源,自然環境的承載力自然足夠。

但是如今卻不同了,遠遠超過古代的人口基數,不僅讓畜牧養殖產生了大量氨氣,其他的汙染源諸如化工業、煤氣工業等,同樣會產生氨氣。氨氣最終會以霧霾和酸雨的形式汙染水資源,不僅威脅到了動植物,也危害到了人類的身體健康。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霧霾

規範養殖是城市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農村禁養令從環境、健康角度出發是一方面,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比如從社會進程發展來看。現代社會比起古代社會的發展程度何止雲泥之別。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追求也會隨之提高。

不說"北上廣深"這種超一線城市,就說二、三線城市,也少有出現隨處養殖家禽的情況。因為隨意養殖不僅有以上弊處,也影響了市容市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鎮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最為關鍵的在於,農村禁養令遠沒有想象中的影響那麼大。規範養殖與產業轉型升級並非是完全禁養,這只是對絕大多數養殖散戶的影響較大,而散戶養殖雞鴨鵝等家禽少有人是為了生計。因此禁養令雖然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民生,但是影響力度並不大。

所以,與其擔心農村禁養令影響民生,不如從別的途徑來改善和保障民生。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

改善民生的多種途徑當中,重中之重的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從國家層面來說,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一方面,知識是持續性的生產力,正所謂"科教興國",國家進步離不開人才的建設。另一方面,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可以提高我國人民整體的素質。量變引起質變,從而使得整個國家更為強大。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科教興國戰略

從民眾自身來說,現代社會是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只有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個人的思想、眼界以及能力,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淘汰。且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會增加自身的選擇權,那麼會有更大的幾率去做自身想做的事情,生活品質自然會提高。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信息化時代

再者,近些年來我國老齡化逐漸加重,年輕人為了生活在奔波忙碌,空巢老人比比皆是。而老年人又與社會脫軌,這十分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這更體現出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儘快接受新鮮事物,充實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增加其幸福感。

如果說教育是一切的基礎,那麼收入則是最好的反饋。民眾的收入水平,直接反映出了一個國家的民生情況。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提高人民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可以直接提高人民的經濟收入。不僅有利於保障其基礎生活,也增加了其自身的價值感。

此外,還要加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住有所居"、"病有所治"、"老有所依"等等。

社會的穩定和諧,需要不斷改善民生問題

首先,住有所居。"住"素來和"衣、食、行"一樣是人們基本生活需求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住"與其他三點不同的是,"住"還是人們的精神寄託。因為人是一種擁有感情的動物,他們追求歸屬感和安全感。

這兩種感覺多數都是"家"給予的。可是人不可能一輩子縮在家的港灣當中,成年人總要獨立,開始自己的生活,而後為了自己的夢想拼搏努力,成為家人的港灣,

所以房子就成了人們尋找踏實感的另一個家。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房奴

另一個關鍵點在於,房子和教育是牢牢掛鉤的。學區房的房價讓人望而卻步,但是為了後代的教育問題,又有多少普通人節衣縮食,甚至不惜透支自身的身體健康,也要"趨之若鶩"的去搶房源呢?

可悲、可嘆。

生活必需品成為了年輕人背上最重的一座大山,壓的山下面的人喘不過氣來。許多人"房奴"的身份一背就是幾十年,另一部分人甚至連"房奴"都沒有資格做,只能租房度日,生活質量自然會有所下降。

其次,病有所治。中國有一句民間俗語叫做"久病床前無孝子"。從人道主義上來看,"病"折磨的不僅有病人,還有家屬。首當其衝的,便是經濟方面的折磨。有太多的實例為我們證明了這一點,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場大病可能會毀了整個家庭。

如同《我不是藥神》中所拍攝的一樣,一些病所需的藥動輒上萬,可是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才多少呢?最為心酸的是,可能病人積極治療,家屬也滿懷期望,然而傾家蕩產之後,卻未必能夠治好,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所以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是十分有必要性的。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我不是藥神劇照

最後,老有所依。顧名思義,即養老保險制度。上文中也提及了,如今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預計到203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比例可佔全國總人口的1/4。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會影響百姓生活

老齡化

這意味著,完善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等同於保障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諧的同時,也能夠

從根本上扭轉人們"養兒防老"的觀念,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由以上種種可見,民生問題需要從許多方面考慮。其實近些年來,我國為了改善民生問題,已經做了相當多的改變。只不過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政策也需要跟隨時代而不斷調整。就如同農村禁養令,這兩年仍舊在不斷做出調整。想必有朝一日,這個政策會更加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