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經授權請勿複製粘貼和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整,一聲巨響響徹在祖國遙遠的沙漠裡,萬米高的蘑菇雲騰空升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聲“東方巨響”震驚世界,震碎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我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上第5個自行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從此不用再懼怕"核訛詐"這個紙老虎。因此這枚原子彈也被親切的稱為“爭氣彈”。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去年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就充分展示了當年研發原子彈的艱辛和苦難。張譯飾演的原子彈研究人員高遠悄無聲息告別家人、朋友、戀人,隱瞞身份去了遙遠的地方從事科研工作。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而今年10月16日,是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是面對這些名字,我的眼中滿含淚水。這些名字彙成一個詞,那就是“兩彈元勳。”

兩彈元勳,是指為祖國的核彈、導彈的研究事業和國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群體。

鄧稼先:“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1924.6.25-1986.7.29)安徽省懷寧縣人。

現在很多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誰是鄧稼先,但是他有個世界知名的老同學,那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籍科學家楊振寧教授。

1958年秋,34歲的鄧稼先突然被上面談話,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你是否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這位在26歲就獲得美國名校博士學位,義無反顧地同意了。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從此他就像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張譯一樣,從眾多好友的視野裡隱去,名字從所有學術刊物上消失了。結婚五年的一對夫婦,開始了他們聚少離多的人生。他見不到妻子,更見不到自己的兩個孩子。

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說:“那是1958年的8月份,那天晚上他回來比較晚,他說他要調動工作了,我問他調哪兒去,他說不能說,做什麼工作,也不能說,你給我一個信箱地址我們通信,他說可能也不太行。‘’

那是6年的時光,在1964年,鄧稼先真的為中國人放了一個“大炮仗”。這個炮仗,是守護中國的“定海神針”。但他的老同學問他中國的原子彈到底是不是自己研究出來的時候,鄧稼先問過上級後,肯定的告訴楊。

這讓楊振寧痛哭不已。為祖國的強大而哭泣,不丟人。

而在後續的核試驗中,鄧稼先直接用手觸摸破碎的核彈進行檢查,卻因此遭受了嚴重的輻射。他晚年深受癌症的折磨。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最後的合影,鄧稼先嘴角帶血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986年鄧稼先病情加重,楊振寧從美國回來看望他。他對楊振寧說到:“我雖然因為核輻射得了癌症,但是我無怨無悔,因為我讓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1986年7月29日,在一次大出血後,鄧稼先在許鹿希的懷裡永遠閉上了眼睛,臨死前他還在關心國家的發展,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鄧稼先叮嚀:“

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和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1911-2009)浙江省杭州市人。

1949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卻受到了美國政府迫害,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他被拘禁了5年之久。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Dan A. Kimball)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

1955年,經過周恩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錢學森錢老和蔣英是郎才女貌,蔣英可比趙雅芝還漂亮了

錢學森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009年,錢老去世。

郭永懷,唯一成為烈士的兩彈元勳‍

郭永懷(1909-1968)山東省榮成市人。北大高材生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郭永懷在美國是和錢學森齊名的大科學家,他是國際上著名的力學專家,尤其在空氣動力學領域有著極高的地位。他發現了上臨界馬赫數,發展了奇異攝動理論中的變形座標法,即國際上公認的PLK方法。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原子彈研究陷入困難,他與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他要急著趕回北京,就爭分奪秒地要人抓緊聯繫飛機。但5日凌晨,飛機離地面只有400米的時候,墜毀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裡。

當找到他的遺體時,他的懷中緊緊抱著研究資料。在場的工作人員無不垂淚。

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稱號。同日,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了成功!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郭永懷是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2018年7月,為紀念郭永懷,國際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郭永懷星”。

氫彈之父,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于敏

于敏(1926-2019)河北省寧河縣人。中國氫彈之父,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

那時,世界上只有英美蘇三國成功研製了氫彈,中國雖然造出了原子彈,但氫彈毫無頭緒。

他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美國軍方除了評價錢學森,也對於敏說了句:“這傢伙可抵十個集團軍!”這算是極高的讚譽。

在於敏的努力下,我們的氫彈早於法國研製成功,氣的戴高樂在總統辦公室甩帽子。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于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2019年1月16日,於老在京去世,享年93歲。

兩彈元勳的名字,我希望00後的孩子們都能記住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他們是:

1.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 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2.錢驥:(1917-1983)江蘇省金壇市人,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3.姚桐斌(1922-1968)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4.趙九章(1907-1968)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5.王淦昌(1907-1998)江蘇省常熟縣人,1907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6.彭桓武(1915-2007)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領導並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7.程開甲(1918-2018)江蘇省吳江市人,1918年生,男,中共黨員,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武器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8.黃緯祿(1916-2011)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專家,中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9.屠守鍔(1917-2012)浙江省湖州市人,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0.周光召:1929年5月生於湖南省長沙市,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周光召教授在理論物理的各主要領域都有過傑出的創造性成果,使他在國際物理學界享有盛譽。他是目前中國擔任外籍院士頭銜最多者。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1.楊嘉墀(1919-2006)江蘇省吳江縣人,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68年後,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2.陳能寬(1923-2016)湖南省慈利縣人,中共黨員,金屬物理學家。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3.陳芳允(1916-2000)浙江省台州市人,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

1957年,他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成為以後中國發射人造衛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製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衝採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衛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他為中國十幾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雙星定位系統”、遙感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和小衛星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方案。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4.吳自良(1917-2008)浙江省浦江縣人,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7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研製蘇聯40X低合金鋼的代用鋼取得成功,對建立中國合金鋼系統起了開創作用。60年代,在困難的條件下,冶金所承擔氣體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用的“甲分離膜的製造技術”任務。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5.任新民(1915-2017)安徽省寧國縣人,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

1964年他作為東風導彈型號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保證了東風2號導彈飛行實驗取得圓滿成功。他相繼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的多種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工作。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6.孫家棟(1929-)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

1967年以前,先後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地地導彈與液體中程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工作。1967年後,開始從事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試驗工作。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中,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完成衛星總體和各分系統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現在孫老依然支持著中國的探月計劃和火星計劃。祝老爺子健康長壽。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7.朱光亞(1924-2011)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核物理學家。

1957年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領導設計、建成輕水零功率裝置並開展了堆物理試驗,跨出了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負責並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8.王希季(1921-)雲南省大理市人,男,白族,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早期從事火箭技術研究的組織者之一,是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及其後的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19.王大珩(1915-2011)江蘇省吳縣市人,光學專家。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中國現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領導下,開拓與發展了靶場光學測試技術、激光技術及太陽地面模擬等國防光學技術領域。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王大珩王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關於兩彈元勳

哪有輕易的現實安穩,不過是有人為你耗盡年華。”

我們能安穩的工作、成家立業,是以兩彈一星為首的科學家以及其他愛國群體用生命換來的。請珍惜,也請不要遺忘。

艾青說:“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人世間最大的愛,是對祖國的愛。

謝謝兩彈元勳: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們,你們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