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

宝贵天使派来凡间放牧

纯粹的爱散发人性大爱

何时中国产生贝天牧?

45分钟前 阅读0

贝天牧的故事


1991来华执教当志愿者

你们不想要的孩子,都给我吧!

1991年,美国人贝天牧带着全家来到中国,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书。

有一次,他到当地孤儿院做志愿者。

一进孤儿院房间,他们惊住了……

小小的房间,密密麻麻塞了30多张婴儿床。

屋里的气味很大,苍蝇到处飞……

有的孩子,甚至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上!

贝天牧久久不能平静,他和妻子逃出屋外……

努力平复后,又微笑着返回屋内。

他们抱起孩子,跟他们说话,

给他们换衣服,帮他们擦洗身体……

后来,贝天牧收养了一个有缺陷的小女孩,叫Esther。

这是他们的第四个女儿。

不仅得以健康成长,

如今27岁的她,

已成了一名教师。

每每看到小女儿天使般的笑容,

贝天牧心里那个念头就更呼之欲出。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1995开孤儿院

1995年夫妇俩毅然辞去教书工作,

决定自己开一家孤儿院!

他们在北京郊外,

厚着脸皮向开放商要了一栋房子。

将毛坯房装修好后,

还雇佣了一些阿姨,

对她们进行培训。

一切准备就绪。

贝天牧开着一辆金杯车,

就是那种11座的客货车,

激动地去了孤儿院,说,

“你们把不好照顾的孩子都给我吧!”

“我自费,你们不用给我任何费用。”

于是,贝天牧又高高兴兴地,

开着满载着孩子的车回家。

贝天牧玩笑说,

金杯车堪称中国最好的车,

既耐跑,还能装很多人。

如果坏了,修理还很便宜。

要给孩子们像样的生活,

除了四处筹款,

自己还要省吃俭用。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租房办孤儿院

后来有人对贝天牧说,

房主给他房子,

是为了让他装修好,

然后就会收回去,

卖个好价钱。

贝天牧不信,

但心里也有些不安。

一天房主打来电话,

说有事相商。

贝天牧心下一紧,

忙提议在那栋房子里面谈。

“你来看看你屋里的孩子们吧!”

房主来了后,

孩子们一拥而上,

喊着“叔叔叔叔,谢谢您给我们房子!”

他们拉着他的衣尾,让他一下倒在地上。

还有些流着鼻涕的孩子乱作一团。

……

半个小时后,房主忍不住开了口,

“我想……”

“我想再给你们一栋房子!”

于是,贝天牧又开着他宝贝金杯车,

去各个孤儿院“接”别人不想要的孩子回家。

再后来,房主又给了他第三栋、第四栋……

他们最后有了五栋房子,

一共80个孩子!

贝天牧高兴地说,

“多大一个家庭啊!

得多添几辆金杯车,一辆不够坐!”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一元买地建孤儿院

2002年,因某些原因,

贝天牧不得不再寻孤儿院新址,

天津大王古庄镇政府官员找来,

“您打算选择哪里呢?”

贝天牧叹了叹气,“取决于哪里便宜。”

“一块钱怎么样?”

“一块钱?”贝天牧愣了愣,听起来像是一块钱,但……

这块地怎么看,都是一百万啊!

难道中国人说一块钱的潜台词是一百万?

他问翻译助理,

“他说的是一块钱还是一百万?”

助理很激动,“是一块钱!快拿下啊!”

但那只是一块地,

他们需要筹建房子。

因为当年上了一档美国电视节目,

更多人知道了他们的事,

众筹了268000美元。

后来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捐水泥、捐诊所,

就这样在八方支援下,

孤儿院获得了新生!

贝天牧将这里取名为“牧羊地”儿童村 ,

他不愿称“孤儿院”“福利院”之类,

他想让孩子们把这儿当作家。

“每个进来的孩子,脸上都写着被遗弃的模样。

但只需要几天,你就能看见他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每个人生都自有安排!

贝天牧表示,

在他们的孤儿院,

一个阿姨照顾三到四个孩子。

而不像很多福利院那样,

一人照顾二三十个……

人们常问他,怎么能做到

像爱亲生孩子一样爱领养的孩子呢?

贝天牧表示,

其实他爱领养的孩子,

远超过爱亲生的孩子!

还笑着说,

这话不要告诉他的亲生孩子们……

“真的……他们以那样特殊的方式,

来到你的生命中……”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贝天牧的故事


能收尽收

你以为,贝天牧收养的儿子、女儿,

是挑谁更漂亮、谁较健康?

不,他视若珍宝的,

都是那些被命运最为亏待的!

Philip,这个兔唇男婴也是他收养的儿子。

刚接回来时,都无法吸奶嘴,

他们用滴管一点点喂。

几天后,他开始笑了,眼睛也亮了……

后来给他治好了嘴巴,

“看,他现在多漂亮!”

当年,那块地刚拿下时,

有个男童被遗弃在田里。

他身上被大面积烧伤,

躺着的摊子都湿了。

村委一个求助电话,

贝天牧火速赶来。

送到医院时,医生说烧伤太重,

活下来的概率不到10%。

但贝天牧坚持救治,不论代价。

“你有想过他的未来吗?伤得这么重,

以后如何生活,就这样解脱不是更好吗?”

贝天牧坚定道,

“不,即使没有人要他,我也会领养他。

有一天我要看着他奔跑踢足球,

有一天他会去上高中,上大学,

有一天他会回到中国,告诉中国人上帝对他的人生自有安排,

他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救治的!”

6小时的手术后,

小男孩被截去了左臂、左脚,

右手指、右脚趾……

接下来的48小时,

也可能因伤口感染而死。

贝天牧为他祷告,说,

“他不会死的!世界各地,都有人在为他祷告!”

你猜结果怎样?

贝天牧的朋友领养了男孩,

取名Levi。

如今他已14岁,

不仅可以踢足球——

而且比贝天牧踢得好。

他还可以骑自行车,

他会滑水、会游泳、会攀岩,

还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

当levi几年后听到自己的故事时,

惊讶地对妈妈说,

“哇!我的生命原来还真挺重要,不是吗?”

贝天牧的故事


那种召唤……凡人不懂

当初为什么选择来中国呢?

1982年,贝天牧跟妻子听了一个演讲,关于放弃个人生活去帮助其他人的事。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当晚他回家祷告,“上帝呀,你觉得我应该放弃一切,去某个地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吗?”

渐渐,这颗种子就这么埋下了。

当时,贝天牧在一个超市做副总经理,过着理想的中产阶级生活:有房有车,两个孩子……一切都很美满。

但那种生命中的召唤,却开始变得越来越强……

一天, 贝天牧终于忍不住向老板辞职,“我要带着全家去海外生活,我们要去帮助别人!”

“什么?你疯了吗?”

疯了……因为贝天牧是真的相信,那种召唤,让他在这一生里去多做点事情。

但那是,他还不知道要做什么,更不知道,会与中国深种下缘分。

神奇地是,辞职后,大学还没毕业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大学。四年了,毕业了。

这样的生活并不轻松!

后来,贝天牧遇到了另一位演讲者,他讲的在中国教英语,给了他莫大启发,

“这是我们能做的事!”

此前,他也曾做过志愿者,帮助过一些来美国学习的中国人,也从他们那里听到了许多中国的故事。

“我们看见的每一个事物都和中国有关,我的孩子们的玩具都来自中国,我们的衣服都是中国制造的,我们都很喜欢中国美食。就是这么神奇!”

于是,夫妇俩报名去中国教书,1988年,他们一家五口来到了抚顺,一年后又搬到了北京。

之后的故事,就始于孤儿院了。

贝天牧终于,找到了他生命中的召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