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去走你的夜路——從魯迅《朝花夕拾》看我們該有的人生選擇

大膽去走你的夜路——從魯迅《朝花夕拾》看我們該有的人生選擇


且視他人一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去走你的夜路。 ——題記

魯迅在不顧家人的反對之下,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從文的道路。他認為這個民族病了,深入骨髓的病了。簡單的喚醒已經無濟於事,只有從思想上徹底根除中國人奴性的思想,才有可能救下這個民族。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沒有受到長輩等人的封建思想的影響,這便是他的人生選擇。

我們的人生選擇是否被幹預甚至被決定過?

在我們沒有任何判斷與權衡的能力之前,我們的確無法做出任何對我們有好處至少沒壞處的選擇,的確需要長輩與老師的意見。但是在這種思想形成的過程中,會出現兩種人。第一種,便是到成人也沒有能自主作出選擇的能力與權利,一生便生活在被設定好的程序中,不知道高二選什麼科目,大學選什麼專業,長大選什麼職業,甚至不知道明天晚上想吃什麼,後天早上想穿什麼。任何選擇都要依賴於父母,成為人們口中的“巨嬰”“媽寶男”。

另一種便是叛逆過頭,認為我的人生我做主,我便是老大,認為長輩的建議全是對自己過多的干涉,從而對家人的建議一概回絕,自己走自己的路去。最後不撞南牆不回頭,磕磕絆絆過完了一生。

這兩種未免太過極端,但這也的確存在,在父母對孩子的選擇有過多地干預甚至不給孩子選擇的空間時,這種現象將會變得極為常見。

那麼作為文中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

首先,必須重視與尊重長輩的意見,畢竟他們也是過來人,有一定地經驗,但話又說回來,兩輩人畢竟生活年代相差較多,對於某件事物的理解與時代肯定會有差別甚至天差地別。三十年前的武俠小說被家長說是害死孩子的讀物,現在看起來卻完全相反,成為了“他們那代人的回憶”,現在也面臨著這種情況,面對許多新興職業,比如人工智能,電子競技,都是我們所陌生的,更何況長輩們,這時我們就要有能夠自主判斷的能力,不僅要綜合自己的興趣,也要考慮未來的前景與可行性。

其次,就像上文所說,不要讓別人妨礙到自己的選擇,可能有些選擇的確不如其他選項那麼美好那麼盡如人意,但這畢竟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別人的人生,更不是一步步被別人同化的人生,父母的提醒或許是能讓孩子少走彎路,但彎路上可能也會有別樣的風景,走過彎路的孩子可能更會明白選擇與抉擇的重要性,更早的成熟與發展。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別人怎麼能肯定你的選擇是絕對的錯誤。人生本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我們所要做的只是細心雕刻,而不是一味地去臨摹別人的作品。即使真的活成了別人生活的樣子,過上了別人的幸福生活,那這件藝術品只是一件臨摹品,一個抄襲的沒有任何新意的作品。只有通過自己親手打造,才能收穫屬於自己的美麗。


大膽去走你的夜路——從魯迅《朝花夕拾》看我們該有的人生選擇


鄭強教授指出,現在中國人的思想,還是帶有些許的奴性,認為原來對的,現在對,未來也是對的,即使自己在初中高中時讀書十分優秀,但是沒找到一個好職位,還是會讓自己的孩子認真學習好好讀書。這便是思想上的奴性,誰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習可能是最好的出路但絕不是唯一的出路,孩子有一方面的天賦,但卻被讀書掩蓋的完完全全,這其實也是一種社會的悲哀。這也需要我們自己有獨立的思維,解脫思想上的奴性,解脫我們的夢想。整個社會有時也會被這種奴性思想所限制,在中國,技術學校的地位比歐美那些發達國家實在相差太多,原因是什麼?正是因為大部分人普遍認為技校是成績差的人才會去的地方,是沒高中上的人才會去的地方。是,這話說得的確沒錯,但為什麼成績差就等同於人品素質教養差呢?成績好的人為什麼天生就能吃香,如果這群人中有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只為了自我的發展,那麼學校給祖國培養的是一些什麼樣的人?一些高智商的廢物嗎?這便是社會奴性的體現,而且這種思想有強烈蔓延甚至控制人們思想的趨勢。若在座的各位新一代無法改變這種病態的現狀,那麼中國的發展必會因為看輕技工的原因而進入瓶頸期,一個漫長而不以打破的瓶頸期。我們首先必須解放自己的思想,必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必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首先便從自我做出人生選擇開始,做自己夢想中的自己,而不是別人夢想中的自己。

或許會聽到別人的流言蜚語,或許會遭到長輩的強硬反對,但如果真的喜歡,那就去毫無顧忌地做吧,畢竟只有這一次機會,沒人有干預你的權利,如果這一生都沒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這個人生再成功,也終究是黑白黯淡而又無光的。

正如魯迅先生所寫: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大膽去走你的夜路——從魯迅《朝花夕拾》看我們該有的人生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