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孩子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父母總是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夠聰明、機靈一點,總以為比其他孩子早一步更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家長們知道嗎?孩子的發育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很多事情還是有它的時程,

那麼哪些事父母不用著急讓寶寶做呢?

有些事情,孩子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過早抱起來

新生兒通常躺著的,脊椎發育還不完善,父母可別長時間豎著抱,這對於他們尚未發育的頸椎有相當大的壓力,抱著的寶寶手腳束縛,躺著才是對於他們舒服的姿勢。

一般來說三個月前的嬰兒還是躺在床上的,三個月以後寶寶有了第一個脊椎彎曲,且能自如抬頭,這時候在豎著抱也不晚。

趁早學走路

別太早讓孩子長時間練習,只因為你們想要快點看他學會走路建議讓孩子在1歲以後學走路,缺鈣的孩子走路早,容易羅圈腿,1歲以後孩子骨骼發育的基本完整,各方面發育都比較健全了,身體也結實了。

學習走路循序漸進 ,如果寶寶可以單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可以讓寶寶藉助推小推車獨立行走,最好不要長時間依賴學步車,很多品牌的學步車存在安全問題。

有些事情,孩子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以前陳舊的育兒觀念

家裡的很多老人還在用著當年養育你的方法來養育下一代,但其實很多都是錯誤的育兒觀念,雖然總是會被說你就是這樣長大的,時代不同的今天,我們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科學育兒。

提前讓孩子獨立

孩子哭鬧不要理、儘早分房睡這種說法我們聽到的很多,但不見得養育出獨立的孩子,嬰幼兒他們需要極大的安全感,小月齡的寶寶哭鬧是自己的需求沒有滿足,長大一點之後自然也不會有這種狀況,在孩子哭鬧時候抱抱可以給予極大的安慰,經常抱的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也會更好的成長。

有些事情,孩子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儘早添加輔食

很多爸媽常常為了孩子的營養,早早就添加輔食了,其實對嬰幼兒不是好事,有些寶寶的腸胃功能消化不好,輔食無法吸收,一不小心就超過他們臟器的負荷。

父母要根據自己寶寶的身體狀況,過早過晚添加都對寶寶不利。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四個月以後添加,母乳的寶寶則要晚些,一般到六個月左右 ,孩子的輔食從易消化的流食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有些事情,孩子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的各項身心發展,通常都要有一定的時間,有的孩子快、有的小孩慢,這些事情讓孩子慢慢來,不必贏在起跑線上,爸媽們不必太過擔憂、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