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毛詩序

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在璀璨的詩詞花苑裡,每個詩人都有其不同的特點,也因此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彩奪目的一筆。


這其中如:詩祖屈原、田園詩之祖陶淵明、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情李商隱、詞中之帝李煜、詩神蘇軾、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亙古男兒陸放翁、詞中之龍辛棄疾、納蘭性德等等,數不勝數。


這些一流的詩人們,他們為何能在詩詞文學中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今天我們就從李白、陶淵明、李煜,三人身上去探索,試著揭開其中的奧秘。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引:我亦為君飲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傾

首先我們從李白的一組詩講起:(不逐句翻譯詩作,只闡述大概意思)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 ·四首

詩題是說,李白攜自己的歌妓-金陵子出遊,在揚州(歷陽)遇見了好友盧六,受到了好友的款待,在歌席上,李白寫組詩贈之。

其一

安石東山三十春,傲然攜妓出風塵。

樓中見我金陵子,何似陽臺雲雨人。


第一首,李白自比謝安,自比謝安是理解組詩的關鍵。讚美歌妓的話語,可以忽略,不是重點。

其二

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

對君君不樂,花月奈愁何。


第二首是說,有歌有酒有美人,良辰美景,花好月圓,盧兄你為啥不開心呢?這裡的不開心為後文埋下伏筆。

其三

東道煙霞主,西江詩酒筵。

相逢不覺醉,日墮歷陽川。


第三首大意是說,友人在西江畔設豪宴,為自己接風洗塵。知己相遇,千杯不醉,直喝到太陽落山都不覺。(這裡的煙霞主,表明這位友人和自己一樣是個道人)


能遇到你這個知己也算人生一件快事。詩中描寫的知己之誼,表明作者理解朋友的不開心。緣何理解?因為他們有同樣的不開心。

其四

小妓金陵歌楚聲,家僮丹砂學鳳鳴。

我亦為君飲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傾。


君心不肯向人傾,酒過三巡,杯盤狼藉,朋友依然不能開懷。於是李白極盡所能、想盡各種辦法讓朋友開心 ,但無濟於事。

他們內心都不痛快,但是李白同學就能暫時放下,去開導朋友。詩的表面意思是這樣,但是李白真的能放下嗎?也未必。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01李白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從創作的角度來看,這種不開心的是雙向的。從第三首的知己之情,就說明李白和朋友盧六在情感上是一體的,李白其實自己心裡也放不下,他只是佯裝開心。


第一首,李白為何自比謝安?是因為謝安最後能東山再起,而且謝安東山再起之後還能不忘記歸隱的志向,這個在蘇軾的詞作中被多次引用。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節選: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節選: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李白和蘇軾都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李白就很羨慕留候(張良)、陶朱公(范蠡)這樣的人。但是現在,李白歸隱之志一直有,就差功成、名遂,建功立業的機會和平臺。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他沒有機會;或者機會有了,但是平臺又不行。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皇帝被饞臣欺瞞(李林甫、楊國忠),被女色迷惑(楊玉環),朝廷之外亂臣賊子覬覦江山(安祿山),內憂外患之下,而他自己只能寫一些《清平調》之類的折辱之詩,最後詩人還被饞臣中傷,不得不離開政治中心--長安。


如若沒有建功立業,那麼歸隱就變成了碌碌無為,作詩也只能發發牢騷。作者對這種現狀內心極為痛苦,傷感。除非功成名遂,像謝安一樣,他才能飄然歸去,真正的快樂(事了扶衣去,深藏身與名)。要不然,無論使盡怎樣的手段,都不能使作者和朋友開心。

註解《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這組詩,有知己之情,有及時行樂,但在這兩者之下,隱含的是他們共同的不得志,以及與對大唐政局的擔憂。

李白的詩作都是在痛苦與快樂之間寫成的。他沒有迴避內心的真實想法,痛苦與快樂兼具,陰與陽並存,是比較符合人生真實的一面。所以說李白的詩飄逸豪邁,清新自然(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貴在自然,即從人性的本真出發,令人感同身受。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02陶潛 ·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鳳說到今


說到李白的清新自然,我們不妨說一下,與之風格相近的詩人陶淵明。雖然李白的偶像是謝靈運。謝靈運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全力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而陶淵明亦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們合起來便是“山水田園詩人”的鼻祖。(陶比謝年長二、三十歲)二位名聲相仿,但是在後世評論家的眼中陶的詩要更勝一籌。陶亦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潛幾次入仕出世。入世為官都是為了生活、生存,出世歸隱都是發自其本心。這個本心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他的行為上,種田、嗜酒、好讀書、賦詩文、醉心山水等等都能看出,他對歸隱的生活是真心熱愛,裡面沒有不得志的牢騷,也沒有隨時覬覦仕途的企圖心,更沒有沽名釣譽的嫌疑。


陶潛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最終他選擇了自己的理想。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的理想就是他的現實。一般人所謂的現實,對他來說是災難,是對他自然、純粹人性的戕害。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現在我們把陶淵明與李白對調一下。如果李白明明有建立宏圖大業的志向,卻寫自己醉心山水 (是指大量作品的感情指向都是醉心山水) 那就是虛偽的表現,淪為王維之流( 是指王維的詩作水平低於李白、陶淵明 )。所以葉嘉瑩先生在《葉嘉瑩說初盛唐詩》中就批判王維,說王維的詩作不見其真心,缺乏靈魂,這一點我是極為認同的。


通常我們認為,好的詩作往往是要符合詩人的本心才算得上上乘。即首先要真誠。不論你是痛苦、不得志,還是恬淡、曠達,抑或傷感、憤慨,人的感情、經歷、志向沒有高下之分。但是否真誠,卻是檢驗作品的首先條件。


(是指大量作品的感情指向都是醉心山水) 對這句話解釋下,就是說李白也寫過寄情山水的詩作,但是在這些詩作還蘊含其他感情,和陶淵明的純粹是有區別的。這也是他們本心不同,而作品都是上乘的原因。


例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的最後一句憤慨之語: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在《山中問答》中, 笑而不答心自閒 ,帶有對塵世俗人的譏諷之意。還有在其他一些寄情山水的詩作中流露出的落寞、傷感之意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些都是他寄情山水作品與陶潛的不同不處。


正是這些憤慨、譏諷、落寞失意,讓我們見識到了李白的本心。所以作品怎麼寫都行,可貴的就是見其本心,是謂真誠也。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03李煜 ·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說到真誠,再說下李後主,他的詞作流傳千古,被稱為詞中帝王,這個帝王指他的身份,也指他的詞作水平。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一首首感人至深的作品,博得了一千年以來普羅大眾的同情。人們在他的作品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亡國之痛和物是人非、時過境遷的哀嘆。這也是他作品的真誠,所發揮的興發感動之神威。(真誠是非常有力量的)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後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節選):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感慨深,赤子之心,性情真,以血書”這些要素,一言以蔽之就是真誠二字。憑藉這一點,他的作品才被稱為“有篇有句”,使他成為一流的詞人。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絕代雙雄》李煜與趙匡胤義結金蘭

開寶八年年底(975年12月),金陵失守,南唐滅亡。第二年正月,李煜被押送京師,封為違命侯。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為隴西公。


在寄居汴梁城的期間(共兩年7個月),他對故國的思念還是毫不掩飾。用一首首作品,一再挑戰大宋的敏感神經,還算趙宋對待俘虜的政策比較寬容。在保命要緊的前提下,他的這些行為,在一般人眼裡就是愚蠢的表現,為什麼不學學劉禪的樂不思蜀?


一首首作品: (太多了,只列舉三首)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妻子被霸佔,一起歸降的群臣疏遠他。在他生日的那晚(七夕節),他也只能叫一群陌生的歌姬,喝酒聊以自慰。酒酣時,情深處,內心對於故國的思念愈發濃烈,對於人生無常、生命落空無法釋懷,最後噴薄而出,唱出了那首千古名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他始終無法隱藏自己的真實感情,最後在故國東風中喪命。

他的真誠使他的作品流芳百世,他的真誠也提前結束了他的生命。

世間有百種人,有不向命運妥協的李白,有不向現實妥協的陶淵明,也有不向生命妥協的李煜。

他們永遠懷著一顆真誠的赤子之心,直到生命結束。他們的作品是真誠的,他們的人格是純粹的,他們好似從未老去,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