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是“完美自杀者”

10月12日,江苏大学的学生杨凯,从6楼的厕所跳下,自杀身亡。


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以昵称“红烧土豆叶”发了一封遗书,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自杀身亡。


10月14日,我的表妹,17岁花季少女,正读高三,请假回家后跳下水库,自杀身亡。


心痛。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却接二连三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风平浪静、悄无声息、出人意料。

出事之前,周围人看不出任何异样。


没有校园霸凌、

没有网贷勒索、

没有激烈冲突;

父母没有强迫,

老师没有命令,

朋友没有排挤;

没有欠债,没有闯祸,没有害人……


我们想象中能够让人自杀的巨大打击,都不存在。


完美自杀者


痛惜中,我们都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勇气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他们的生活好像还挺幸福的。


最近勉强称得上不顺心的变化,也不过是一个要换宿舍了,一个实验数据又出错了,还有一个是喜欢的德云社两个成员解散了。


都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我看到,找不到想象中能够导致自杀的特殊原因,有些人开始这样下结论:

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


有的人说他没有责任感,有的人说他心理素质太差,还有人开始进行人身攻击,肆意谩骂。

对不起,我不是“完美自杀者”


看到这些评论,让我不禁想起了“完美受害者”理论。


“完美受害者”理论要求:受害者必须完美无瑕,不存在任何可能导致自己成为受害目标的行为。


例如,常见的性侵案例中,明明性侵者才是罪魁祸首,但如果被性侵的女性穿着性感,或者深夜出行,或者不与人结伴同行,那么她就不是完美受害者,反而会被骂“活该”、“荡妇”、“为什么偏偏就强奸你?”


现在,同样的逻辑被用到自杀者的身上——完美自杀者理论。


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大的打击,没有一个在大众看来会深陷痛苦的境地,那么问题一定出现在自杀者自己身上。


所以,他们也被骂“活该”、“懦夫””,也被指责“一样的生活,为什么偏偏就你自杀?”


只有陷入常规意义上走投无路的绝境,才是完美自杀者,才能够得到谅解和尊重吗?


只有完美自杀者,才会让这些人觉得他们选择死亡是情有可原的。


而不完美的自杀者,在这些人看来,没有资格伤心绝望,甚至连死的资格都没有。


悲哀,别人身上的一座山,在某些人眼里是一粒灰。


究竟多痛才算痛?


我很想问,多大程度的痛苦,才会让所有人觉得,能达到以死解脱的标准?


我们常听长辈们说:

“你这点困难算什么呀?我们那会儿没吃的没喝的,没衣服穿,大冬天的光着脚在雪地里走几十里路,不也这样过来了。”


似乎我们的生活,只要没有达到那种困难的地步,我们心中的悲伤痛苦,都是无病呻吟。


“现在的小孩条件多好呀,要什么有什么,哪有什么烦恼,没事找事。”


似乎我们只要不沦落到孤岛荒野求生,我们就应该一直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欢呼雀跃。


如果要像这样给痛苦划上级别,那我们还可以和抗战时期的民不聊生对比、和历史上暴政与战争下的百姓对比,那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必要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依然感受到痛苦,甚至难以自抑,无法自拔。即便不同时代、遭遇的事件不同,但痛苦的程度可以是一样的。


因为,痛苦程度是由痛苦的感受者决定的,与痛苦的引发原因无关。


蔡康永曾经在《奇葩说》中,关于痛苦的一段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不可以拿你的痛苦去比较别人的痛苦,不要说你那个不痛,我这个才痛。”

对不起,我不是“完美自杀者”


这些“不完美自杀者”,虽然没有我们认知中应该痛苦到自杀的原因,但当时的他们,一定是深陷这种痛苦很久很久了,而是一定是大到无法承受了。


我们也许无法理解一粒灰是怎么变成一座山的,但真的不可以说他们活该,也许哪一天我们遇到痛苦时,也希望得到认同与尊重。


对比别人而活着,丢了自己


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心理特征,操纵着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评判标准。


就是比较


我们对比别人而活着,比谁更痛苦,比谁更幸福。


跟条件好的比,或愤愤不平,或自惭形秽。

跟条件差的比,或沾沾自喜,或心安理得。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就能不咸不淡的活着。


我们接受这样的逻辑,所以开导不开心的朋友,我们会比惨;劝人好好的活着,我们也会告诉他有更困难、更痛苦的人,还坚强地活着。


大多数时候,这么做是有效果的,但这条对比逻辑有一个漏洞在于:它认定了条件好的不能比条件差的难过、绝望甚至软弱。


于是,有一小部分人,被“比较”堵死了出口。当他发现,自己条件不比别人差,但结果却差这么多,他就真的无法说服自己坚持下去了。


“红烧土豆叶”就在他的遗书里写道:

一模一样的条件,每次都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趴在电脑前看着自己的数据,感受着自己的心态,一块一块碎落下来。

别人用的也是这个设备,可偏偏只有他的数据被导师说没有意义,除了归咎于自己,别无他法。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和别人的条件对比上,无论是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坏,最终都是在漠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痛处,否认了自己的一切。


如果这个孩子能够不去对比别人来苛责自己,落差感也许没有那么大,暂时的失败也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


逼死人的认知归因


其实,谩骂者并非没有共情能力,他们指责自杀行为对不起父母,证明他们能够体会父母的不易。


恰恰相反,他们对自杀的谩骂行为与自杀者的自杀行为,在底层动机上却是一致的:

需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不是环境的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我只能去死。”

“不是环境的问题,那就是他的问题,他该死、该骂。”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归因理论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以寻求因果关系。

简单来说,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人啊,总会希望找到事件的起因,如果没有,我们会非常难以接受,所以一定要找出一个原因,哪怕不是真正的原因。


对不起,我不是“完美自杀者”

红烧土豆叶的遗书


心理学家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对行为进行归因,出于人的两种强烈动机:

  1. 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
  2. 控制环境的需要。

没有归因,就无法理解事件,那么人的内心会失衡。

就像对于自杀者和谩骂者来说,如果不是人本身的原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答案如果保持悬而未决,他们会难以理解、内心极度失衡。


通过归因,找到了一个解释,为了控制事态发展:

自杀者选择了结自己(我不能再给这个世界添乱);

而谩骂者选择对他人进行批判(这么做的人都是傻子,不要当傻子)。


归因行为,原本是出于理解环境和控制环境的需要,此时却逼得他们走上了绝路。


那换做我们自己,如何避免将自己归因为罪魁祸首呢?


这就需要了解到一点:

人在进行归因的时候,大脑喜欢走捷径。


大脑总是倾向于采用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不喜欢浪费能量去层层分析、深入,寻找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是如何综合作用、导致最终结果的。


所以不要轻易地给自己下结论,原因可能很复杂。

你会发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现象与我们的认知相反:

在巨大的打击、灾难面前,人会变得更坚强,因为我们能很容易地找到外界原因,我们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错,坚持下去,就能克服困难、就会变好。

而风平浪静的生活,才让人变得更为脆弱,没有大风大浪,他们无法归咎于环境,最终只能将矛头指向自己。此时坚持下去,只是无限延长痛苦,因为找不到其他原因了。

活着也可以没有意义


人一旦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曾经看余华的经典著作《活着》,想找到答案。

对不起,我不是“完美自杀者”

很多人说,从主人公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中,能够得到激励。


是啊,福贵算是完美自杀者,他有无数理直气壮的理由,可以自杀。


先后输光了祖辈家产,接二连三死了爹,死了娘,被强征去当兵上战场,后来又死了儿子、女儿,接着女婿和外孙也死了,最终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依然好好的活着。


和福贵相比,我们的人生真的好太多了。可我们不能这样对比呀!前面我们说过,对比别人的惨状,有时候会更加无法面对自己的痛苦。

况且,福贵每次巨大的人生打击,起因不全都在于他。他知道,即便自己死了,“一屁股的债也不会跟着他吊死。”其他亲人的死亡,也有因病、也有其他人的过失。

难道,这部作品过时了,没有参考性了吗?


后来我才发现,余华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本书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

一个叫福贵的孤独的老人,赶着一头犁田的老牛。

在我看来,每次亲人离去,福贵都至少要为活着的人继续活着,但更难得的是,

当所有人都离他而去,没有人在乎他活着还是死了的时候,他依然孤独的、毫无意义的活着。

对不起,我不是“完美自杀者”

我才明白,余华为什么要用极度冷漠的笔触描述福贵艰难的一生,全书中他并没有任何激励读者要坚强的提示,也没有让人潸然泪下的煽情。他是想告诉我们:活着就是这么回事儿,一切变故,有或者没有,接受或不接受,都会就那么过去了。

如果,那三个孩子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就算克服不了,也会就那么过去的,他们也许就不会那么难过,那么苛责自己了。

结语

所以,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自杀者,也不存在完美的痛苦,我们没有必要对比别人而活着,更不用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


活着,也可以没有意义;

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


认识生活本来的样子:

每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里,能够好好活着,都是英雄。

——————————————
我是@正则思 ,执着于经典的学习者。欢迎关注我,一起记录思考,留言讨论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