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據相關媒體報道,6月15日夜到16日凌晨,中印兩國邊防軍隊在邊境加勒萬河谷谷爆發激烈衝突,衝突持續數小時。

北京時間6月16日下午外媒傳出消息,印軍死亡3人。後印度軍方表示,又有17名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中受傷的印度軍人因暴露在零度以下的高海拔地區死亡。印度軍人的死亡人數從3名增加至20名。

6月16日下午,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印方部隊嚴重違反雙方共識,兩次越過邊界線非法活動,並對中方人員進行挑釁、攻擊,導致雙方邊防部隊發生嚴重肢體衝突。中方已就此向印方提出強烈抗議和嚴正交涉,再次鄭重要求印方切實按照有關精神,嚴格約束一線部隊,不得越線活動,不得挑釁滋事,不得采取任何導致邊境局勢複雜化的單方面舉動。

6月16日晚間,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衝突對外發表聲明: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加勒萬河谷地區主權歷來屬我。印邊防部隊出爾反爾,嚴重違反兩國有關邊境問題協定協議,嚴重違反中印軍長級會談共識,嚴重損害兩軍關係和兩國人民感情。我們要求印方嚴格約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會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

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們一定非常的憤慨,也一定很擔心我國邊境軍人有沒有傷亡,據相關信息透露,我國邊境駐軍也有傷亡。為什麼我軍沒有報道具體傷亡人數呢?

據相關人員分析,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我國人員人數肯定少於印方,其次我國邊境地區的醫療救助力量相對比較完善,極大地避免了傷情的嚴重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國比希望通過傷亡對比,激起更大的民憤,冷靜理智的看待邊境衝突。

通過外交部及西部戰區的聲明,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此事件的態度:

一、此次邊境衝突,系印度方面違背承諾,頻頻發起挑釁行為,印方已經越界侵犯了我國主權,予以反擊屬於維護我國領土主權。同時也體現了我國邊境駐軍對侵犯我國領土主權的零容忍態度。

二、我國一直秉承和平的外交政策,希望通過協商解決相關問題,但前提是印度不能再次挑釁。

三、印方必須停止一切挑釁行為,必須嚴格遵守相關協定,儘量緩和邊境局勢。

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那麼,這次衝突發生的過程是什麼樣的呢?

6月15日晚間,我方在中印邊境中國一側進行施工作業,印度數以百計的士兵強行越境阻攔中方施工,不但拆除了中方營地,還打傷了兩名施工人員。

印度方面越境,而且打傷我方施工人員。隨後我國邊防部隊趕到現場,為了維護我方領土以及保護我方施工人員,我方邊防人員與印方發生衝突,雙方通過肢體接觸,甚至動用了一些隨手的工具和物件。雙方並未動用槍支,但是冷兵器及肢體接觸也造成了一定人員傷亡。

衝突導致,印方有三名士兵當場死亡,17名士兵受傷,但因印方受傷士兵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並且在高海拔地區,夜間溫度較低,而導致受傷士兵傷亡人數增加。

我方俘虜印方34名越境官兵,扣留2名軍官,32名士兵釋放。據相關媒體報道,我方僅有5人受輕傷。

這次激烈衝突,典型的是印方無理挑釁行為,與之前中印兩軍在中國洞朗地區的對峙情形類似。之所以這次衝突比較嚴重,主要在於印方越界並造成我方施工人員受傷,所以我方官兵積極保護國土,保護我方人員安全採取必要的行為措施。

中印兩國間有近2000公里的邊界線,多段邊界因歷史遺留問題存在爭議,但是我方一直秉承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邊境爭端,但是並不表示我方可以隨意妥協。這次衝突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後最為激烈的一場衝突。

為什麼印度頻繁滋事,在當下疫情嚴峻的國際形勢階段還製造爭端?

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一、印度國內矛盾激化,試圖轉移國內民眾視線

當下不僅國際疫情形勢比較嚴峻,印度國內疫情也是非常嚴峻,雖然印度疫情爆發晚於我國,但是最近疫情防控措施效果不明顯,並且每天新增確診病例達萬人以上,並且印度的醫療資源相對比較薄弱和落後。受疫情影響,印度的經濟面臨嚴峻困境,失業人數不斷上升,印度國內矛盾急劇惡化,眾多的底層民眾生活的基本條件得不到滿足,勢必引起印度國內的社會矛盾激化。

當一個國家沒有辦法解決內部問題和矛盾時,往往會尋求外部的矛盾來轉移內部矛盾。以此轉移國內底層老百姓的注意力焦點,達到弱化內部矛盾的目的。

印度這些年的發展遇到瓶頸,所以對周邊國家進行不斷的挑釁。這些年中國高速發展,並且這次疫情對我國的影響較早,在防控措施上也是最嚴格的,疫情防控效果也非常的有成效,但是對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外在美國對中國的不斷經濟摩擦。南海局勢最近兩年也是相對比較緊張,印度認為中國沒有過多精力關注印度,想趁機撈點好處。

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二、中美衝突,印度急於表功

2020年開始,中美衝突明顯,美國經濟衰退,中國近幾年增長勢頭依然強勁,美國擔心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會受到我國崛起的影響,所以在經濟及政治等多方面遏制中國的發展。印度作為美國的盟友國家,希望獲得美國的更多支持。所以積極的配合美國的相關行動,對我國不斷挑釁,以此向美國表功。

同時,印度通過製造衝突,不斷的歪曲事實,向國際社會尋求同情,尤其是向俄羅斯、日本等曾和印度有過合作的國家。希望給中國造成國際壓力。

自,5月份以來,印度頻繁在邊境線上製造摩擦,中印邊界已經發生多次小規模的衝突,為緩解中印邊境緊張局勢,雙方軍事高層多次會晤,但印度方面一邊談判,一方面有我行我素,甚至屢次違反相關的談判的約定,越境挑釁。

對此我國這些年,在中印邊界積極修建相關的配套交通網,以確保我國邊境地區的安定與團結,促進邊境地區的發展。

交通網建設,有利於我國邊境部隊的靈活調動。同時也可以快速的佈防敏感的邊境地域。印方之所以屢次越境干擾我方施工人員,就是想破壞我國的邊境交通網。

此次印方越境打傷我方施工人員,我方部隊能夠及時趕到,也是得益於交通的網絡佈局。印度方面因為經濟問題,和國內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此次受傷人員救治不及時也是印方基礎配套設施及相關保障不足有很大關係。

也許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幾次衝突都沒有動用槍支?印方越境挑釁多次,都是徒手或利用相關工具,但是沒有使用槍械,因為一旦動用槍械,再加上都屬於軍方,那麼無疑就是挑起戰爭,而不再是簡單的摩擦問題。一旦使用槍械,那麼性質就變了,問題的嚴重程度也不在同一重量級。印度並不敢輕易的挑起戰爭,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這些年也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62年中國可以戰勝印度,今天我國的軍事力量更不怕。雖然我們不希望引起武力爭端,但是我們也不懼怕。對於印方而言,也不敢和中國硬對硬的幹。

中印邊境發衝突印方傷亡20人,我方也有傷亡未披露


二、印度民粹主義升級,擴張野心昭顯

印度莫迪政府本就是靠民粹上臺的,在國內經濟發展沒有有效手段,又想獲得民眾的支持的莫迪政府,希望通過對外擴張來提高民眾的支持率。經過對克什米爾地區和尼泊爾地區搞擴張試探,遭受激烈的回擊,此階段對中印邊境的挑釁和騷擾,意在探測我方的態度,以尋找先關的機會。同時也在審視中國的對外政治主張,如果我方不懈與其爭端,那麼印度極有可能下一步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當下,印度已經和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開戰,甚至在印巴兩國已經拉上了重炮,尼泊爾方面也已經和印度開槍反擊,並收回被印度佔領的一些地區。

當下的印度對周邊國家的挑釁行為,極為危險,如果一旦印度和周邊國家全面開戰,那麼我國作為巴基斯坦、尼泊爾的友好國家,一定不會袖手旁觀,曾經可以打的印度丟盔卸甲,今天一樣可以讓印度再次認識自己。

所以印度不要指望誰能幫他,因為崛起的中國並不是清末的中國,14億人口是中國的強大力量儲備,同時我國的軍事科技,是我們自信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